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武侠修真>剥削好莱坞1980> 第二百三十章 亚光接景和Photoshop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三十章 亚光接景和Photoshop(2 / 3)

场戏,弄了个小模型,给这位约翰·诺尔观看,问他技术上实现有什么难度。

“拍摄上没有太大的问题,就是画的亚光画大一点,中间开的洞大一些,多做一些支撑,费一些功夫而已。”

接景要留出演员表演的地方,所以画上会留出一个洞,让他们在洞里表演,摄影机拍摄的时候就能形成错觉,把画面和人物融合为一体。

这么大的场景,这么长的镜头,这幅画会有好几米高,绘画需要很长时间慢慢完成,完成以后也需要多方固定,防止拍摄的时候出意外倒塌。

这部份都只是耗时间,现在离拍摄还有几个月,慢慢地试总没有问题。

不过等到好莱坞最后几个亚光接景画师中手艺最好的,日裔的上衫悠生过来看过以后,他提出了问题。

“这个画面太大了,我一个人画不好,要么缩小一倍,否则我恐怕画不精准。”上衫悠生连叫困难,这种接景的规模,就是老好莱坞也很少有人玩。也许除了库布里克在斯巴达克斯这么大规模的玩过几个镜头。不过那时候可是绘画接景的黄金时代,人多又有经验。

“可是,画面小了的话,上面开的洞也小,拍摄中要有大全景,是小不了的。其余的镜头,倒是可以用小的版本来拍摄。”,罗纳德翻开剧本给他看,这个镜头要是没有从近景拉到远景的处理,就丧失了魔力了。

罗纳德不同意去掉那个最大的镜头,上衫悠生还是摇头。现在的画师哪有当年厉害,几个人合作,风格就做不到完全统一,自己又没有处理过这么大的特效,一时间他也不敢承诺肯定行。

“请问,约翰·诺尔在吗?”

正在僵持,一个穿着牛仔裤,带着棒球帽的年轻人过来找工业光魔的特效负责人。

“他在后面改摄像机的轨道,你找他有事吗?”上衫悠生问。

“我是他的弟弟托马斯,来找他有事……哦,你们是在用接景画吗?这个手艺现在玩的人不多了。”

“怎么,你也懂这个?”罗纳德有点惊奇。

“这就是一个技巧,等于我们把实景里的外围遮住,替换成画面,中间开个洞,让演员在里面表演嘛。这种技术很经典的,我开发的新软件就用了这个思路。”

“软件,什么软件?”,罗纳德好像有了点灵感。

“就是我和托马斯写的一个小软件,可以在苹果电脑上像在暗房里一样修改照片。我和他一起编写了程序的第一版,后来苹果和一家叫做Adobe的公司都看中了,我们就把软件卖了,然后再回来干我们喜欢的电影特效。

不过后续还有很多编程工作要做,我主要在升级主程序,我哥哥在工业光魔的工作更忙,他就编写一些小的功能插件,这次来我就是要给他看看升级以后的主程序。”

……

正好罗纳德上次买了好些苹果电脑,请来诺尔两兄弟,给他演示一下这个软件。

在苹果电脑上,这个叫做Photoshop的软件,很快就被安装好了。图标是一个人的眼睛,和一个调色板。

托马斯·诺尔对程序更加熟悉,他就打开了一张图片,然后在上面加了一个通道,然后一按鼠标,过了十几秒钟,那副风景画中间就出现了一个洞。

然后他又打开了一个人物图片,把这个人物缩小,放进风景画中的洞里面,这样的效果,和接景亚光画,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可以把亚光绘画接景的特效,搬到苹果电脑上来,让电脑来处理这个抠掉画面中间,保留四周的背景,和把演员的表演加上去,让他们严丝合缝的过程。”

“哎呀,这个电脑可真的是好,这样我只要画一幅尺寸小的多的亚光画,然后用……”画师上衫悠生也看了整个演示,他的工作就轻松多了。

“然后再把绘画想办法变成胶片,我们就可以使用PhotoShop来合成了。”约翰·诺尔接道。这个通道的插件,就是他开发的。之前自己根本没有想到使用这种办法来处理,好在弟弟托马斯灵机一动。

“所以,接下来就是做几帧画面,来验证这套方法能不能成功……”,罗纳德算了算,要是用这个电脑合成的方法,那节省的就不光是绘画的人工成本了,拍摄也会变得很简单,不用在现场立一个大绘画板,还要保证他在鼓风机的吹风模拟飞机起飞时候的大风的状况下还不晃动。

只要简单的在划定的区域里面拍摄,不出圈就可以了。

“这就简单多了,你们有什么办法,把绘画变成胶片?”

想法虽然很好,但是最后的一步格式转换,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用普通的打印机,或者胶片翻拍,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电影要求的分辨率。必须要有专业的设备,才能把存储在硬盘上的数字图片,转换成可以放映的35胶片。

“还要有足够的分辨率,符合电影行业的高标准。”,托马斯·诺尔补充到。

“我知道工业光魔正在和柯达联合研制的胶片机,可以把电脑图像转换成四孔的35胶片格式。”

“四孔35胶片?”,罗纳德有点不满意。最后的镜头非常的惊人,如果只用标准的四孔胶片的话,不能完全表现出那场爆炸和动作的火爆场面。

一般来说,特效镜头的制作中,他们都会使用派拉蒙公司发明的VistaVision格式,每个画面占据八孔长度。凡是要求特别高画质的镜头,或者爆炸这样的有丰富细节的场景,都会使用Vi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