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好消息,就是洗清了他身上的污名。
张明德相面事件的全貌,也终于完整地呈现出来。
普奇和胤禩这两个冤种只是掩人耳目的幌子。胤禔与顺承郡王得知张明德夸口能招徕诸多好汉行刺太子,表面上要将张明德关押在直郡王府里,实际上,却是让张明德“散帖招聚人众”,将谋刺太子的计划付诸行动。
也就张明德只是个骗子,才没有真正成功。
可胤禔和顺承郡王也不是只将希望寄托在张明德身上。
他们自己也安排了几个信得过、不怕死的人手,不过太子被废后,一切计划便都被搁置了。如今胤禔咒诅太子之事事发,才借着线索追查到这些人身上。
胤禔主动告发张明德事的时候,将这一切都移花接木,栽赃到胤禩身上。他们那些人又都对过口供,便将普奇和胤禩两个显出来,他们倒都是忠心耿耿的忠臣了。
胤禩有所预感,这么一来,他大抵不日便能复爵。
康熙革了他的爵位,真正的原因不是他知情不报,而是认为他有心争夺储位。但胤禩的表现又浑然不是那么回事,如今揭穿了胤禔的作为,胤禔扣到他身上的锅,都要自己背上了。
弘旺知晓这个消息,其实是有些高兴的。
胤禔倒霉,代表胤禩暂且过关。只要在后续议立太子的时候不掉链子,那就妥了。
议立太子并不是短短几日内就发生的事,诸多朝臣请立太子也不是全集中在一个时间段。
自从康熙废太子以后,就持续不断地有臣子进言。
大清在康熙之前,其实没有立太子的传统。
太宗皇太极的汗位并非努尔哈赤传位或自立,而是众人推选;顺治皇帝的帝位来源于豪格和多尔衮僵持不下的妥协,但由此可知皇太极也未曾立储;康熙皇帝本人,也只是顺治帝临终前,以遗诏的形式册为皇太子,实际上是选为嗣皇帝。
然而伴随着大清的逐渐汉化,众人对汉家的储君制度认同度越来越高。
没有明确的太子,就会导致诸子争位,导致国家不定。
早年的康熙年富力强,当然支持早立太子安定众人之心,可如今皇帝年老体衰,却开始疑心诸子,不愿让年富力强的儿子夺权了。
胤禩在一废到二立太子期间不断地倒霉,还是因为支持他的人太多,让皇帝感受到了威胁。
而从皇位继承的角度,胤禩其实也不是合适的人选。
一来他的排序低、前头有六位成活的兄长,纵观清朝的皇位继承,只要皇帝有不只一个皇子,选择嗣君的时候,在他们条件相当的情况下,都更倾向于年长的儿子。
皇太极是第八子,但在嫡子中排第四,前头的褚英、代善、莽古尔泰又各有污点;顺治帝序齿行九,但继承顺位排行第三;康熙前头成活的兄长唯有福全一人,且未出过天花,与其相比有劣势;未来的雍正自不必说,胤禔、胤礽被圈禁,只有一个胤祉还能在外活动;乾隆继位时已无兄长;道光、咸丰也都是实际上的皇长子;唯一一个看起来继位顺序极为靠后的嘉庆皇帝(乾隆帝十五阿哥),到继位的时候,前头还活着的兄长只剩两个。
胤禩在皇子序齿中行八,前头的兄长们各个年富力强,孩子都比他多出不少,怎么看他都机会渺茫。
二来,胤禩的人缘虽好,支持他的人不少,但这些人里真心实意想他好的,怕是百个人里都找不出一个。
胤禩的好人缘是他与人为善换来的,但一个皇帝最需要的,并不是与人为善,起码,不是只与王公贵族、朝中大员们为善。
大清入关才两代,虽已汉化,却还有许多人留恋从前旧俗。
最起码,皇帝集权,加强皇室权威,削弱其他各家族利益的举措,并不为旗人大族所喜。
他们要做的是股东,与爱新觉罗家共享富贵,可不是纯粹的奴才。
这些人支持胤禩,除了胤禩确实得帝宠,对储位的竞争力不弱,便是为了胤禩好说话、容易左右的性格。
以康熙末年的社会矛盾来说,胤禩登基,要面对的便是相当严峻的局面。
进入这方世界,确认试炼目标后,弘旺就想过了。争皇位的难度太大,而且胤禩要想废立太子的时期不受猜忌,就不能有那么多人支持,可若是想争皇位,又得结交朝臣,前后期的行事目标完全是南辕北辙。
反正这个世界要晋升,只是让剧情结局和真实世界平缓过渡,他的计划就是帮他爹度过康熙朝的难关,然后在雍正朝挣个铁帽子王。
原本还以为难度很高,现在发现他爹和雍正帝从小一起长大、同个养母、感情深厚,达成目标的困难指数一下子就降低了不少。
历史上的雍正登基,都还挂念着少年情谊,肯封胤禩为廉亲王——要知道,自从两立两废太子期间失宠后,胤禩在康熙朝就是一个贝勒爵位到底,再也没有升过——何况这个世界还有弘旺努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