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早朝时间。
皇帝凌霄坐在宝座上,龙颜神威,一双眼睛射着寒光。堂下群臣静若寒蝉,他们都在等有人先打破这沉寂局面,然后大家就可以顺势畅所欲言了。
“诸位爱卿难道都无事要奏吗?”皇帝的声音透着不悦。
御史甲出列,勇做第一个发言的人:“启奏陛下,东南王守疆不利,将外敌放了进来,应当削去他的王爵,夺了他兵权,另派大将前去消灭敌人。”
紧接着,都察御史出列进言: “陛下,这东南王年岁小,一直胡作非为惯了,他哪里懂什么用兵之道?他就是个草包。既不能笼络人心、安民强兵,又不能驰骋疆场、威慑敌人。他震慑不住自己手下的军队,导致有偏将叛变,自损兵马上万,这可是该杀头的罪。若是不趁早惩罚此人……恐怕日后会白白葬送我驻守边疆的十万兵马。”
楚丞相上前:“微臣也认为宜趁早罢了东南王的兵权,以免他给江山社稷带来更多的危害。”
皇帝看向人群中的二皇子:“凌掣,你怎么看?”
凌掣上前回答:“现在外敌打进来了,儿臣也觉得不能指望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能镇守住边疆,得派懂兵法的大将前去阻截消灭敌人。父皇虽然已经派了三弟带着三万人前去增援了,但恐怕……弹丸小国既然敢带兵前来入侵,必然是做了详细的规划,必会举国来犯。三弟那点人马恐怕顶不住。若是派一个得力的人去接管东南王的军队,再派陷阵营统领带上所有的兵马前去增援,必能将敌人消灭殆尽。到时候,咱们也可以趁势挥师南下,灭了他海夷国,将此地纳入我大周的版图,设为我大周郡县。”
廷尉:“陛下,微臣觉得晋王殿下考虑的周祥,说的有理。既然他小国不守本分,我国趁机开疆拓土也是顺势而为。”
大理寺卿稍有不同意见:“陛下,微臣也赞成晋王殿下说的,但稍有不同意见。陷阵营乃是拱卫国都的主要力量,不宜将他们全部派出去。否则,若是周围其他小国也趁机来犯,则无兵可派啊。”
楚丞相:“微臣以为大理寺卿顾虑的有道理,但是属于多虑了。周边小国只有海夷国的版图略大,人口有百万,有十几万人马。其他国家都是鼻屎小国,还不及咱们一个郡县的人口多,兵马不过三五万,平时讨好咱们大周都来不及,又怎么敢派那点可怜的人马来犯呢?除非他们想被灭国。”
皇帝:“楚丞相的意思是?”
楚丞相:“微臣的意思是可以把陷阵营的兵全部派出去,以绝对多于对方的兵力,一举歼灭敌人,重振我大周国威。”
皇帝:“来犯之敌的统帅是丞相你的女婿。丞相事前一点也不知道吗?”
“不知!微臣一点也不知道。可怜我那女儿,她在异国他乡的日子一定不好过啊。早知道孤玄易有此狼子野心,微臣说什么也不会同意将静心嫁过去啊。”楚丞相说着,老泪纵横,泣不成声。
群臣面面相觑,无人上前劝慰楚丞相。
皇帝皱眉:“丞相,你也一把年纪了,在朝堂上学东南王哭哭啼啼,成何体统?”
楚丞相:“微臣之前将女儿嫁过去的本意是笼络海夷国,让两国继续交好。没想到,他们表面一套,背地一套……”
“是啊,朕也没想到海夷国会突然出兵来犯。长时间无战事,东南王大概也因此麻痹大意了,才会被对方偷袭了营寨。方才有人建议先惩处东南王,姜家一脉镇守东南多年,在当地还是颇得民心的。姜家军里更多的是忠于姜家的人,眼下外敌还未被除去,咱们就先自乱阵脚,合适吗?”皇帝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他不打算先惩罚东南王。
下面的群臣互相对看,以眼神交流。这皇帝对东南王偏爱到了反常的地步,他们这些臣子又不敢跟皇帝硬扛,纷纷将眼神投降楚丞相。
楚丞相:“陛下英明!姜姓王爷盘踞地方多年,在当地的势力根深蒂固,纵然现在的东南王是个草包,非到万不得已,也不能惩罚他。”
御史甲突然跪倒在地上:“陛下,微臣听到一个传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皇帝:“起来,讲!”
御史甲:“传言说这姜曜之其实是个女人,此事如果是属实的话,那姜家乃犯了欺君之罪,当满门抄斩。”
“什么?姜曜之是个女人?”群臣惊骇,议论纷纷。
皇帝:“传言不足为信!你身为御史,弹劾臣子应当有凭有据,而不是仅凭传言。这姜曜之长得过分俊美,雌雄莫辨。朕想他应该是年纪还小的缘故,他还没长成吧。”
御史甲不怕死地继续说:“二殿下、三殿下,甚至年纪比姜曜之还小的五殿下,他们也都是公认的俊美男子,可从来没有人觉得他们长得像女人呐。”
“现在殷地在打仗,东南王正在带兵打仗,朕的俨儿也去了疆场。你把传言拿到朝堂上来说事,意欲何为?”皇帝拍桌案站起,他想把这个御史甲丢出去。
凌掣:“父皇息怒,御史大人在这个当口拿没有证据的传言说事,确实不合适。现在殷地军情紧急,还是讨论正事要紧。”
凌掣心中现在是醋海翻腾,只为他父皇刚才说了“朕的俨儿”这几个字,他何曾享受过这样的称呼?
皇帝坐回宝座:“张候吏,海夷国那边有什么消息传来?”
“海夷国皇帝大约命不久矣,大皇子现已夺得部分兵权,他已矫诏自立为太子。所以,七皇子孤玄易的援军大概是进不来了,东南王那边的压力要小一些。大皇子有一封求和书信传来。”张候吏说完,双手递上书信,不止一封。
这张候吏是皇帝新任命不久的官,他绕开六部,只对皇帝负责,替皇帝收集情报,手下有一些暗卫和细作。他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