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韦氏对太子并不热心,胡良娣和韦昭训入东宫,包括尉迟良媛,全是陛下的安排。只有李氏是站在太子一边。想必姑娘想与李承徽走近,不单单是为了听听太子幼年的事,也是想到李氏和我们章氏是和太子同气连枝,才有和李承徽说说话儿的想法吧?”
章青砚没想到霄环一针见血,点出了自己的心思。霄环停下手里的活计,继续推心置腹道:“姑娘有此心,奴婢才叫高兴呢。奴婢一直想让您和太子更融洽些,否则时月久了对谁也没好处。尤其胡良娣有孕,只怕谣言更多。唉!实话告诉您,您和太子大婚前一夜,老夫人曾单独找过奴婢说过话。”
章青砚诧异,“母亲和你说了什么?”
霄环郑重道:“老夫人说,知道姑娘嫁给太子心里一万个不愿意,可不愿意也无转圜余地。从赐婚诏书下到章府那一刻,楚王再好都意味着他和您今生无缘。一入宫门深似海。姑娘的秉性短期内肯定不会迁就太子,如太子能够容忍也许还好些,如太子不能容忍只怕要闹到前朝去,对大人和大公子都不利。后来三日回门,奴婢也将姑娘的境况告诉了老夫人,老夫人更是担忧。曾欲寻机到东宫和姑娘好好谈谈。谁知太子殿下在相府对老夫人信誓旦旦地说会善待姑娘。奴婢也将新婚之夜您和太子未圆房、殿下因为爱重您未迁怒于您说给了老夫人听。老夫人闻言对太子更敬重,只让奴婢多多劝说姑娘。如今过了这么久,奴婢也没想到太子能为了姑娘隐忍这样多,不由为姑娘松了口气,也为大人和老夫人松了口气。可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啊。上次奴婢回章府,老夫人又私下里问姑娘在东宫如何,奴婢如实相告,老夫人听了又茶饭不思。近日太子到过一次章府,老夫人故寻了机会和他见面说了很多道歉的话。您知道太子对老夫人说了什么?”
刚才霄环那席话让章青砚已无地自容,深悔自己未曾为父母着想,冷不丁霄环这一问,不由愣住,只茫茫然地问:“什么?”
“太子说:青砚既然是我的妃子,我定会护她周全。即使她有什么错,相信也是暂时的,以后必定会好起来。老夫人听了非常感动,这些话自然没敢和大人提起。老夫人只让奴婢转告,请姑娘千万不要辜负太子。”
章青砚怔怔地听着霄环的每一句话,陈询原来真的遵守上次和她的约定,万事只为护她周全。而她呢?……心里五味杂陈,不知如何是好,细细一叹:“母亲身在宫外,确是事事为我操心。”
“是啊。老夫人一开始就忧心得很。如今姑娘和太子还未圆房,她老人家能不担心么?丢开外面的谣言不说,就拿姑娘入东宫几月未有身孕,只怕外面说三道四的人多了去了。”
章青砚面色通红,手里的梳篦停在半空中,嗫嚅:“外面真有这样的谣言么?”
霄环点点头:“其他不谈,有一回奴婢和荃葙在晖园路过,就听阙芳宫里有人在议论。姑娘也知道吴王没有子嗣的闲言碎语,只怕再过些时日,这些闲言碎语就从东宫传了出去。不论将来侧妃们谁有子嗣,可是东宫正妃无己出,到底是天下的大事啊。”
霄环句句说直触章青砚的心灵。是的,陈询如今可不是一个闲散的皇子,他的一言一行都关系到国本,子嗣更是被人关注的国本之一,若是她不能为他生出一儿半女,作为皇帝下诏行大典娶来的太子妃,定成为人们非议的对象。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只是她章青砚——为了那颗初心,为了等自己忘记陈鉴才愿意接受陈询。可爱上一个人谈何容易,忘记一个人又谈何容易?又有多少男子能让她像对陈鉴那样一见倾心呢?陈询,他何错之有,他对自己确实是一片真心,只是这命定的缘分弄错了。
霄环看出章青砚眼眸里的动摇,知道自己的话起了作用,继续道:“听说,如今前朝已分出几个派系来,太子、李氏和章氏,自成一体,袁氏、王氏、胡氏、姚氏成一体,此外,就是一些墙头草两边倒的韦氏,还有未进入派系的司马氏、吴氏等。陛下一直喜欢用权衡来制约朝堂,如今这个局面,对太子来说是好事也是坏事。太子如今难得来内宫,可见如今的形势并不利于他,否则他为何要如此辛苦呢?怒奴婢直言,自古女子嫁夫从夫,这话用在贵胄之家也是一个道理,姑娘是该对太子有个交代了。”
章青砚汗颜道:“霄环,你知道的比我多得多……”
霄环这才正色道:“姑娘,奴婢受老夫人所托,更受姑娘优待,自当尽力为姑娘着想。这些消息全是奴婢从宫内外打探到的。姑娘已与太子密不可分,朝廷内外的风吹草动都将关乎姑娘的生死,奴婢怎敢松懈。再说太子如此待姑娘,奴婢亦被感动——难道姑娘不动心么?”
章青砚语塞。曾有很多次陈询来宜阳宫留宿,她有破冰的打算,然而临了总做不到放松自己去接纳他。陈询也感觉到了,尤其近来好像故意躲避她似的,几乎不来宜阳宫。他为她掩饰了很久,或许真的累了,其实她又何尝不累呢……不过这个累是自己的心结,若是自己调解开来,就是另外一番情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