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罚的事情商议完,自然就到了论功行赏的环节。
皇帝看着邓衷,指着他笑道:“这次的头功非你莫属啊,邓衷啊邓衷,朕发现你小子身上是带点福气的,先是监军辽东有功,回京路上又救驾有功,说吧,想要什么奖赏?”
邓衷连忙道:“为陛下分忧,臣不需要赏赐。”
皇帝摇了摇头道:“你可以不要赏赐,但朕却不能不给,不然只怕第一个过不了的便是贵妃那关。”
邓衷和梁金闻言,一齐笑了起来。
皇帝思索一番,王达叛乱的事情一出,王惇作为他的堂兄,即便没有参与其中,那也不可能再担任禁军大统领一职了。
禁军守卫京城,责任重大,必须要找一个信得过的人来掌管。
他看了看邓衷,此人是贵妃看着长大的,忠心方面必然没有问题,只是,历史上还从未有过禁军掌于内臣的先河。
皇帝缓缓道:“邓衷,回京后朕便下令,命你总领京兵精锐团营,所有禁军都归你来统领,你可莫要让朕失望。”
邓衷仿佛被天下掉下的馅饼砸晕了一般,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梁金在一旁提醒道:“恭喜邓统领,还不赶快上前谢恩。”
邓衷这才大梦初醒,跪在地上,“谢陛下隆恩!”
抬起头,竟已是热泪盈眶,哽咽道:“陛下如此信任邓衷,邓衷必定粉身碎骨,以报君恩!”
皇帝彻底放心下来,温和地让他免礼起身,又询问道:“听闻此次叛乱,还有一名大功臣,乃是东宫的一名宫女?”
邓衷平复好心情,回答道:“回陛下,此次平叛那名宫女的功劳只怕还在臣之上,臣便是在回京路上遇到她,得知猎宫有变,这才转道去的西山大营。”
他又细细将卫昭在平叛过程中的所作所为讲述给皇帝听。
皇帝听完,感叹道:“一名从未出过皇宫的宫女,竟然能在叛军的追杀下奔袭百里,实在是难得啊,她在城门前怒斥王瑜的事迹,朕也听说了,巾帼不让须眉,对了,她的身体如今怎么样了?”
邓衷答道:“已无大碍。”
皇帝点点头,“此等功臣,待贵妃病好回京,要好好赏赐才是。”
等贵妃身体好转后,皇帝终于下令,起驾回京。
大军开拔,从西山脚下浩浩荡荡返回洛阳。
只是这次,有些人永远留在了西山脚下。
猎宫一事之后,朝堂震荡。
王家倒台,司空之位空悬,世家大族都在暗暗使劲,想将自家子弟推举上位。
太子却不想让司空之位落入世家之手,向皇帝私下进言,想要推行新政,开启科举制,广纳天下寒门之子入朝为官。
“王氏说反便反,想要废立太子便废立太子,视皇权于无物,孤便要推行科举,收天下寒门为己用,用来削弱世家大族的权柄。”
皇帝却觉得他说的科举制简直是天方夜谭,“寒门之子如何能够对抗门阀世家?太子此举定会招致群臣反对,还需缓缓图之,谢家如今是世家中执牛耳者,太傅谢平又是你的老师,太子可与他商议过此事?”
太子一言不发。
皇帝叹了口气道:“连谢太傅都不赞成此事,太子有没有想过,推行新政,究竟会遭遇多大的阻力?”
太子冷冷看着皇帝,“儿臣心意已决,阻力再大,也要推行下去。”
他起身告退,心中却知道,皇帝说的没错。
谢家乃是如今朝臣之首,他们若执意阻拦,对新政来说会是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前朝震荡不休,并不妨碍后宫论功行赏。
贵妃回到昭德宫便亲自召见了卫昭,对她多有赏赐。
卫昭一跃从最末等的杂扫宫女升为从四品的凤仪女官,成为太子殿下的贴身宫女。
贵妃如今看她无比的顺眼,让大宫女竹兰给她赐座,道:“当时本宫将你送入太子身边,不过是无意之举,没想到你是个有大造化的,陛下都对你夸赞有嘉,今后你在太子身边好好当差,本宫一定不会亏待你的。”
卫昭起身,低眉顺目道:“谢贵妃娘娘。”
贵妃对她勉励完,又拉着她闲话家常:“本宫自猎宫中大病一场后,身子骨便不似从前,许多事也懒得操心了,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太子的身体。太子他一日不通男女之事,本宫这一颗心便一日悬在半空中,不上不下的,听说你在猎场救了太子,太子如今待你可有不同?”
卫昭心中一跳,贵妃当时让她入东宫,就是想要她去做太子的司寝宫女,早日引导太子懂得男女之事。
可她去了东宫不久,就被太子贬去做杂扫宫女,连太子寝宫的门都摸不到,又何谈爬上太子的龙床呢?
贵妃也知道她在东宫的经历,原本是放弃了这颗棋子了。
可猎宫事件过后,明眼人都看得出太子对卫昭态度不一般,不仅将卫昭接到幽兰轩亲自照料,还各种珍贵药材不要钱地往里送。
这哪是一个宫女能享受的?许多陛下的嫔妃都不一定有这待遇。
因此,贵妃心中又重新燃起了希望,对卫昭成为太子的司寝宫女越发有信心。
除了想让卫昭试探太子是不是真的不举外,还有自己的私心。
她心里觉得,以太子目中无尘的性格,如果能接受一个宫女成为他的枕边人,那将来身世被揭开的那一天,他或许不会那么反感自己。
这么一想,贵妃看向卫昭的眼神多了一丝热切。
顶着这般炙热的目光,卫昭艰难地开口道:“回娘娘的话,殿下待奴婢并无不同,对其他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