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这个旗帜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恢复秩序,还隐含着凌驾天下的大愿,不一统天下怎么能算是兴复汉室呢? 这是刘备在隐晦的向天下人表达自己的志向,表明他不是那种只愿意坐守一地的守户之犬,而是志在天下的英豪。 即便是那些对兴复汉室不感兴趣的才智之士,同样会对刘备的势力感兴趣,总之荀彧稍微一想就感觉到了这个旗帜所能够带来的好处。 他不由自主的由此想到了自己所居的曹操的势力,该要举起什么样的旗帜才能够同样吸引天下的英豪呢? 答案只有一个。 荀彧的目光望向了长安,这个答案已经出现在曹操阵营之中很长时间了,当初在洛阳无双侯洛空杀死董卓之后,曹操试图追上李傕郭汜将刘协抢过来的时候,就是在执行这一条道路。 奉皇帝以令汉臣! 只可惜没打过西凉兵,导致这一计划破产,在荀彧看来,这一战结束之后,无论胜败都要改变现在的这种态势,必须往司州关中发展,才是正道。 兖州这片四战之地,只能暂时作为基业,不能一直以这里作为根基。 无论是刘备还是袁绍都不是能够轻而易举战而胜之的对手,反观关中李傕郭汜,是两个单纯的没有脑子的武夫,击破这两人简直易如反掌。 若是能够占据关中,成为昔年西秦之势,再遏制三河,就能得到鲸吞天下的气势。 荀彧脑海之中有无数的规划闪过,等到曹操又唤他一声,便反应过来,现在最关键的还是眼下的这一场战争。 若是能直接击败刘备,占据兖青二州,再谋夺徐州和豫州,据有中原四州之地,哪里还需要进什么关中? 直接北上攻灭袁绍、公孙瓒,南下扫平袁术、刘表之流,六合之内,八荒之中,哪里还有什么对手? 曹操和刘备之间的战争打的相当谨慎,完全突出一个宁愿不大胜也绝不失误的节奏。 如果说袁绍和公孙瓒的战争争夺的是北方霸主的地位,那曹操和刘备之间的战争所争夺的就是中原霸主之一的地位。 另外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是袁术,但是袁术虽然占据豫州一部分土地,但是他的目标是江东淮泗。 另外因为刘表一直在后方牵制,所以实力最强的袁术反而没有参与这场中原霸主的争霸战争。 刘备和曹操之中的胜利者很有可能就会是挑战袁术的那个人,如果二人真的能将另外一人打的大败亏输,能攫取大把战争利益的话。 即便刘备现在是袁术的盟友,但只要形势一变化,双方之间的关系就会一变,今日的盟友未必就不会变成敌人。 或者说,在统一天下的道路上,哪里有什么盟友? 帝路争锋,打的尸骨成堆,血流成河,无数英雄豪杰尽折腰才是正常现象。 袁术本人对于不能参与中原大战自然是无比的烦躁,但转念一想,他的目标一直都是徐州,控制淮泗。 现在趁着曹操和刘备在打生打死没机会进攻徐州的时候,他先行一步,这简直就是上天给的机会。 至于刘表,袁术根本就没有把刘表放在心中,一个就连荆州士族都摆不平的守户之犬而已,岂是他袁术的对手? 我袁术出身洛阳豪门,乃是四世三公汝南袁氏的嫡子,那庶子袁绍尚且被称作天下俊秀,我袁术堂堂嫡子岂会不如一个庶子? 而且袁术自忖自己已经控制了九江和庐江,从九江和庐江进入徐州易如反掌。 以目前徐州的形势来看,想要得到淮泗,只要徐州士族还有兰陵萧、淮阴韩这两家不激烈反对,并不算是很难。 就算是反对,袁术也决意要用刀剑来杀服他们,身为天下最大的士族之一,袁术自忖就算是杀了那些反对者,也不会有人说什么。 但就在他自信满满的时候,他万万没想到孙坚竟然真的有了不臣之心! 他早就怀疑孙坚当初就有不臣之心,等到孙坚欣然接受朝廷扬州牧任命之后,他的怀疑就已经升到了顶点。 果然等到孙坚占据了九江郡和庐江郡之后,就变得非常不听话,不愿意听从自己的命令。 现在更是忤逆自己的命令,在眼见就要大战的当下,竟然悍然挑起了和江东吴郡的战争。 袁术虽然没那么聪明,但又不是个傻子,孙坚为了什么他当然是相当清楚的。 不就是为了掌控扬州,成为货真价实的扬州牧,进而摆脱自己的控制嘛。 这让袁术相当的气愤,破口大骂道:“真是忘恩负义之辈! 当初若不是本将军,他不过是个朝廷的通缉犯而已,如何能得到现在的身份地位,竟然如此赤裸裸的背叛。 我绝不会放过他!” ———— 曹操性多疑,刘备性宽宏,操善刑,备多恕,操以律,备以仁,二者有若道之太极似黑白有分,后人言曰:“操、备皆行王霸道,操爱霸,备喜王,天下豪杰士各奉其主,有此矣。”——《汉末英雄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