中那边掌握某口鼎剑的较准确推测。
等等线索,都指向李正炎他们。
可这又延伸出一个问题。
李正炎让一位稀有执剑人与一口神话鼎剑,埋伏在浔阳城敌人眼皮子底下,是否太过冒险?
“是在潜伏盯着浔阳王府吗。”
容真微微蹙眉,自语:
“还是说,你们拿下桂州佛像设施后,逆推发现出了那事。
“能写出如此清丽脱俗之词,此人在城中绝不可能藉藉无名…但也不是君子!”
她蓦然霜寒冷脸,似是想起了什么,咬牙切齿。
(本章完)
而洪州蔡勤那边,也能猜到征讨大军的大致行军路线。
原因很简单,以这个时代的交通条件,能供大量军马行军的道路本就不多,更别提气候温和植被更多的江南了。
你要是硬带着几万大军一头扎进深山老林,啥也不管,就是要速度、要用奇,那后勤运输怎么办?
能载入史书的奇兵例子,全都是赢了的,这也造成了名流青史的大胜,好像全都是戏剧性、趣味性十足的奇谋一样。
可是古往今来,从先秦打到现在的乾周,大小战事发生了不知多少场,其中大部分战事却都是“正对正”的沉闷枯燥。
哪怕是震古烁今的军神名将,一生戎马中的大部分战事都是这样规规矩矩的。
后排想奶你都费劲。
说不定皇帝心血来潮,想降旨微操都找不到伱人。真是大胆的家伙。
所以能正面决战消灭敌人有生力量就老老实实正面决战,别老惦记着你那什么大陨石术、大洪水术、大命运术…
就拿眼下征讨大军西进洪州的行军路线来说,是早早就在内部军事会议上定下的,欧阳戎门清,轻易不会更改,因为这涉及到大军的后勤。
因为这几万人的队伍开拔行军,其实是一项浩大复杂的工程,这台军事机器看起来慢吞吞,可一旦开启,就很难轻易停下。
老踩点人元怀民还未到来,早上的正堂空荡荡的,院子里有秋日清晨的雾霭,不远处长廊上,不时走过前来上值的皂服官吏…
早到的欧阳戎往手心哈了口热雾,转去搬来地图,伏案推衍起来。
欧阳戎每日去往江州大堂上值,走进大堂第一件事,是浏览前线战报。
阅读不是吧君子也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