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已至,靠近湖边的宫殿开始变冷,王阿渝下了马车便感到手脚开始寒凉。 除了刘启那种身板,恐怕没几个人受得住。 “苏内监,这地方真的适合养伤?” 苏小鱼解释道:“这里比较清净。” 王阿渝还想说什么,但是想到汉宫人数多,清净的地方确实没几处,也就闭上了嘴。 她紧随苏小鱼往里面走,走进靠水的一间厅堂,就看到了木架上成堆的简牍,有的像随手搁于地上,有的被展开却并未合上。 可以想象刘启曾在此席地而坐阅览的样子。 些许凉意的风从格窗里吹进,帷帘随风飘逸,能清晰地看到对岸的八角亭。 苏小鱼驻足,捡起地上的竹简,回头对她笑,“阿渝,今日太子的午膳就麻烦你费心了。” 他随即又叹了声,“太子这几日胃口不太好,膳房里的吃食他都咽不下去。” 王阿渝也看到了,正对着窗的位置,上面已经摆放了案板,精美的漆盘里放着刀,一条肥嘟嘟的大桂鱼,菜蔬,豆和酱料等,很齐备。 她迟疑了一下,“太子想吃什么?” “你上次做的什么,这次就再做一遍。” 好家伙,原来刘启真的喜欢吃酸甜口的饭菜啊,他这种大口吃肉的人,能长期吃这种精细的松鼠桂鱼? 王阿渝上手很快,袖子撩上去,露出纤细白嫩的手臂,不过片晌就将菜做了出来,鱼很鲜,一切即断。 左右寻不得洗手盆,王阿渝只好去湖边浣手,也不知是桂鱼太过冰凉,伸手下去时竟没有那么刺骨,反而有些许暖意。 湖水十分清澈,隐约还能望见几条肥硕的红色鲤鱼在 王阿渝来了兴致,去殿里随便扒拉出一掌心米面,蹲在栈桥上俯身往下投喂,那些鱼嗅到香气,一个个飞游而上,争夺漂浮的食物。 顷刻间泛起大片鲤鱼群,她想起以前跟朋友去泡温泉的情景,她脱下鞋子,将玉足放入湖水中,鱼儿误以为又是什么美味,争先恐后过去细细吮吸。 脚底传来轻痒感,王阿渝此时惬意得不行,完全没注意自己笑出了声。 突然觉得背后有被目光紧盯,她下意识回头望了一眼,殿里无人,仅自己一人备餐,苏小鱼早已退至院里。 此厅相隔一薄窗一软帘的隔壁间,从帘缝里,能看到对面厅里,空空的木地板上,大片散落的竹简,窗纱随风飘摇的影子,影影绰绰映在地上,显然是无人的。 细听,耳边是一片水声和山地混起的天籁音。 王阿渝松了口气,但仍不放下戒备。 为什么觉得有一双眼睛在暗处凝视自己呢? 王阿渝低头看了看湖水,自己在汉宫里的样子就像这群鱼吧,吃的东西就那些,不争不抢就只有饿死的下场。 目光闪烁,她长长叹了口气,那自己在刘启眼里算什么呢,跟自己看鱼一样么? 她在心里都有点想嘲笑自己了。 在这汉宫中仅凭年轻和美貌是不够的,每年民间都会送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女子入宫,有多少人费尽心机也不能如愿,毕竟这偌大汉宫里只有两个正常的男子。 皇帝刘恒现在是好男风了。 若刘启这个太子也转了向,那真是一群人哭天喊地了。 王阿渝走出殿内,看到苏小鱼正在院中的躺椅上晒太阳,手里握着啃了一半的柿子,嘴里吧唧吧唧咀嚼着。 这人小日子过得挺腐败。 她轻唤一声,询问做饭时辰,苏小鱼明确无误道:一个时辰内就行。 王阿渝看看日头,正在晌午。 古代寻常人家吃饭,一天也就两顿,晌前和黄昏前,但宫里毕竟里是大户,一日可两餐,可三餐,全凭自己乐意。 她计算着时间,哪一餐都来得及。 刚才坐马车来时,她似乎看到了蓬莱湖那边有宫人正在挖藕,正浓的秋季,不能少了这一道最美味的时令菜。 “苏内监,我去蓬莱河那边瞧瞧。” 说完,不等苏小鱼反应,穿上鞋子就走。 小跑直奔蓬莱河,王阿渝看到岸上已有几堆,都已洗得白白净净,一节节的如孩童的小胳膊小腿儿。 她告知自己是膳房侍女,那些人便会了意,甚至主动让出其中最脆嫩的三节。 王阿渝握着藕掂量几下,思索片刻,又请泥水中的宫人帮着摘了几片莲叶以及要熟未熟的莲蓬。 回去的路上,她一边琢磨用莲藕莲子做什么,一边想念大学食堂里的莲藕排骨汤。 临近明镜台,侍卫明显多了起来,可是离开时明明没几个人。 苏小鱼也不在躺椅上歇息了,而是站在殿门外与一男子相谈。 王阿渝哪里见过这阵仗,于是避开正面与他们接触,从一旁的水畔悄悄绕过去,用手指勾住门沿,抠了个缝便往里钻,猫着腰,缓步走到厅堂里。 没等她放松,一个高大的身影兀地压了过来,将午阳遮挡了大半。 王阿渝呼吸一滞,赶忙捂住嘴,寻得一个柜子角落蹲下,那身影不似刘启身形高挑,而是雍容宽大,似乎能看见他头上所戴的高冠。 “以后,禁止你去甘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