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误饭店做生意!” 年龄稍大的儿童说:“老爷,您就光让我弟弟吃两口行不行?我们都饿四天了,实在受不了了!” “快滚开,快滚开,要是洋大人看见了,连我都要一起责罚!”保安立刻驱赶他们。 李谕这下子也不想解释自己到底是谁了,解释这个保安也不见得能听懂,还以为自己是在忽悠他。 李谕四处看了看,远处沿街好像有个包子铺,于是对两个小乞丐说:“走,我带你们吃包子。” 天津的海河已经在三年前得到了疏浚,沿着运河与海河过来的人不少,但受庚子事变的影响,他们的生活很困难,乞丐很常见。 两个小乞丐立刻对李谕说:“您是大老爷,您是大老爷!” 李谕叹了口气,没有多说,带着他们来到包子铺。 抬头看到是“德聚号”的招牌,那么说,这里即便不是高贵友最先创办的狗不理包子铺,至少也是他的分铺。 高贵友已经经营了几十年包子铺,他的包子在天津也早就打响了名号。就连袁世凯在天津编练北洋新军时都知道他的包子。 这个时代没有广告宣发,能做到街头巷尾人尽皆知很不容易,完全是靠真本事。 至于“狗不理包子”名称的来源,其实是因为高贵友小名叫“狗子”。他的生意太火,没空收钱,就让人家把钱自己扔到碗里。于是大家就传:“狗子卖包子,一概不理”。传着传着就成狗不理包子了。 两个小乞丐眼巴巴望着包子,口水直流。 店老板看到后说:“你们先等等,我专门蒸了一些糠窝窝,给你们拿几个。” 店老板也是好心,给他们包子自己太亏,而且对于乞丐来说,吃糠咽菜和吃发面馒头没什么两样,能止饿就行。 李谕明白他的心意,于是说:“不用了,老板,这次让他们吃包子就是,吃多少我付多少。另外,也给我几个。” 两个小乞丐一听李谕发话,根本等不及店老板同意,四只手上去一人分别抓了七八个包子就开始狼吞虎咽。 店老板哭笑不得:“旁边有水,自己舀着喝吧。” 然后给李谕端上了一盘:“客官你慢用。” 李谕尝了尝,味道还不错。 店老板说:“这世道,像您这样的好人真是不多见。” 李谕苦笑道:“帮得了一时,明天还不知道会怎样。” 如今的流浪儿太多,海河对岸更多,每天都有冒死要游过来的。 店老板说:“听您的谈吐,是留学归来吧?” 李谕点点头:“没错。敢问阁下也姓高吗?” 店老板说:“是的,本人高金铭。” 原来是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的儿子,确切说是养子,以前是店里的伙计。 “在租界里开店,生意蛮好吧?”李谕闲来无事,随口问道。 高金铭说:“确实还可以,没想到洋人也爱吃这个。一开始我们在法租界里的生意只能说凑合,今年搬到英租界后,简直好得不得了。” 李谕笑道:“这感情好。” 高金铭说:“真是奇了怪,你说这些洋人这么有钱,为啥还爱吃咱们的包子?” 李谕说:“如果你吃几次英国菜,或许就明白了,他们根本不懂什么叫做菜。” 高金铭可不知道英国的饮食文化,只觉得洋人这么厉害,吃的肯定也更好。 其实如今在外国,他们也超级爱中国的灌汤包。 李谕这边包子吃得挺香,起士林餐厅里就不一样了。 徐润和唐绍仪他们本就在天津,早就提前到了。 就算是天津英租界工部局董事布列登没有同来,保安也不敢拦堂堂天津海关道长官。 说白了还是看人下菜碟。 徐润有心巴结唐绍仪,客气道:“唐道台,今天您能来,真是令小的不胜荣幸。” 唐绍仪标志性地抽着雪茄,说道:“也是为了教育事业。” 徐润立刻夸道:“唐道台高义!” 唐绍仪问道:“你的生意最近好像很有起色?” 徐润堆着笑说:“做点小买卖,和唐道台您没法相提并论。” 唐绍仪吐了口烟卷:“你那要是也叫小买卖,就没有大买卖了。” 徐润当年在上海就是个超级地产商,应该说是上海第一代大地产商,比哈同还要早。 徐润是晚清四大买办之一,开始是做的茶叶生意,并且做得很大,人称“上海茶王”。 后来上海开埠,徐润眼光非常毒辣,早早看出未来上海房地产的火爆,于是倾尽财产于扬子江路一带购买地产,到了“尔尽可有一文置一文”的地步。 一百多年来,炒房地产的模式一直就是那样,徐润的模式说出来大家可能感觉很熟悉: 徐润通过自己经营茶叶赚的钱,购置地皮房产;然后再将房产抵押,从钱庄或者银行贷到钱,继续购置房产……如此循环往复。 关键这人看得很准,他洞悉上海租界的拓展趋势,然后在交通要道以低价买进土地,待经营至半开发状态便以高价售出,然后再从其他地方购置更多土地。 到了中法战争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