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了起来,走向内室,像往常一样,她为他更衣。 这一更,竟过去了整整五年,他们都为人父母很久了。 她不想苛责他,也不想为王儿姁的事再央求他。 他已经做了他所能做到的事,再求,他也不会为自己改变了,他一直就是按自己的想法做的。 他不曾亏待过自己。 周围人也算尽了最大努力,既然无法改变,不如就静待时光流淌吧。 “他们都睡下了,我放心不下,过来看看。”她轻柔卸下他的长冠,放在待洗的衣筒里。 待刘启到榻上后,她在一侧躺下来,想想,两人有一年多没同榻了。 刘启有些僵硬,她主动握了他的手,不想多说话,就把头靠在他肩膀上。 刘启也没什么话说,一切都在等待,关东的,东宫的,甚至甘泉宫的。 他习惯了未雨绸缪,也习惯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很久,好像彼此相拥着,度过了漫漫长夜。 黎明时,她醒来看到他少有地坐在榻上,才悄声道:“陛下,我们不会再有孩子了。” 说完,王阿渝潸然泪下。 他没说话,夜风吹来,给她披了件衣裳。 她抬头看着他有些焦灼的脸,自从做了皇帝,他改变了许多,做事更沉默,也更懒得解释。 王儿姁说得对,他不声不响为自己做了很多,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你所谓的静月岁好,只是有人为你做了承担而已。 “陛下。”苏小鱼在外面的声音。 又要出去了。 殿外月华正亮,地白如霜。 她细致地为他穿上新的褚榆,扣上挂佩,又理了理他的登角,“您这样天天熬夜可不行,会把身体熬坏的,孩子们还小呢,就算为了我们,您也得保重自己。” 刘启仅抬眸看了她一眼,“回去照顾孩子。”说完就走了出去。 王阿渝孤零零地站着,看着刘启的身影在走向东宫,忽然觉得自己好无力。 一连几天,刘启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了长信殿。 后来听说,薄太皇太后病重,已进入昏迷,平时基本是刘启、薄皇后与窦太后守护。 王阿渝隐隐觉得,有窦太后和刘启在,薄皇后的意愿就实现不了。 月底去东宫请安时,因路上孩子小事多,有些迟,到了长信殿门口,就见程良人、贾良人和唐八子带着自己已经做了藩王的儿子到达,正等在长廊的朱漆台阶上。 以前都是早来早进去,很少聚在一起等的,估计现在薄太皇太后的病情不容乐观。 因分封的差异,平时经常凑一起嘀咕的两位良人有了嫌隙,显然程良人得到的好处压过了贾良人,有两个儿子被分封,封国还都是相对富裕的熟地,自然心理上优越一些。 在王阿渝到来时,就听程良人漫不经心挑衅了一句:“我家非儿的汝南国真是一块肥膏沃土,春秋战国时期可是上蔡国的地盘,属兵家必争之地呢。” “我家的广川国也不差,”贾良人向来瞧不上她的显摆,“也是良田千顷!” “可我家余儿的淮阳国就是什么也不种,也能遍地开花结出果子来!” 旁边只得长沙一郡的长沙王刘发和唐八子都垂头不语。 人家虽在逗嘴,也是有的可逗,根本没有理会她们母子的眼神,至于那荒凉远在天边的长沙国,几乎是蛮夷之地吧。 王阿渝带着长女和小野猪乘马车过来时,她们还在继续争执,孩子们跟兔子一样接连从马车上往下蹦,只有唐八子过来帮忙。 两位良人也只远远对王阿渝草草施了一礼而已。 美人又怎样,儿子还不是没封,将来再好也就是一国之王呗,而好的封地差不多也快没了吧。 虽说刘启宠爱幼子,也得看看最后能给你什么。 她们断定王阿渝失宠了,以后对刘启也只有抚养儿女的作用了,和自己差不多。 王阿渝很有自知之明,既然唐八子不嫌弃自己,那就和唐八子说话。 其实唐八子很满足,唯一的儿子能封在第一拨里,就说明刘启没有完全无视这个儿子,至于长沙国有多荒蛮——“只要饿不死就行了,圣上让他去守南疆,那就去吧。” 王阿渝安慰她,“长沙国没那么差,原来的长沙王吴芮祖孙都在那里经营三代了,土地总是越经营越熟的,世代扎根下去,总会变成熟地的。” 说完,王阿渝脑海中浮现了小时候去长沙旅游时吃的臭豆腐。 “将来,美人的十皇子,也会被封的。”唐八子也安慰她。 此时就听到远处传来的马蹄声,关雎殿的两辆华丽马车隆重登场,所有人都自觉闭了嘴,再不以为然也会羡慕地瞥一眼。 压轴的栗美人不仅带来了河间王刘德,临江王刘阙于,还带来了无封的长子刘荣。 这母子四人到哪里都是雍雍然,脚步带风,难掩一种王者之气。 王阿渝再次得以近距离打量栗美人的长子刘荣,十五六岁,清秀英俊,一表人才,继承了其母眉梢张扬的容貌,站在众位受封的诸侯王弟弟堆里,也很出挑。 虽没受封,空出来就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