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们要以去邪补脾为主。” 古老爷子:“果将这些祛除了就不疼了吗?” 白苏点点头:“按理是这样的。” “那真是太好了。”古老爷子虽然能忍,可每次发作时真不好受,之前大医院的医生这病治不好,看还是民间医生有办法。 “真能治好?”古月知道爷爷求医经过的,但遇到的医生只能缓解止疼,没有敢治好的。 白苏轻轻拨弄着银针:“通则不痛,痛则不通,里面淤阻没有了自然就不疼了。” “这话得没错。”古老爷子觉得白苏是靠谱的。 古月不知道具体效果,不过还是先看看再吧。 白苏没有再什么,拿着银针开始针灸泉穴,再配穴灵谷泉、听宫穴、下穴、足重穴、七里穴等等穴位,针灸时照常运气加快效果。 “之前去看的医生喜欢用灸,效果比较好。”古老爷子感受着针灸处缓缓升起的暖气,“但感觉你针的效果比灸的效果还好一些。” “可能扎到位了。”白苏随口着。 古老爷子活了七十年,自然看得出白苏不愿意细,大概是秘方吧,他知趣的不再多问,又随意问了一下针灸、止疼贴的价格,又问了问能买多。 了解了大概后,他的针灸结束了,古老爷子觉得身体还挺轻松,人精一些,了许多疲惫,他朝一直担心自的孙女:“效果挺好,比以前的好,感觉很快不用拐杖走路了。” “看医院里的医生不是绝对专业嘛。”古月看爷爷脸色轻松,看起没有假,将心放回了肚子里,要是真能治好爷爷这两个病,她真的就了! 古老爷子颔首:“高手在民间。” 白苏听到两人小话,嘴角微微上翘。 西医有严谨的学科专业,有规范的科学流程,而且普及范围广,基本上所有人潜移默化觉得西医是最专业最科学的,生病一时间选择西医,只有部分没得选择了才会选择中医。 但中医因为传承问题,大部分是家族传承的民间大夫,而民间大夫不会去营销,基本只是小范围有名,因此大家很难找到合适的中医,从而有了这么一句‘高手在民间’。 白苏嘴角下压,心底轻轻叹气,想要将中医发扬光大还是任重道远啊! 回过,白苏开始帮古老爷子开药,用的是经典的桂枝附子汤,再配了两味祛风温经、助阳化湿奇好的药,是一般大夫不会用的。 开好了药,白苏问老爷子:“你能每日针灸吗?若是能就每天过换止疼贴,若是不能可以一次买贴回去。” “每日吧。”古老爷子觉得针灸的效果不错,算一直坚持下去,“算在小镇里租个院子住着慢慢针灸。” “行,有好几个病人小镇长住针灸。”白苏确认古老爷子的想法后,就让信帮他贴一贴,“因为已经开了主治风湿节的药,为了避免串药性,就暂时不开治叉经痛的药。” 古月很担心:“那爷爷很疼怎么办?” “他每日过针灸倒是不怕的。”白苏顿了顿,“虽然不开药,但有个治叉经痛的经验方,回去后可以试试,用钝物按摩刺激天突穴,再用淡盐水催吐,每日一次,有一定效果。” 古老爷子还是一次听,默默地记了下:“谢谢,回头试试。” “爷爷,去付钱。”古月起身想去付钱,结果膝盖一软,跌坐在了椅子上。 古老爷子忙问:“月月,怎么了?” “坐久了可能双腿有点软。”古月拍拍微颤的腿部肌肉。 白苏一直觉得古月脸色不大正常,“你吃东西了吗?” 古月点头:“早上吃了的。” “帮你看看。”白苏伸手直接覆在古月的脉处,“最近很疲惫?压力很大?” 古月点点头,她是个视频博主,为了想新的搞段子、想剧情压力确实很大。 “血气未并,五藏安定,肌肉蠕动,命曰微风。①”白苏告诉古月,“你这是心火炽盛,耗伤阴血,风寒湿热,脏腑失调,有抽风的倾向。” 古月哆嗦了一下,“抽风?” “对,轻症是肌肉颤动,严重了会手脚痉挛、口歪眼斜,类似中风。”白苏语重心长地看着古月,“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熬夜伤肝,肝不好会出事的。” 古月吓得脸色发白,她确实熬夜很多,而且会有心悸的毛病:“那是不是不熬夜就好了?” “会好一些。”白苏顿了顿,“但你最好是喝点药吧,给你开一副防茯苓汤,去去湿补补阳。” “好。”古月不敢不喝,老老实实接过方子去抓药。 爷孙俩的药拿好后,两人就去附近租小院,医馆附近的小院基本没人往外租,只有去远一些的地方,租好房子后两人就电话告知家人朋友暂时不回去了。 朋友听到古月要在小镇住下治病,顿时觉得:“你们是不是被诈骗了?” 古月摸摸耳朵,这话怎么这么耳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