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历史军事>回到过去当学阀> 第二十七章 战略威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七章 战略威慑(1 / 3)

可就是这样一个能在战场上发挥奇效的一个穷人版原*弹,程诺在召开化学院内部会议,讨论其可能性时,还是遭到不少人的反对。

即便是在这种《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签订的屈辱背景下,也是如此。

“不行,我绝不能同意把咱们辛辛苦苦研究的化学成果,从民用转到军用上,而且还是以化学武器的形式,实在是有悖于社会伦理,往大的说就是对人类生命关怀的蔑视!”

“对,我支持老李的观点,虽然说武器的研发和使用目的都是最大限度的消灭敌人,最大程度的保护自己,但化学武器主要作战方式是令其失能或永久性致残,甚至极端情况下致死,这事实上就是对人类生命尊严的蔑视!”

“两位老哥说的很在理,重复的话我就不说了,但同样有一点,诸位也要慎重考虑的是,从化学武器的研发角度上看,反复多次的化学实验必然会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物种的死亡,从而影响局部环境的生态发展……”

当然,有反对的,自然也有赞同的。

有一位脾气火爆的同志,直接站起来痛骂这些反对者,唾沫星子飞溅:“真是妇人之见!守已行之制,遭变而不通,得时而不随,夫如是。诸位是想做好名无实的宋襄公吗!?”

“真要做宋襄公又如何,人家好歹也是春秋五霸之一,称其为枭雄也不为过。”对方自然不会被轻易说服,反唇相讥:“论成就,在座的谁敢拍拍胸脯,说自己比宋襄公强?”

不过这话刚说完,此人就有点心虚地瞅了主座上的程诺一眼:“当然,院长肯定除外。”

“哼,你不行可不代表我不行!”火爆脾气者嗓门提高一个度,不甘示弱道:“所谓战争,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将己方利益的伤害降到最低,最大程度的破坏对敌方有利的所有事物。”

顿了顿,火爆脾气者也把视线放在程诺身上,认真道:“我以为在国破家亡的大势面前,一味的‘仁义’没有任何意义,只会将我们陷入被动地位,进而人地皆失!”

眼看着两派都把最后的决定权,放在了程诺身上。

程诺也不可能继续沉默,喝了一口茶水,在嘴里回味片刻后,这才咽下去,左右看看后缓缓说道:“大家还有没有要补充的了?”

场下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没有站起来继续发言。

“那好,先听我说两句吧。”程诺莞尔一笑,背着手站起来,踱步绕场发言:“

其实我们人类的战争史几乎与文明史同步发展,冗长的战争史中有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人类一直在使用各种生物、化学手段辅助、参与战争。单从化学手段上来说,我们的祖先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学会利用。

通过硫扩等引火物燃烧产生的毒烟、火焰来杀伤攻城者;伯罗奔尼撒战争时期,斯己达人使用硫磺、松脂助燃的木柴,用火攻下了普拉提亚城;

东罗马帝国的保卫者们使用一种叫做‘希腊火’的燃烧性武器,在长达千年的时间内先后抵抗住阿拉伯人、十字军、罗斯人的大举进攻。

战争中积极采用‘化学武器’达到杀敌制胜的例子,古今中外,比比皆是,我们完全不必陷入自我谴责的怪圈。”

若是有可能,程诺不仅想研究化学武器,还想提前研究生物武器。

从人类拥有的战争记录上来看,使用生物方法辅助战争的历史甚至更为悠久。

据现代研究推测,三千多年前位于安纳托利亚半岛的赫梯王国,在多次大规模战争中使用已经感染痘疫的绵羊,让对手疫病流行、不战自败。

蒙古帝国的军队一般被认为是古代战争中使用生物、化学手段的集大成者。

征服了大半个已知世界的蒙古大军,不仅仅拥有当时最好的轻重骑兵与工程兵部队,还拥有最系统全面的用于战争的生化知识。

蒙古大军在围攻坚固设防的城市之时,使用投石化向城市中投掷感染痘疫而死的动物尸体,造成城中瘟疫流行,意志崩溃。

比如蒙古军队围攻里海港卡法时,将患鼠疫死亡的尸体投入卡法城内,迫使守军弃城而逃。

在战斗时,蒙古人还会向敌人的军队中大量发射混合巴豆、硫磺、火药燃烧的火箭,借助这些化学品的爆炸、燃烧、毒烟等多种化学效果,造成敌军阵营的动摇和崩溃。

把这些例子举出来,原本的反对派立马动摇,但还是有一些死硬派,坚持着自身的观点:“院长,我承认你说的对,这些既定事实也无法反驳,但我想说的是,你举的这些例子都已经过时了。”

“哦?说说看。”程诺停下脚步,双手抱臂交叉抱于胸前,一脸微笑。

“远的有《布鲁塞尔宣言》,载入了禁止使用毒物或染毒武器的条款;近的有海牙和平会议,发表禁止使用散布窒息性或有毒气体为唯一目的之投射物宣言,我们此时研究化学武器,是在违背国际秩序,”死硬派回应道。

程诺摇摇头,有些哭笑不得:“我且问你,条约都签订了,可眼下的欧战,西方参战大国,有哪个未曾使用?”

“这……这……”死硬派吱吱呜呜,小半天也没回复个所以然来。

“我再问你,如果日本突然侵略我们国家,并对我们的兄弟姐妹使用化学武器,是这些所谓纸质协约有效,还是咱们的‘仁义感化’有效?”程诺继续追问,语速渐快。



“我不知……”死硬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