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武侠修真>国潮1980>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铁三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铁三角(2 / 3)

别怪我收回给你的贷款。”

而她的威胁却让年京感觉有点下不来台,忍不住回怼。

“那万一国库券要挣不到钱呢?到时候要是我不能准时还上你们信用社的贷款,你可别怪我……”

“不可能!”

可偏偏江惠还真不信这个邪,说出的道理也让人服气。

“你的担心根本就是杞人忧天。国库券不是谁想做就能做啊,资金和人手都是门槛。干这个,钱少了不值当的,钱多了,两地跑就有安全的风险。你以为老百姓有这个胆量还是这个能力?何况这个消息国家也绝对不会大肆宣传,见报最多就是个通讯稿的形式。否则全国人民要都知道,钱可以那么轻松地赚,谁还有心思上班?那还不一窝蜂都去买卖国库券了……”

还别说,这江惠还真有点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儿,她的见识的确在年京之上。

实际上,还真就让她料准了,后面发生的事情,真就像她所说的那样丝毫不走样的在进行着。

虽然《开放国库券转让市场试点实施方案》见了报,可也就是一晃而过的事。

各大新闻媒体对此都是寥寥几语而过,没人敢于重点解读。

而能够从中看到市场机会的人也并不太多,简直少之又少,还没炒汇的人多呢。

当然,或许也是因为资金和人手门槛高的缘故,才没有多少人参与。

反正这么说吧,这门生意简直就像为他们这个小团伙天设地造的一样,让他们几个很容易就赚了大钱。

第一笔生意,就是江浩和年京率领他们的手下,带着这些人提前收来的八十五万元国库券,在沪海国债放开交易的第一天赶到了沪海的交易市场出售。

当天就全卖出去了,轻轻松松赚到了三万四千四百元的价差,刨去这趟差旅费和消费吃住,净赚三万三千元。

江浩和年京每人分了一万五,三千留给了江惠。

此后他们就按照这种路数,一发不可收拾,越做越大,资本也越滚越多。

不得不说啊,他们这个小团伙会被称之为铁三角,的确是名符其实。

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彼此有着一层亲戚关系,可以比较相互信任,默契合作。

更是因为他们各自都在这门生意里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

像江浩灵光的头脑和信息渠道是他的优势,让他领先于京城的大部分人察觉到了这个发财的机会。

没有他就没有这个买卖,光这件事他就功不可没。

而且他的关系比较“硬”,他的朋友都是各处的头头脑脑。

所以他收国库券这事儿也最容易。

只要那些小领导们替他一发话,往下一吩咐。

往往就是好几十人,甚至是上百人的“国库券资源”落到了他的腰包里。

而他的妹妹江惠作为一家信用社的信贷部主任,作用更是明摆着的。

谁都清楚,干这个,资金是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江惠则可以给丈夫和哥哥的公司提供最大的资金帮助。

有这么个财神奶奶在,赚钱就变成了一件再简单不过的事儿了,他们就是想不发财都难啊。

实际上,在其他也看到这个赚钱机会的聪明人,还在以几万块的额度收购国库券,然后转手挣个一两千块的时候。

他们就已经把收购大业的规模弄到了几十万、上百万,每次倒腾都是几万块几万块的赚。

这种速度对比,那简直就是迈巴赫跑车对比人力三轮车,爽到了飞起好不好?

至于年京,也别小瞧他,他的关系网不在于硬,而在于广泛。

对比江浩,他认识的能管事的人不多,但优势在于各行各业都有他的熟人。

就连江家兄妹曾经带过来的朋友,或者是那些朋友的朋友,他也都能说得上话。

因此他发动了自己所有认识的人,给别人一个八折的价格让别人帮忙代收,余下的部分算做那些中介人的收益。

所以上门或托人找他兑换国库券的人就越来越多,每天都有不少人来他的公司,主动给他送国库券。

其中还有哈德门,知道这门生意自己也能从中蹭到油水后,更是成了让他倚重的下家。

可以说他坐着就能收上货来,也一点不比江浩搞到的少。

另外,无论是铁路还是机场,他也都有门路可以通行无阻。

这样一来,也有利于他们运输安全,无论买票上车还是让运送的国库券通过安检,都容易。

总而言之吧,在他们这个小团伙的各司其职,精诚合作下,根本就没用两个月,他们就已经成了这行的大户,完全摸透了其中的诀窍。

就连运营模式都获得了升级,已经从坐火车倒腾国库券,升级到了组团去坐飞机去沪海交易的地步。

一次出动几乎都是五六人,每人要携带一个大旅行袋,里面塞得满满腾腾的全是五元和十元的国库券。

跑这么一趟,交易额度起码在一百二三十万左右,至少也能赚个三五万。

一个月轻轻松松就能挣到几十万。

不夸张的说,他们的胃口也在迅速扩大。

如今的赚钱目标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万,开始放眼一百万了。

百万富翁啊!

这四个字在八十年代的大陆内地还是个很吓人的头衔,一般人想都不敢想能拥有这么多的财富。

结果他们几个就是靠着这么简单的倒腾国库券即将有望实现了,比“杨百万”还要更快的积攒到这个身家。

他们其中任何一个人都没赚过这么容易的钱。

不用四处求人,也不用攀附送礼,更不用担心什么价格波动的风险。

只要他们陆续不断的把大家都不乐意拿着的国库券买走,转身送到沪海的交易市场来,就能换回更多的钞票。

他们这辈子也没过过这么舒心的日子,在大陆内地资本市场的萌生状态中真真正正品尝到了甜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