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收拾。”苏母心里窝着火,筷子一甩本准备要上楼继续生闷气的。 可忽而眼珠子一转,似乎想到什么。 她笑着看着两个小姑娘,然后从兜里掏出皱巴巴二块钱。 “奶奶带你们去买炮仗,怎么样?” 苏珍高兴唉了一声,可察觉到妈妈的不悦,又缩回脚步搂着妈妈的大腿。 “让你妈妈爸爸上楼休息会,奶奶带你们去。” 爸爸妈妈上了一天的班确实累了。 苏珍仰头看着宋巧,等着她发话。 宋巧不乐意让苏母带着两个孩子出去,这时苏父收拾好桌子,将碗筷都浸泡在锅里,他边擦手边往外走。 “我和老伴一块带着孩子们去。” 两个小朋友很是喜欢苏父,苏珍露出空空门牙,笑嘻嘻看着爷爷。 “让爸爸妈妈上楼休息好不好,再给你们生个弟弟。”苏母得寸进尺说着,伸手就要去拉苏珍。 忽然间,苏珍不高兴黑起脸。 她咬着下嘴唇往后躲。 “唉,你这个孩子怎么回事?” 小小年纪脾气就跟宋巧一样,不招人喜欢。 “苏珠,咱们不要姐姐,奶奶带你去买炮。” 苏珠倒是听话牵着苏母的手,可她侧身仰头就问宋巧:“妈妈,你们是不要我们了吗?” 看着孩子天真无邪的眼神,宋巧眼眶酸肿,婆婆怎么忍心给孩子说这些? 她憋下心里的怨气和委屈,蹲下身把苏珠拉过来,也将苏珍的小脑袋埋到自己怀里。 “妈妈怎么会不要你们呢,妈妈最爱你们了。” 说着,她抬头迎面对着苏母冷声说着:“妈,我再说一次,我们不要孩子。” “你要是非要个男孩,可以自己生。” 她起身牵着两个孩子往门外走,走到门口的时候又停下来,神色冷淡。 “还有,两个孩子的感情很好,你少在这里挑拨离间的。” 冷风打转进来,吹得屋里人一哆嗦。 苏母觉得身后冷,可正对面也冷。 一抬眼,儿子眼神忽明忽暗的,让人有些害怕。 很快苏钟军恢复正常,他看向父母:“爸,都有两个儿子了还不够?” “非得拼三胎?” 这小子洗刷到自己头上了。 苏父心里生气,可这事确实是苏母不道德。 人家都拒绝七八年了,她还没死心了。 他摆摆手让苏钟军出去哄宋巧。 可哪有说完一句话就消气的,苏钟军走两步又对着苏母轻声说。 “妈,你想要儿子就回去多带带小弟,别把你喜欢儿子的想法加在我们身上。” 说完,碰的一声关上门。 苏父扑哧笑出声。 话难听,但是看见苏母吃瘪,他也觉得舒服。 这一折腾,第二天的除夕,家里的气氛也不是很高。 苏珍老是疑神疑鬼看着宋巧,随时担心妈妈反悔,再给自己生一个弟弟。 她已经有宋靖这个哥哥。 这个哥哥已经够讨厌了,啰嗦爱说教,她再也不想要个弟弟。 “你快出去玩,等包饺子的时候叫你们。”宋巧给两人冲了一杯麦乳精。 喝完后,苏珍觉得妈妈还是爱自己的,毕竟这玩意可贵的,平常都是她表现好,宋巧才会给她冲一杯。 拿上小盒炮仗,两人美滋滋出了门。 到门口,苏珍扭头提醒宋巧:“妈妈,你可不能和爸爸上楼。” 大白天的! 宋巧被一个小孩说红了脸,她回头狠狠瞪了苏钟军一眼。 苏母生气呆在楼上,苏父为了给两个孩子道歉,去渔村的新年集市给两人买头花。 政策确实是松动了。 往年的集市得在十五那两天,而且规矩很多,只能以物换物,而且大部分是粮食和布匹。 有渔民会做传统糕点和零嘴,也只能在手上捏着小半,别人尝过感兴趣,才到僻静地方花钱买点。 今年的集市从大年二十九就开始,除了粮食和布料外,还有各种手艺,捏糖人、竹编蛐蛐、头绳头花、甚至还有卖香膏。 今儿是除夕,集市就上午这会正热闹。 有人架起油锅炸着花生、米酥和油饼。 小本生意,只收钱不要粮票。 苏父买了头绳和发夹,回来的路上又给两个孩子称了四斤米花糖。 回来后,正要兴奋和宋巧讲述集市上的热闹。 “多少年了没看见这热闹场面,听说后面还会有戏班子来。” 宋巧和着饺子馅,心里想着怎么回复苏父,楼梯上就传来动静。 “你手里还有钱哇,一个上午出去又是米花糖,又是头绳的。”苏母替苏父委屈上,“一年到头能挣个多少,今儿就花出去大半。” 这是暗示宋巧该给他们两老口的过年钱。 宋巧当作没听见,端着盆子进了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