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他自己回来的。当时程善父母已经不在,就他一个。”妇女说道。 “可是他那时应已结婚生子了才对?”我微皱眉头。 “事后有人问,他是这样说的,可是他父母在时,一直没听说儿子办婚礼啥的。当时他说自己的妻子女儿在北平暂时回不来,有生意要照看,女儿送去了娘家那边。还有人职责他可真行,北平那么危险,他自己回来躲灾来了。”妇女将衣服拿起拧了拧,起身搭在了杆子上:“大概是民国一年,下半年时,他拖我家那口子照顾一下房子,说自己回北平接孩子,离家数月,在回来时便抱着子怡,还说自己妻子死在了北平,死在了战争之下。” “当时子怡多大?”我问。 “差不多四五岁的样子。”妇女重新坐在小椅子上:“附近人没有见过他媳妇的,他也没领回来见过公婆,甚至结婚的事儿也瞒着父母,父母先后去世,都不知此事,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儿子在北平赚了些钱。” “这样看来程善与父母的关系甚是冷淡。”我深吸口气。 “如陌生人般,好像程善出去的也早,听我婆婆说,好像十几岁就离家出去打拼了。他父亲脾气暴躁,程善小时就经常对他打骂。所以程善的脾气也暴躁,疯狂。”妇女抬头看了一眼我,接着说:“为了几个铜子儿,他真是敢拿着菜刀去人家要,子怡小的时候,他就做过特别疯狂的事儿。” “啥事儿?”我问。 “小孩玩闹,推搡了一下子怡,将其推到了。这本正常,你一个大人何必当真,他看见这一幕就受不得了,直接将那小男孩拎起来,一边在胡同来回走,一边抽他嘴巴子,等男孩父母知道此事过来时,男孩不仅尿了裤子,整个人都吓晕了过去。”妇女叹了口气:“真是毁了人家一生,现在那男孩虽长大了,但胆小怕事,不敢与人接触,孤僻的很,现在也二十郎当岁,父亲去世,靠母亲养活着。” “那男孩也住在这胡同?” “后面那条胡同,离的不算远,自从程善打完人家孩子,我便没在见过那个小孩了。不过他父亲来闹过,打完后那几天,说是孩子发烧,就是他打的,要赔偿。想从程善手里拿钱,怕是比登天还难。程善死不认,警察来调解,他便拿人家孩子先动手为由。”妇女将木桶里的水倒掉,又打来清水,将衣服放进去,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说:“摊上这事儿,男孩家长只能自认倒霉。” “可看上去程善不像是蛮不讲理之人。”我紧锁眉头。 “大家都知道他是啥样人了,也都不主动惹他,渐渐地他性格也转变了些。但脾气有所转变,可却添了新毛病。或许不是添了新毛病,而是一直都那样,只是以前没跟他接触,所以不知。”妇女直了直身子说:“他多疑,在我看来已经达到了病态。” “多疑?”我不解。 “是的,多疑。”妇女停下手里的活想了想,然后说:“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家里的钱换地方藏起来,有一次是他自己忘记了,去先前藏钱的地方找,却没找到,这便开始站在院子里骂。明里暗里讽刺着是左邻右舍趁他不在,跳进他家,偷了他钱。我家男人当时没在,我便没理会,可右边那户人家,男的听了不干,关键程善话语十分难听,说我们活不起了之类的,还说开口要,他就当施舍流浪狗了。两人出手打了起来。后来是子怡提醒,说上次换了地方。” “既是爱钱如命,钱不见了,家中有只有女儿,自然会怀疑到别人身上。”我摊了下手淡淡地说。 “我只是说了钱的事儿,还有好多,比如院里突然多了脚印,他也认为有人去了他家。你知道离谱到什么地步,他种院子,黄瓜架上接了几根黄瓜,每个柿子秧上有几个柿子,他都数得明明白白,只要少了一个,他这就开始站在院子里骂上了。”妇女说。 “这就有些离谱了。”我挠了挠头。 “是吧,他天天早上去园子里数,就好像左右邻居都要害他、偷他,占他便宜似的。人家子怡在院子里玩留下了脚印,他非说那不是子怡的脚印,说是有小孩进他院了,有那六七岁,七八岁的小孩,他就去人家,非要拿人家鞋过来比对。自从他回来住,可真是给胡同凭空惹了不少的事儿,能躲着尽量躲着,这种小事儿数不胜数。”妇女无奈地摇了摇头:“我们家挨着,我男人又老实,凭空被捏造了不少的罪过,我们也都忍了。还好他这是搬了出去,否则的话啊,可是有的罪遭了。” “与他交谈,真是看不出来竟如此多疑。那他只对外人多疑,还是对自己女儿也是如此?”我想起了学校发生的事儿。 “咋说呢……”妇女微微皱起眉头,停顿了一下,然后说:“我记着最严重那次,是在子怡十岁,还是十一岁那年来着,那天半夜,也不是特别晚,大概八九点钟的样子,就听见子怡扯着嗓子嗷嗷哭,那声音撕心裂肺,不断说着自己错了。哭声能持续了半个钟头,邻居有听不下去的,担心孩子有事,便过来踹开了门。结果你猜咋的……房梁上拴着根绳子,他将自己女儿双手捆绑上吊了起来。” “虐待?”我深吸口气。 “没打,但据说是从六点多就将子怡掉了起来,一直吊了几个时辰。就算子怡哭闹他也不理会,也真不怕出事,过去的人说,子怡胳膊都肿起来了,都没了知觉。”妇女再次将洗完的衣服搭在杆子上说:“那次是最严重的,去的人也不顾程亮拦着,直接将子怡放了下来,不断帮她揉着胳膊,然后询问孩子咋了,要这样对待。你猜程善说了啥?” “偷钱?”我想程善对钱如此看重,应是因为这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