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洛冉同学,我是史弘博!” 一名穿着深棕色工装,国字脸的男人挤开人群,笑着对洛冉打招呼。 在他工装外套上,有着许多口袋,里面放着一些洛冉从未见过的各式工具。 “您好,史弘博院士。” 洛冉主动伸手,与史弘博行了个握手礼,她看到在史弘博院士的发丝间,已经有了许多银色。 “洛冉同学,不用叫我院士,这样喊显得生分了,你就喊我史叔叔吧。” 史弘博偏着头想了想,自己这一代人结婚生子都比较早,算起来如今56岁的自己,辈分得是洛冉爷爷那一辈了。 所以,让只有17岁的洛冉称呼叔叔,算起来倒是自己占了一些“便宜”。 “嗯好,史叔叔。”洛冉点头称道。 对于史弘博,洛冉第一印象极好,能看得出来,史弘博院士非常平易近人。 而且,从一进门洛冉便发现,史弘博院士的团队成员都非常务实,讲究工作效率。 简单会面过后,洛冉目光重新放在了客厅中央的物件上。 视线之内,此物通体闪烁着精铜黄色光芒,宛如黄金熠熠生辉,看起来就像一个竖着的酒缸,高度足有一米八左右,非常厚实。 在它表面,镌刻有篆形文字,同时绘制有大山、龙龟、凤鸟、瑞兽等图形。 但最吸引洛冉注意的是: 在它的表面呈八个方位,镶嵌有八条栩栩如生的小龙,龙口之中各含有一个浑圆小铜球。 八张龙口的正下方,一一蹲坐着八只嘴巴大张的蟾蜍,仿佛在等着龙口中的铜球掉下来。 当即,洛冉声音充满讶异,急切向史弘博求证道: “史叔叔,这应该就是史书上所记载的【候风地动仪】吧!” (ps: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架测验地震的仪器,它比欧洲出现地震仪的时间还要早一千五百年左右。) 对于洛冉能一眼认出【候风地动仪】,众人并不感到奇怪。因为候风地动仪的造型特征非常明显,几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举世闻名。 史弘博点着头,对洛冉开口道: “没错,这的确就是东汉年间,张衡所亲手制造的【候风地动仪】!” 嗡! 洛冉心里更加震惊,一颗心快要跳出嗓子眼! 她惊呼道: “这一台【候风地动仪】竟然不是仿制品,而是当年张衡亲手制造的那一台?!” 这不怪洛冉会发出惊讶,因为她清楚记得,根据现行的史料记载: 历史上由张衡亲手制造的【候风地动仪】,早已消弭于东汉末年的那场战火中。 (ps:东汉末年分三国,那会正值乱世,烽火连天不休。) 而且有关张衡打造【候风地动仪】的技艺,也在岁月长河中失传了。 现在博物馆里面所看到的【候风地动仪】是由专家学者根据史料上的记载,所做出的复原仿制品。 早已失去了【候风地动仪】所具有的,预测地震功能。 眼下,当洛冉从史弘博口中得知,摆在自己面前的这一台,竟是两千多年前张衡亲手打造的“原品”,她怎能不激动? 这绝对是颠覆历史级别的大发现! 察觉到洛冉目光中的惊叹,史弘博紧接着补充道: “其实,这台仪器我们现在应该直接称它为【地动仪】更加合适,【候风地动仪】是古人的称呼。古代科学技术水平有限,古人以为地震发生的信号是通过空气,通过风来传播的,所以取名【候风地动仪】。” “但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地震发生时向外传播信号的其实是【地震波】,地震波又分为【地震横波】与【地震纵波】,所以地动仪前缀的【候风】两字,并不确切。” 史弘博非常耐心地为洛冉讲解,在他讲解过程中,在场的团队成员没有一个人表现出不耐烦,尽管他们对这些知识已经了如指掌,倒背如流。 一人发言,全场恭听。 这便是史弘博,身为院士的威信! 听了史弘博的解释,洛冉深深点头,此刻她不禁感到疑惑,难道地理研究所一行人,遇到的难题会和眼前的【地动仪】有关? 这般想着,洛冉不由开口问道: “史叔叔,我想请问,你们遇到的难题是?” 洛冉疑惑。 她有些难以理解,眼下既然发现了失传已久的【地动仪】,这无论如何都是件好事。 可为什么在现场众人的脸上,还会浮现出一副无可奈何,愁眉苦脸的样子? 史弘博看了眼客厅地面上的【地动仪】,随后叹息一声惆怅道: “去年3月份,张衡一脉的后人在开垦自家农田时,偶然挖出了一个檀木箱,里面放的便是这台【地动仪】。事后,他们一家主动选择将【地动仪】捐献给国家,国家高层在综合考虑后,将之安置在我们地理研究所内,这本该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但是......” 说着,史弘博声音戛然而止,他又看了眼【地动仪】,同时发出更重的叹息声。 “唉...…” 见状,现场除了洛冉外,其他人脸上的愁容随之加深,仿佛在他们每个人头顶上,都盘旋着厚厚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