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对视一眼,然后从袖中掏出一本折子,皇帝身边的随侍接过他手中的折子转递到皇帝的手中。
皇帝摊开折子看了一眼,看见上面的名字倒是没有太大的惊讶,只是落在其中一人身上时问出了声:“顾昭出身刑部,爱卿如何举荐他为吏部侍郎?”
顾昭?
听到这个名字,萧燮愣了一下,脑中浮现出一道光风霁月的身影,当年顾昭二十岁成为了大周开国几十年来最年轻的状元郎,打马行街的时候惊艳了不少人,他当时有意拉拢顾昭,却被顾昭委婉地拒绝了。
本以为顾昭是嫌弃他不是储君,谁知道就连太子都没办法将他归在麾下。
双方都想着如果顾昭不能成为自己的人,那么便不能让这个人成长起来,才会出现顾昭一直都是一个七品小官,即便顾昭在短短的三年办了十几桩棘手的案子,且办得很是漂亮,但是仍旧不得晋升。
上次刑部尚书有意提拔顾昭成为刑部侍郎,也是被萧炎和他一起打压了。
只是这次的晋升皇帝有意不让吏部的人嗯参与其中,只有刘阁老和英国公两个人决定,所以上面名单中的人选都是没有参与任何党派之争的。
赵侍郎下台了,吏部尚书又请辞告老还乡,所以在选人的时候刘阁老二人根本没有吏部那边插手的机会。
顾昭是刘阁老的得意门生,所以他不想眼睁睁看着顾昭成为那些人党争的牺牲品,想着以他的才干不能被埋没在了刑部,而且吏部正是需要清流,不能掌握在谁的手中,否则只会跟前朝一样重蹈覆辙。
于是他拱手道:“顾昭的才能老臣与诸位是有目共睹的,这样的人才不能只拘于刑部,吏部现在正是缺人的时候,也正是需要一位身家清白的人来肃清朝堂,且他又出身刑部,想来必定是铁血手腕,能替陛下分忧。”
皇帝对顾昭也是有印象,那位长得有两三分像她的人,尤其是当年少年站在堂下对他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的时候,更是让他心生好感。
只是后来顾昭去了刑部之后,皇帝便逐渐没有关注他了,今日再次见到顾昭的名字,倒是让他想了起来。
“若陛下无意义,明日臣就去宣读任命令。”
上面三个人都是朝中不起眼的人,其他在场的官员都不得不感叹,顾昭三年前是大周最年轻的状元郎,如今又成了大周最年轻的三品大员,真当是一飞冲天,前途无量。
人是刘阁老和英国公共同商议的,刘阁老在朝中的威望无人能及,又是天子近臣,在场的几位官员都不敢反驳,
皇帝想起了后宫中的那位,略作思索,半晌才道:“既是两位爱卿推荐的人,朕相信两位爱卿,就依爱卿的。”
“是。”
“若无其他的事情,都退下吧。”
一直站在角落里听着众人商议的户部尚书刘宇听见皇帝的话,这才想起自己还有一件事需要同皇帝禀报,于是等人都退得差不多的时候,对着皇帝道:“微臣还有事情启奏。”
今天谢伏殊带着大军前往梁州,也带了一些军资一同前往,本来刘宇想要一早就跟皇帝说募捐的事情,没想到因为北绒使者觐见的事情给耽搁了。
直到皇帝让他们退下的时候才想起来,在皇帝疑惑地目光下他忙让随侍将折子送到了皇帝跟前。
然后拱手道:“陛下交由户部办的募捐的事情已经弯成,且那银两还有多的。”
昨天还因为募捐的银两不够给刘宇甩脸子的皇帝,现在看见折子上面银两的数目时略略还吃惊,过了一会儿才龙颜大悦道:“这些可都是真的?”
“臣不敢欺君,确实是真的,那些银两清算过后入了国库,陛下不相信可以去找负责的官员前来询问。”
“不知是哪些人捐了这样多的银两,朕应该要好好嘉奖才是。”
说起这个,刘宇道:“说出来陛下可能不信,这其中有一百万两是宣平侯府的顾五夫人捐赠的。”
“顾五夫人,莫不是顾昭的夫人?”
“正是顾大人的夫人,臣听说金陵沈家还是她的外祖家。”
怪不得能出手这样阔绰。
皇帝这下觉得提拔顾昭是正确的事情,他大声笑了几下,抚掌道:“大周有顾爱卿和顾夫人,真是大周之幸,顾夫人当真是解了大周当下的困境,梁州的将士都应该要感谢她的义举。”
“陛下方才说要给嘉奖,不知应该给顾夫人什么为好,臣见顾夫人能捐出这样多的银两,想必是不缺那些金银玉器之类的。”
“女人家的想来也不喜那些古玩字画,她既然能做出这等义举,想来也是心系大周的将士,不如就赐她一个封号以作嘉奖。”
“非皇室的女子,如果给大周朝做了大的贡献也并非不可以赐封号,陛下圣明。”
因着沈知窈解了刘宇的燃眉之急,所以在刘宇这里,沈知窈就是活菩萨,他可着劲儿的帮着她说话。
皇帝本来只想赐沈知窈一个县主的封号,但是想着人家都捐了这样多的银两,而且金陵沈家还是她的外祖,万一哪□□廷还需要银两,说不定还能通过沈知窈来让沈家出面。
皇帝的算盘打得很响,他当即作了决定:“那便给她一个郡主的身份吧,也不算是抬举她,封号就叫长宁,你去将礼部尚书叫来,今日就去宣平侯府下旨。”
“至于你,这差事办得不错,朕另外有嘉赏。”
刘宇出了勤政殿之后走路都是飘的,没想到这次募捐的功劳他也有一半。
工部尚书柳瀚海在外面等刘宇,见他红光满面的出来,于是笑着问他:“刘大人可是有什么喜事,莫非是募捐的事情已经有了着落?”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