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苏绾绾换了一身衣裳,带了几个侍女,先去正房拜见继母郭夫人。
郭十九娘也在,苏绾绾呼她为“姨母”。
郭十九娘是一个美丽娇怯的人。她额上绘着牡丹花钿,身上穿着一条桃夭色襦裙,披着一件宝花缬纹帔帛,显然精心打扮过。
几人见了礼,寒暄过后,一同出了门。
郭夫人带着郭十九娘坐在前面的马车,苏绾绾坐在后面的马车。
二兄苏敬禾骑着一匹枣红色大马,随行在苏绾绾的马车左右,周围又有几十个侍从跟随。
过了两刻钟,马车停了,前头传来一阵喧哗之声。
两个车夫在争吵,一个说“我家主人乃是信国公”,另一个说“我家郎君是崔仆射。”竟是停在原地,谁也不让谁。
有人去做和事佬,苏绾绾等了一会儿,不见他们停。
她望着车窗外射进来的日光发呆,鼻尖却嗅到了极淡的梨花香。因为距离正好,这香味显得淡雅极了。
苏绾绾猜到,这是越国公府门口的梨花树。这棵梨花树开得极好,每年春日盛绽,美不胜收。
苏绾绾撩开车帘,果然看见不远处矗立着一座宅院。宅院轩昂壮丽,匾额上刻着“越国公府”四个大字。
门前两辆马车,一人居中调停,两个车夫仍然争得唾沫横飞。
宅院的东面有一树梨花,花下立着十几个人,这些人满脸堆笑,对其中一个郎君呈簇拥之态。
那被簇拥的郎君,正侧头和人说话。
他生得极好,丰神如玉,面若桃花,身着一件月白色圆领衫,腰间压着一枚白玉镂雕玉佩。
他立在几人之中,身姿挺拔,气度出众,如同鹤立鸡群。
风更大了,迎面将梨花的香气扑过来,那郎君的衣袖也被春风拂动,几朵梨花缓缓地飘落在他身上,如人间谪仙。
苏敬禾见苏绾绾撩开了车帘,便骑马上前,顺着她的目光看见梨花树下的人,笑道:“扶枝,被围在中间那个,便是郁行安。”
说话间,正和郁行安说话的人似是察觉到视线,抬头张望。
苏绾绾却已经挪开视线,对苏敬禾点点头,又看了一眼后头的马车,放下车帘。
越国公世子本在和郁行安说话,此时却忍不住对着苏绾绾的马车发怔。
方才……苏三娘是对他点头了吧?
他仔细想想,又觉不对,苏三娘显然是在和苏敬禾说话。
“世子?”郁行安问道。
越国公世子陡然回神,耳根一红,连忙左顾右盼,找补一番:
“看这信国公府的车夫和崔仆射的车夫吵得脸红脖子粗,最后还不是要让?”
旁边人笑道:“崔仆射虽无尚书令之名,却有宰相之实。除了中书门下两省的长官、翰林院的学士们,还有谁敢不让他?”
“是,是。”越国公世子很庆幸揭过了自己方才的走神,“只是这一吵嚷,后头的马车又堵了不知多少!”
几人说话间,信国公府的马车果然往后退,让崔仆射先过。后面堵着的马车也开始动起来,只是不久后,马车又停了。
苏敬禾骑马上前,隔着车帘,对苏绾绾道:“扶枝,我们的马车和郁家的冲撞了,且先往后退一些。”
苏绾绾父亲是从一品的卫国公,又被圣人赐了正一品的太保。前者是爵位,后者是圣人以示恩宠的虚衔。
二兄苏敬禾只是从六品的大理司直。
而本朝的翰林,虽没有正式的官阶品秩,人数也没有定额,却清贵无比,里头的学士大多是圣人召集的有识之士,也有通过科考进来的。
如今,翰林院才成立一百多年,却已经掌握较大的权力,甚至开始侵占原本属于宰相的部分权柄,与宦官也成对立之势。
只是……
苏绾绾不由回忆起刚才看见的场景。
那棵繁盛的梨花将道路堵得略显狭窄。
他们家的马车是从东面来的,后头跟的各家马车,一眼望不到头;郁家的马车是从西面来的,后头跟的马车只有四五辆。
如今这一挪,东面后头的也要跟着挪,不知要挪到何时。
她对苏敬禾道了一声“好”,便继续望着日光发呆。
日光从车窗外照进来,在车厢内镀出寂静的光影。
过了一会儿,马车竟然向前移动,光影交错,阳光像是活了过来,在车厢中跳跃。
苏绾绾蓦然回神,她听见马车外,有一个陌生的男子声音道:“礼和,这……岂有翰林让大理司直的?”
另一人也低声道:“是啊,郁翰林。我朝的圣人先是沿袭前朝传统,将三师、三公设为虚衔,后又将宰相的权柄分给三省长官和副职,如今显然又要重用翰林学士……你前途无量,太保官位虽高,又何必惧他?”
片刻的沉默之后,苏绾绾听见一道声音响起来。
这显然是郁行安的声音,清越如玉石碰撞,显出几分平静和不急不缓。
“谈何惧?又谈何怕?只是苏家马车之后,又跟着许多车辆,若是让一让我,不知要浪费多少时辰。”郁行安温和道,“越国公府的春光正好,与其让大家在这种小事上消磨时光,又何妨一让?”
马车碾过地面,辚辚地驶进大门。
苏绾绾听见身后众人停顿须臾,立刻争先恐后,说出许多附和与奉承之言。
……
到了门内,几个侍女搀着苏绾绾下了马车。
不久之后,郁家的马车也进来了,那十几个郎君跟着进来,看见女眷,便远远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