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闹着,普净叫人来,让俞惜去出去一趟。
“师傅找我?”
“清早的时候,娘娘提到你,没有说见你,我在想你要不要求见一下?”
“我今天才知道你家里还藏着颗明珠,别说老七,我就是再有个儿子,也把你这个妹妹讨去。”
“多谢娘娘垂爱。”俞惜礼貌回道。
“可惜……”贵妃面露惋惜之色,“你也不要灰心,俞绣都对我说了,有机会我帮你。”
“多谢娘娘,小女是自愿出家的,已诚心许身佛门,寺中师父都对我很好,我愿在此常伴青灯古佛。”
俞惜这么说,张贵妃也没强硬改变她的心意,只嘱咐几句,赏了些东西,让俞绣带她出去。
“四妹妹,你真的决定常伴青灯古佛?”俞绣面带忧色。
“是,我意已决,多劳家人关心。”
俞绣已经五个月的身孕了,她穿一件宽松的袖衫,遮住微微地凸起的小腹,她的容色清婉,看起来倒为有孕憔悴了不少。
俞惜和她说过话,从后院出来。正走着,只见贵妃带来的几家贵女在一边咬耳朵,一个说俞惜命不好,从公府小姐成了捡柴烧水的姑子,一个说俞茵这回倒是高兴,什么都便宜她了,他夫君近来颇得圣心。
有关俞家他们也只聊到这些,再聊的都是京城圈子里那些事,哪家小姐漂亮,哪家儿郎俊俏,谁在哪家宴会上出了风头、丢了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自己身上。许了婚的少女开始谈论起未婚夫婿,憧憬未来的生活,光彩的,明艳的。
俞惜对这些不怎么在意,不知怎么竟一句不落听了进去。又想起了妙珏说整个寺里她凡心最重。
她一个下午都心不在焉的。贵妃在前面殿里祈福,差不多整个寺庙的人都去随侍了,她就躲在灶边烧柴。
“听说贵人慈善爽快,但凡在她面前的都有赏,你怎么不去?”朴智是个开朗和善的师父,厨艺也好,俞惜生病的时候,她还专门给她做过药膳。
俞惜呆呆的。
“我倒忘了,你不缺这个。”普智顾自说道。
俞惜没解释,只顾着往灶里添柴火。贵妃在寺中用饭,晚饭开饭比平时更早,用过之后,众人都歇下了。只有东厢房里灯火还亮着,房中缓缓响起来丝竹之声,是几家的闺女在吟诗作乐。
妙珏的房间和她们靠近,听得清楚。几位小姐这样一风雅,她们倒睡不成了。
“说实话,弹的一般。”玄朗评价道。
“你怎么知道弹的一般?”
“我听过妙瑛弹过同一首啊,她的琴声好,错落饱满,那边扭扭捏捏,没完没了。”
“多谢师姐谬赞。”俞惜扯了扯唇,穿好衣服翻身下床。
“你干什么去?”妙珏叫她。
“睡不着,出去走走,你去吗?”
“大晚上阴森森的,指不定有什么鬼怪,我不出去”
俞惜:“……”
你不出去就不出去,跟我说这些做什么,我还出去呢。
她同守卫打过招呼,开后门上山去,走了一程,隐约看见净水寺的轮廓才停下来。她抬头看看天,正是明星灿然,四下寂寥。又登了一程,到那一日,桓骥带她去的那个亭子才歇下来。甫一坐下,却隐约感觉到亭子里另外有人,她吓了一跳。
那人却开口说话了。
“俞姑娘,是你吗?”
那声音竟是桓奕,他的声音凉凉的。
俞惜松了口气。
“桓公子,你怎么在这里?”
藉着月色,俞惜看清楚他身上穿的一身绒衣,明白他是带人来守卫贵妃的。
“也许陛下觉得我做这个很合适。”他似笑似叹道。
俞惜走近他,闻到他身上的酒气。
“你喝酒了?”
桓奕应了一声。“你要不要?”
出家人戒酒,桓奕本来纯是客气一下,没想到俞惜竟然答应了。
接之前,她滞了一下“这酒,酒劲如何?”
“不如何,我是在任上喝的,比水强一点。”
那就好。
俞惜接过来饮了一口,苦的,尝不出好坏。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人沉溺其中。又尝了一口,她皱着眉头还他。
“俞姑娘有心事呢?”他问。
“是啊,烦心事。不知道为什么烦心才烦心,所以睡不着。”
她已经过上了自己想过的生活,自由、清静、安宁,有什么不满足呢?可是她不快乐,不像小时候那样快乐,她再也不能了。年纪轻轻的人,心怎么肯死呢,怎么肯守着这十丈之地?她多想肆意的哭笑,有凡人的喜怒哀乐,想一想,还是很烦,干脆去找替住持给她剃度算了。
这些话她说不出口,只坐在亭子上,在桓奕身边,仰头看天上的星子。
“桓公子有什么烦心事?”桓奕在暗夜里笑了一下。
“我,我怎么会烦心,护送贵妃这件差事不是比守卫边疆更得圣心、更有前途吗?也许我应该从明日起辞职,花个三五年考学还能中举,到时候入朝为丞为相,或者——我不要逆转天命,该死心塌地的守着我的爵位,做个清贵的公子,赏花,下棋,而不是在官场里趟来趟去。”
话没说完俞惜先笑起来。
“俞姑娘笑什么,也是,我这些牢骚的话是很可笑。”
“没有没有。我只是想起我爹来了,他是前科的探花,为官受了挫,总说文官无用,要弃文从武,可是究竟没弃。”
俞惜父亲是闲旷的人,但是很有自己的政见,他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