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完颜萍下定决心要跟澹台家和黑甲营决裂的同时,梅林对余山的审问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第一步基本算告一段落了。 余山现在几乎已经听不清楚梅林在说什么了,他只觉得自己耳边嗡嗡的响,恍恍惚惚的听到一点点说话的声音,不过,随着身上的痛感越来越强,这种痛感都快要把他整个人给吞噬了,那种声音就满满的消弱,变小,他根本没有精力去思考听到了什么,要自己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为了尽可能的忽略掉身上的痛感,他强迫自己开始回忆这个正在自己的头顶扎针的女孩似乎提到了他家小七的事情,隐隐记起了还在主家做工的母亲给自己寄来的信。 在那封信里,母亲告诉自己,小七在无意中似乎撞见了什么大机密,一个他不应该知道的机密,那个机密所牵扯的事情很大,能不能办成对主家非常的重要,所以,主家在知道有计划外的人知道这件事,表示非常的恼火,发了好大的脾气,甚至还动手打了人。最终,家主决定安排西京那边的人动手,让小七付出一定的代价。 至于这个代价是什么,母亲并没有明确的说出来,但余山也能猜到,能让主家放心、机密不会泄漏的只有死人,所以,他家小七除了死再没有第二条路可以走。 余山想要给他家小七求情,但他的求情书信还没有寄出去,就传来了小七出摊的食街发生大火的事情。 他虽然不负责收集西京的消息,但他的直属下线和上线都属于那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一个对自己的位子虎视眈眈,另外一个视自己为眼中钉、肉中刺,生怕自己抢了他的位置,反正这两个,有一个算一个,都不想让自己好过。 所以,只要是自己家出事,他可以足不出户,就会有人非常积极的送来非常详细的消息,把整个事件都陈述得一清二楚的,就仿佛他们本人在现场,亲眼看到了一样。 回想他们在约自己见面的时候,那种幸灾乐祸的样子,余山的脸上露出了一个讽刺的笑容,余家在澹台家也算是老人儿了,百年前就跟着澹台家,一直都是兢兢业业的,从来没有背叛的想法,但依然逃不过被灭口的命运,而这些外来者,又是哪里来的自信,以后这样的事情不会落在他们自己的头上呢! 澹台家的现任家主,最擅长的就是伪造意外来杀人灭口,他家小七表面上是无辜被牵连到的,实际上都是主家算计好的。而且,这个法子不止用了一次,除了这一次之外,没有人怀疑这是有人故意为之。 想到以后主家因为这个所谓的意外露出的马脚而引来的无穷麻烦,余山脸上的冷笑越发深了,他们余家已经为澹台家鞠躬尽瘁一百年了,这一百年里,至少一百七十个余家人为澹台家赴死,甚至他的父亲是为了救老家主而过世的,那个时候,他们家小七才刚刚出生而已。 如今,老家主已经过世了,这段往事再也没有人提及了,仿佛从来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甚至连他母亲都忘记,小七从小都没有父亲的疼爱、没有父亲的教导是因为什么。现在他不过就是撞破了一个不知道是不是机密的机密,他母亲连求情都不愿意,只在信里面告诉自己,接受这个结果,不要跟主家去闹,不要让主家失望,好好的留在西京为主家做事。 不单单是母亲,他的那些好哥哥、好弟弟,只要是在西京的,都以各种借口找他见面,话里话外就一个意思,一切都按照主家的命令去做,不许有任何的异议。 余山知道,他们之所以来劝自己,是因为从小自己就跟小七很好,关系比其他哥哥要亲密的多,他们是担心自己一怒之下做出什么不理智的事情来。 在陷入真正的黑暗之前,余山做了一个决定,既然大家都这么担心他失去理智,那他别辜负这些人的期望,就真的做一点对得起他们的事情吧。既然主家不仁不义,一点情面都不讲,也千万别怪他翻脸,他早在小七选择跟他们一样留在京里做暗探的时候就表明了态度,无论以后小七遇到了什么事情,面临什么样的选择,他都会毫不犹豫的站在小七一边的。 现在,是他兑现这个承诺的时候了。 而救起他们家小七、给了小七生命的沈家军,就是他们兄弟二人的救命恩人,他们必须要知恩图报,否则,跟那些忘恩负义的畜生没有任何的别了。 这个念头在脑中闪过之后,余山就彻底昏了过去,失去了知觉。 梅林在余山头顶上扎完了针,转到前面就看到了余山的样子,非常满意的点点头。 “梅林,这又是怎么回事?”白萌发现余山一点反应都没有了,赶紧站起来跑到他的跟前,伸手在他鼻子下面探了探,感受到了微微的气息,这才松了口气。他直起腰,转向正在洗手、收拾东西的梅林,“吓死我了,我以为他死了。” “一般来说,这是必经的一个过程,很正常的反应。”梅林解释道,“他们这些暗探,身体都不怎么好,抽一顿,然后再给他们抹这个药,再扎针对他们的身体是有好处的。” “我是问他为什么晕过去了。” “不只是他,给你来这么一套,你也会晕过去的。”沈茶也跟着走了过来,看了看身上扎满银针的余山,“他还是挺让我意外的,居然坚持了这么久。” “从来没有人坚持过这么久吗?”白萌一皱眉,“这么可怕的吗?” “在他之前,坚持最久的一个是辽国的探子,还是耶律家的旁支,从小被培养成暗探,受过很严苛的训练。当时,还是苗苗出手,他坚持扎完了肩膀的部分才晕过去。其他的那些享受过这些待遇的,基本上用完药就结束了。”沈茶仔细的看了看余山的情况,转过身拍拍梅林,“有几针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