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煞了他,“你拿着这把剑去喂马,在喂马的兵卒里,你最长脸。”
一日之内,韩末军职被撤,苍祝念他祖上有功,免于性命之忧,但苍祝要以律法处置。
韩末被押至荒地,在众将面前并行军法,韩末被褪军衣,绑于桩上,鞭打五十鞭,以儆效尤。
刑罚过后,韩末遍体鳞伤,鲜血随木桩滴落。萧青不愿多看,苍祝视其平平无常。
军营重地,木桩鲜血淋漓,众将例行操练,从此无乱心。
苍祝此刻方对萧青道,“看到了吧,这就是你为韩末求情的下场。”
萧青十分震惊,“陛下早就知道会是这样?”
“韩末之流,就是朝中臣官。他们不服你,是因为你和皇姐的关系,因此,他们也不服朕,认为朕也是个昏庸徇私之君。你以仁义领军固然好,但并非人人领情,”苍祝又低了声,似有关怀, “你也听到了,韩末骂的这么难听,这是天下人所想。”
韩末口中辱骂,不免让苍祝想到了自己。当年苍慧指骂苍祝,他得帝位是靠着皇后。众口铄金,如出一辙。苍祝十分介怀苍慧之言,故也觉萧青会心有芥蒂。
萧青双眼如一汪净水,论及这些人言可畏,甚至不曾从他眼底流过。
苍祝委实不明, “你真的不介意?”
柔情虽不合时宜,萧青却也痴妄了,“若说介意,是想到他这么说我,公主该如何呢?她一定又会因别人说我心疼的。”
苍祝又如看一个怪人一样看着萧青。他不想在意,是不想叫苍婧搅入流言的风雨里?人言可畏,众口铄金,从来不是因为在乎自己,而是因为在乎对方?
苍祝这些日子亦觉得苍婧很怪,别人骂的是萧青,她却整日魂不守舍,觉得字字诛心。
这与苍祝和冯千娇不同。苍祝与皇后,从未为对方心疼过一回。
“你说你我同路,为何你却与朕看到的不一样。”苍祝实在不明白。
“也许是身处之位不同吧。”萧青道。
“你又懂朕吗?”
鞭打仍在萧青耳旁,鲜血也仿佛还在流,再多的不情愿,事情也终是发生了。是不可挽回,不留余地。萧青历经此事,不说领悟透底,也有那么分豪,明白了苍祝所在的困境。
“臣不算懂。但臣在想,臣在其位,就如陛下在其位。”
苍祝一时心口有些难受了。百官之中,人人为己,把帝王架在了高处,何时有人会心疼一个帝王的处境。唯独萧青,肯为帝王而哀。
苍祝有些无所适从,“你不会是在用兵法对付朕吧。”
“兵法又非万法,何能以代人心诚恳,” 斜阳引人愁,但萧青总是怀抱新的期愿,“是臣觉得,陛下是大平的希望,臣愿意成就希望。”
苍祝悍然,萧青这般的人太过直白。这官场,这皇城又如何能胜他这份真挚。
可脆弱的人心,不会被他的光芒灼伤,反而想要靠近光芒。
“军营的风会把木桩的血吹干,木桩的颜色会变得枯红,再多些时日,就没有什么痕迹了。”苍祝从来没有安慰过一个臣子,说完他又觉这话说得不好,也抚慰不了人心之痛。想来这种事,他不是很拿手。
萧青却对他道, “到那时,愿陛下眼前见一路坦道,从此也可以顺心而活。”
明明是他宽慰人,反被人宽慰了。
“朕会有那一日吗?”苍祝不信,可又有所期待。
“臣既然可以,那陛下一定可以。”
本不过寻常安慰的话,因萧青那双清澈的眼睛,这一份慰藉如波澜缓缓流淌心间。
但苍祝不太习惯,“你这个人总要说这些奇怪的话。”
苍祝无所适从,奇怪的话就会扰乱人心,而苍祝不喜欢被扰乱。
“臣愿陛下见世间不同光景,而不是困于皇城一处。”萧青只是可怜罢了,因为他看到了皇城一角,便觉皇城的人活得都太不自在。
“你这人……特别烦人,”苍祝只能说他烦人,以此掩盖他被萧青看破后的无措,“不和你说了,军营已经妥当,襄儿可以入军营了。”苍祝说罢,启程回了宫。
虽然整个朝堂仍然阴霾一片,丞相和太尉连成一线,但萧青确实给了苍祝一份信心。苍祝自认是孤独的叛道者,偏逢萧青同路而行,不为君臣一心,但为这份勇气,也足以不会退缩。
萧青目送苍祝远去,只叹他口是心非。这一点他有时候和苍婧真像。
军营已变了天,萧青忙了一整天,夜里才归府邸。
寝殿灯长明,萧青进屋才见苍婧已在等候。
他今日归来得晚,夜都深得很,只好短叹一声难叙长情。
可未料,她一见他来便冲了过来,满眼担心,“我都听说了,你今日可还好,回来得这么晚。”
苍婧只顾问着,屋里炭火烧得暖,她额发间都急出汗了。
萧青一拭苍婧的额,“你如果担心,可以去军营看我。”
想她又是顾及这个,顾及那个的缘由,才委屈在这里。
苍婧揪着他的袖口,甚是带气,“不好。韩末说你是裙下之臣,我去了,不是更叫你难堪,”苍婧想到韩末那些辱骂,就难消心头之愤,“但凡换做旁人,我早就让他和宫中小卒一样了。”
萧青困惑地望着她,“宫中小卒是怎么回事?”
苍婧一时犹豫难言,她在气头失了言,闪躲着萧青的凝视。
“所以当年他们说的都是真的?那个说了狂言的护军,被关到了满是蛇蝎的床上。”萧青半是质疑,又半是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