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岁蒙宋联合攻齐,以南宋丢掉三十万宋军和淮南之地告终。 南宋这边本以为,去岁大战后,天下会太平一段时间。 谁知去岁没什么损失的蒙古,在南宋与齐国议和后,竟然独自又发起了对齐国的进攻。 南宋这边刚签完约,见蒙齐再次大战,心思便又活络起来。 南宋这边其实也想参与,奈何实力不允许。 在窝阔台围困郎山,蒙军劫掠河北时,南宋得知了蒙齐再次交手的消息,赵昀便开始询问大臣,宋军能否借机拿回淮南。 赵昀敢这么问,主要是南宋朝臣,从邳州惨败中,逐渐缓过神来。 不少人都开始觉得,三十万宋军败得很冤枉,没发挥出实力,莫名其妙就失败了。 有人觉得如果再来一次,宋军未必会输。 此时随着宋齐议和,大批禁军被齐国放归,南宋稳定了长江防线。 这防线一稳定,加上蒙齐在河北开战,赵昀立刻就恢复镇定,他再去看宋齐议和的条款,便越来越不满起来。 现在齐军占据淮南,与南宋共有长江天堑,让赵昀和南宋君臣寝食难安。 此外齐国在条款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条款,南宋军臣起初不明白其中含义,只以为无关紧要,可当真正了解后,才发现齐国在里面埋了大坑。 别的不说,就说其中一条,齐国货物进入南宋,南宋要收多少税,需要与齐国商议,而宋国货物进入齐国,齐国却想收多少税就收多少税,便非常的不合理。 这项协议签订后,引起了江南士绅商贾的不满,而他们的情绪,很快就传导南宋朝廷。 赵昀得知后,立刻派人了解,才得知和议签订不到三个月,就有多个商号,为了保住在淮南的市场,在齐国境内办起了工坊,以保持他们的商品,在价格上不被齐国商人比下去。 同时他们在齐国生产的商品,进入宋境,所缴赋税,居然比在宋境内生产还要便宜。 赵昀发现这一点后,意识到这会直接动摇宋廷财政,他心中感到极为不满,想要重新修订和议。 蒙齐开战,让赵昀看见了机会,觉得可以威胁赵泰,让赵泰重新谈判。 谁知南宋这边还没采取行动,那边窝阔台已经被齐军击败了。 这让南宋方面,既震惊又惶恐,同时也让赵昀感受到巨大的危机。 在端平入洛失败后,赵昀本来选择了躺平,心中已经没有恢复之志,就想当个安于现状,享受人生的平庸之君。 现在齐国的崛起,让赵昀却不得不重新关注起了政务,决定励精图治。 这倒不是赵昀又有了与齐蒙争霸,统一天下之心,而是因为他担心自己继续躺下去,赵泰就得过江,来替他处理政务了。 最近赵昀老想起,李后主和小周后的故事。 眼下赵泰接连击败南宋和蒙古,崛起的势头太过迅勐。 如果照着这个速度下去,赵昀觉得不出十年,赵泰就能够一统北方,然后南下灭宋。 十年,赵昀才四十多岁,还有很长日子要活。 他一想到,以后要做亡国之君,赵昀便不寒而栗。 这一切,让赵昀不得不重新振作起来,守护自己的晚年生活。 这几年南宋政坛变动很大,先是权臣史弥远被罢免,而是郑清之、赵葵、赵范被贬,接着是史嵩之被俘,使得南宋有实力的权臣,一个接一个的退出朝廷核心。 因为这批大臣离开,赵昀重新接手权力,整个过程很丝滑。 在重新掌权后,赵昀立刻便启用了一批年轻大臣。 这些人中有孟共,也有余玠,而这些人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人便是贾似道。 贾似道同赵泰签订了和议,回到临安便遭到百官的攻击,认为他勾结赵泰,出卖大宋。 面对舆情汹涌,贾似道只能上书请辞,担下了签定和议的责任。 贾似道勇于担当,让赵昀很感动。 因为赵昀心里很清楚,贾似道是替他挨骂,正是他被赵泰吓坏,几次三番的催促之下,贾似道才匆匆与赵泰签约。 那些条款,也都是赵昀过目,允许之后,贾似道才没与齐国争论的。 赵昀重新振作,决心要励精图治后,很快便重新启用了贾似道。 而贾似道为了对付齐国,为了收复淮南,很快就与一众大臣,定下了三个方略。 这第一便是拣选精锐,革新器械,计划将宋军恢复至五十万,并设法彷造齐国火铳、火炮。 贾似道认为,南宋冶炼和铸造业的规模原超过齐国,齐国能够造出的东西,南宋肯定也行,而且宋军血勇不及北兵,更应该注重火器的运用。 第二便是改革财政,设法收取更多赋税,用来练兵打仗。 去岁一战,南宋损失三十万大军,还丢了淮南。 事后,为了赎回被俘虏的禁军,南宋又花了一大笔钱,直接把三国中最为富裕的南宋,干到险些破产。 现在南宋要重新招募军队,制造军械,样样都要花钱,而南宋丢掉淮南后,赋税损失巨大,使得宋廷财政,开始入不敷出。 花钱的地方多,争钱的地方少,南宋只能进行财政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