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佣兵1929> 第1187章 雪中送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187章 雪中送炭(1 / 2)

而现在纽约的安良堂已经稳稳控制了纽约的华人区和唐人街,就是米国最著名的黑帮黑手党也不敢把手伸进唐人街来,可见其名声和实力有多强。

如果司徒先生仅仅是个帮会老大,那也没有什么值得吹嘘的。

但是此人却是身在国外心系祖国的爱国人士,早在辛亥革命之时就在米国号召华人捐助革命党,为推翻满清的封建统治出了不少力。

20世初期,中山先生曾经前往美国宣传革命,他在华人华侨间倡导反清,一向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洪门,是其宣传的最核心的群体。

在那个年代,司徒先生被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所打动,专门带领几个武功高强的洪门兄弟担任中山先生的亲卫,挫败了满清政-府针对中山先生的多次暗杀行动,也跟中山先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洪门组织从此开始从人力、财力等方面支持中山先生的反清革命活动。每年拿大笔美金给同盟会员闹革命。

可以说没有洪门的支持,华夏的反清运动不会那么快成功。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912年民国建立,米国的洪门安良堂可谓居功至伟,司徒先生被中山先生誉为“革命功臣”,曾被邀请回到中国当官。

但是司徒先生却以“江湖人士不愿居庙堂”为理由拒绝,其实真正原因是米国洪门离不开他,他当时已经是洪门在美洲地位最重的大哥。

九一八事变日军入侵东三省,又在上海搞摩擦,中国失去大片国土,全球华人声讨日本罪行,司徒先生则号召华人侨胞捐款捐物,为在上海抗日的19路军送来医药物资,支援了抗战。

司徒先生已经看出,日寇企图吞并华夏的野心越来越膨胀,中日之间的大战一触即发,华夏民族的命运危在旦夕。

所以他一直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不遗余力在米国动员华人侨胞为祖国的抗战战备出钱出力。

刚刚结束的长城抗战,更是让他感到了危机和希望。

危机是日本人的侵略步伐越来越快,整个华夏北方都已经暴露在了日军的兵锋之下,有识之士都能感觉到,留给华夏民族准备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而希望是,去年的淞沪抗战和今年的长城抗战,虽然都是以华夏军队的失败而告终,但是小鬼子也没讨得了好去。

淞沪抗战,鬼子付出了一万多人的伤亡,一个混成旅团基本被歼灭,还有一个少将和一艘战列舰跟着一起陪葬的惨痛代价。

而刚刚结束的长城抗战就更不得了了,单是日军的阵亡人数就已经过万,更有一个中将师团长被打死这种日军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羞辱战损。

这说明,哪怕我们国力贫弱,只要民国政-府决心抗日,全国民众万众一心同仇敌抗,华夏民族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所以他决定亲自带着近期募捐来的几百万美金的巨资回国,要亲手交给国民政-府,支援祖国的抗战大业。同时也带来海外千万侨胞的希望和决心,那就是对小鬼子的狼子野心绝不退让,再不妥协。

而此时的校长正愁着德械师的经费没有着落,武器装备迟迟不能到位,听到这个消息,就如同久旱逢甘露和雪中送炭,当然是欣喜若狂。

可能有的人对组建一支德械师的经费没有一个大致的概念。

我们就以全面抗战爆发时,装备最齐全也是最精锐的国军第88师来举例。

88师大约14000余人,并装备有火炮等重火力,4门近防炮,12门山炮,还有28门机关炮与48门迫击炮等。

在士兵使用的枪械方面,一个师配备了大约33挺轻机枪,72挺重机枪,以及德系步枪9000余支。

在这个时候,德国人制造的一门山炮(克虏伯75山炮)价格大约在3.5万马克上下波动(运到中国港口的到岸价),如果把这个换算成美金计算的话,差不多一门山炮大约9000美金左右。

88师则是配置了12门德制山炮,差不多有11万美金,近防炮相对来说便宜一些,其造价为2600美金,4门近防炮差不多就是1.12万美金。

还有苏罗通20机关炮,也就是俗称的德国机关炮。一门的造价大约为3000马克,大约750美金,中国德械师配置了28门,其价值差不多就到了21000美金。

迫击炮,每门的卖价大约2500马克,也就是625美金,48门迫击炮大约值3万美元。

综上,88师的装备,就单从火炮方面来说,就得使用20万美金左右。

至于枪械方面,精锐德械师所配置的德式马克沁重机枪,每支造价大约700美金,72挺重机枪就是5万美金,轻机枪,以捷克式轻机枪为主,每挺的造价大约300美金,88师配置了336挺,这就有10万美金上下了。

德械师当初主要装备的步枪是毛瑟步枪(后改为中正式步枪),每支毛瑟步枪的造价大约30美金,9000余支差不多就有27万美元。

综上,在枪械方面其价值大约在42万美金。

就单纯从这些武器的卖价来看,88师的装备差不多就需要耗费至少60万美元以上。

当然,这些也只是那些枪炮,没有加上弹药保养等的费用,如果再加炮弹,子弹与手榴弹等耗费,还有训练损耗和一些基础配置,通讯电台,军饷,军装护具等,那都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

所以,在考虑一些其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