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大明黄花梨> 三十五、江南初夏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三十五、江南初夏日(2 / 3)

完美的追求。在设计上由于有了文人雅士的参与并融入了多种艺术元素,使得人们对家具的审美意识提高,起到先声夺人之效。正是在这一条件下孕育而生的苏作家具,在继承传统家具工艺上进行了多种创新,其独特的文人设计理念和艺术风格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在木作行中享有盛名,成为各地工匠争先模仿的对象。

北京成为皇城是在永乐十九年底,从时间上来说京作家具显然晚于苏作。早期京城优秀工匠多来自江南地区,几乎是清一色的“苏州香山帮”,他们带来了精细的江南木作技艺。京城毕竟是大明王朝的皇都,天子所在地,是最高统治阶层及大批官员士大夫生活和活动的地方,在经济、文化及其他领域方面,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都荟萃于此。这里也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对房屋建筑、家具器物的需求量十分巨大。无论是皇宫大殿里的办公家具还是后宫妃嫔的生活器物,还有那些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以至官员和富商之家的华美厅堂,都需要大量的新款家具来充实。而他们使用的家具,总要与寻常百姓之家有所不同,处处要突显出高贵华丽、美观耐久的特性。无上尊贵的皇家地位与奢华的消费心里所形成的审美习惯,同以追求高雅精致,艺术情调为主的江南文人士大夫毕竟不同。在家具设计上喜欢富贵华丽的风格、高端大气的款式以及精致完美的工艺,用料厚实,不计成本。由于以上原因,在没有最好只求更好的观念要求下,京城的家具工艺走上了和苏作家具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上层社会对高端家具的需求就是工匠们努力的目标。由于皇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和地位,以及可以不受限制的使用人力、物力。在这种观念的驱使下,使得宫廷家具无论是材质名贵和做工精致,都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随着各地抽调来的能工巧匠加入,也借鉴并融合了一些地方优秀工艺;设计出许多款式新颖、经典时尚和端庄质朴的家具。这些改变也促进了工艺水平的细化和提高,在传承古典工艺和创新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尊贵奢华、高端大气、华丽典雅的京式家具风格。京作家具发展速度很快,几乎呈现跃进式前进,等到了天启朝后期,由于皇上本人喜爱木作,使得家具工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和完善。京作家具、苏作家具和洛阳福作家具形成三足鼎立,为我国古典木作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师木没有去打扰正在干活的工匠。他知道工匠都惜时,而早晨又是一天最好的时间,他们可没有自己这么清闲。他只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就走了出来,这时街上的行人已渐多了起来。晓诚从远处看到黄师木后快步走了过来,近前招呼到:大哥怎么起的这么早。黄师木应道,不早了,来到一个新地方,我喜欢随意走走看看。晓诚一大早是来叫黄师木到家里吃早饭的,他从黄师木的脸色和眼睛看出了他昨晚没休息好。在来之前,他和苏诚两人已就昨晚的事情商量过。苏诚是典型的江南人,以他特有的精细早已看出黄师木的内心想法。他想了很多,可就是怕黄师木跨不过去这重要的一步,那就是与刘仙枝结亲。要说以黄师木的个人条件也很不错,正当壮年且又事业有成。虽说家里有位女人,可毕竟不是明媒正娶的正房妻室。以当时的风俗世情,有成就的男人,即使家有妻室,再娶一房也很正常。可这刘仙枝偏偏又不比寻常,要是个普通大家闺秀也没什么为难的。仙枝虽不是什么王府千金,可以她自身的条件,比那些公主、郡主还不知道要高出多少,这也正是两人都感到为难之处。

刘仙枝天资聪慧、才智过人,清纯美丽、超凡脱俗。她有着高超的医术和来自名望家族的良好声誉,莫说嫁个江南富豪,就是做个一品诰命夫人也不难。只因她志向高远,不忘初心,一直致力于医术研究,虽为众多身患疾病的女性解除了痛苦,却没有考虑个人的婚姻,最好的时候都在学医和治病救人中度过了。仙枝今年二十岁,过了出嫁的最佳年龄。如果这两人能牵手一生,那真是天作之合,再好不过了。婚后二人回京,沐清的病就不愁了;也正是为了医治她的病,才需要请仙枝北上京城。这因情结缘,为救亲人结识新人,若真能成就良缘,也是一段千古佳话。这天时、地利、人和还差在哪里呢,苏诚想不出更好的方法,就和贞慧商量。贞慧一语道破天机:解铃还须系铃人。这难题在仙枝身上,若他对师木是以医患之心相待,则就多付些银子,做朋友之情,邀请北上;若是仙枝亦有爱心在师木身上,那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刘老伯是旷达之人,非常开通,他知天地、明今古,不拘小节。说不定他们命理中还真有这一段情缘呢。贞慧的一席话,打消了苏诚的顾虑。

早晨的苏州城像是被水洗过一样,清明澄澈,浮华和嘈杂都随夜色褪去,经过一夜的沉淀,一切都让人感到清新。路上已是人来人往,街道两旁店铺也都打开了门板,经营早餐的食坊和点心店早已忙碌起来,人们三三两两围桌而座,以特有的安闲心情享受清晨的美好。大板起来洗漱后找出门来,发现师傅正站在街头与人说话,上前问礼。看大板也来了,三人沿街而行,要说年轻人身体好的标志,是起床就饿。大板看到眼前大锅里才捞出来热气腾腾的面条,步子就慢了下来。黄师木理解大板心情,在别人家里吃饭会感到拘束,于是和晓诚说:我们就在这里吃碗面再过去。晓诚听了也没反对,反正早餐也简单,三人围桌而坐。晓诚向掌柜交待道:一人一碗面,用大碗装,按量算钱。这是晓诚的细心之处,他知道,普通一碗面,老人和小孩吃还可以,而成年人尤其是干体力活的,恐怕吃不饱。

三人吃完了面,来到紫檀堂时,苏诚已在门前等候一会了。晓诚上前说:已在街上吃了面。苏诚无奈笑了笑,他自己还没有吃饭。四人进了厅堂,此时贞慧、紫清和孩子们都已吃过了早饭。苏诚招呼大家吃桌上的点心,每人都拿了一块吃。苏诚自己也吃了几块点心,又喝了一碗稀饭。大板到木工房去看工匠们做活,晓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