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大明黄花梨> 三十二、姑苏夜泛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十二、姑苏夜泛舟(1 / 3)

三十二、姑苏夜泛舟

掌灯时分晚饭开始,夫人、孩子都没有上桌,酒席间三人推心置腹,早已心照神交,好一个温馨祥和的家庭晚宴。黄师木与苏诚二人相互交流在家具设计上的心得体会,谈起木料和家具来,如数家珍,气氛轻松愉快。他感到这一天来收获很大,主要还在于贞慧和紫清两位嫂子在得知了自己家庭情况后,接受了所托,答应帮忙去请刘仙枝,这让他心里一下亮堂起来。只为饭后要去泛舟游西溪赏月,于是三杯洒后就不再喝了。

大板一下午都是在木工房里看工匠们做工,后来还参与进去帮忙,虽未直接动手开料,却一点也没闲着。黄师木考虑到连日来赶路非常困乏,年轻人觉又多,让他晚饭后一个人先回客栈休息。众人饭后又喝了一杯茶,晓诚已提前安排好画舫,贞慧和紫清又备了些水果点心,丫环带着孩子先上了船。苏诚和黄师木二人走出厅房,外面的工匠早收工了,工匠房里摆放着未完工的家具部件,由于是新开的大料,可以闻到紫檀清淡的清香。

自从京城出来已半月有余,一路南行顺利的到达苏州,完成了此行计划的第一步。通过沿途所见与走访当地工匠,黄师木心里有了底。苏州是硬木家具工艺发源地,对大明两京一十三省各地木作的发展,起到了引领和推动作用。皇城迁到北京后,宫廷家具得到了快速发展,早年营造处的优秀工匠多是从江南而来,历经几代人后逐渐本土化。如今京城五大家掌柜的技艺就不要说了,就是手下工匠也提升到与江南名家木坊大师傅相差无几的程度。可在一些上层人士心中仍以苏作家具为尊。黄师木在与苏诚和晓诚的交谈中基本了解到江南家具市场的大致情况,对苏作家具工艺有了清晰的认识。因还要在这里考察几天,对市场情况做详细调查和进一步了解;加上一路劳顿,人困马乏,身体也要适当的休息调整。想到此,黄师木心里感觉轻快了许多。

明月初升,夜空清澈,院子里两颗高大的香樟树上落满了归巢的小鸟,微风佛面,让人觉得十分的惬意。苏诚此刻也来了兴致,高兴说道:古人云: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今天我们是占全了,这良宵明月夜,泛舟夜游,怎能没有酒。晓诚也附和道:江南明月夜,泛舟于清溪之上,欣赏这醉人的姑苏夜景,饮酒抒怀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苏州的城市建设带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这一带水网密集,房屋依河而建,水运占据了交通的重要地位,因此苏州又有水城之称。城内的主要河道全部通向城门的干河,由此分出许多支流通向各居住街巷。沿河两岸栽种着榉木、香樟和垂柳,狭小的街道旁密布着集市与民居,房屋建筑、店铺商街也是顺河展开,成带状分布。不管河道是直是弯,建筑也随形就势,顺其自然。由于河道密布,为了方便交通出行,自隋唐时期就开始修建桥梁,到了白居易和刘禹锡作苏州刺史时,苏州桥梁数竟达到了近四百座。当年白居易面对眼前景致,以诗抒怀,写下“处处楼前飘吹管,家家门外泊舟舫。”诗中不仅描述了苏州水城的风貌特色,还反映出当时苏州生活的富裕悠闲,居民幸福感远胜于它处。

说话间,家人已将东西备齐。开了后门就是河道,自家备有小船,就系在门前的缆桩上。这里寻常百姓人家也都有只小船,最小的是那种摇橹船,也称“蚱蜢舟”;而大户人就不只是一只船了。蒯苏诚家里共有三只船,一只是购木料和为客户送家具的专用货船,船体较大;一只摇橹小船,主要是家人外出或买菜方便使用,另一只就是画舫。画舫纯是用来游玩娱乐的,相当于今天的豪车,在当时也只有少数有钱人家才能拥有。蒯家这只画舫是楠木材质,从设计到制作都体现了传统工艺特色,舱内陈设及装饰也都是清一色金丝楠木,舒适华丽。此时,明月已升到半天之上,夜空如洗,沿河人家亮起了点点星火,行驶的船只也是满船灯火通明。黄师木被这美丽的夜景陶醉了,触景生情,他想起九百多年前的大唐之初,诗人张若虚江边望月,吟咏“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诗句,那情景真是令人心驰神往,只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一家人上了船,晓诚解开缆绳,两位工匠做了船工,划动船桨,船便缓缓的向河心处驶去。丫环将水果点心摆放好,酒杯斟满,夜宴开始。小孩子们上船前已是吃过了晚餐,在丫环的看护下跑到一边玩耍嬉闹。此时周围不时有小船划过,笑语盈耳。皎洁的月光照在河面上,清风徐徐吹过,好似身临仙境。黄师木想起张继的《枫桥夜泊》诗来,问道:现在的姑苏城外寒山寺,还能否听到夜半钟声。贞慧听了笑道:这句唐诗可谓是有景有情、有声有色,因此惊艳了时光。可转眼已过去了八百多年,几代王朝,苏州城也比当初扩大了许多,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非常大的改变。曾经的过去,早已物是人非,如今也只能在吟咏诗词时在思念中回味。

画舫在夜色中穿行,满船清风。贞慧望着一天明月,呤咏一句 “纤云四卷天无河,清风吹定月舒波”。黄师木幼读诗书,平日里喜爱古诗文,有些功底,知道这是韩愈的诗。晓诚顺口接道:一年明月今宵多,有酒不饮奈明何?苏诚喝彩道:我平日最佩服贞慧,吟诗作文,出口成章。看来诚晓也是位诗人,我是读书不多,当学生都不够格。晓诚呵呵一笑说道:我比大嫂差远去了,大嫂可是出于书香世家。贞惠听了微笑底下了头;紫清也来了兴致,笑道:说得好,清风明月,良宵美景,喝酒才有诗情,我们大家共饮一杯。

画舫从家门前的内河道出发,开始时小船还多,猜酒令的,弹琵琶的,唱小曲的,欢声笑语,有些喧哗。待画舫走得远了些,进入干河道后,船就少了许多。但见江天一色,清澈澄碧,不觉间却来到梅竹清溪处。要说这梅竹清溪乃是当时一处盛景,除了一些文人雅士外,少有人到这里来。一阵清风吹过,远处传来悠美的古琴声,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