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七七年,北京。
燕来胡同不长,但在这一带绝对称得上体面,一是胡同够宽,运白菜的三轮平板车,两辆并排着走都成,二是胡同里铺了青砖,下雨天也不会一走一脚泥。
那些爱俏的大姑娘小伙子,新买的皮鞋大胆穿,一点事儿都没有。
但陈雨叶最喜欢的,却是胡同口高大的洋腊树,夏天绿意成荫,过了霜降,它的叶子就急匆匆变黄了。
一树金黄和青灰屋瓦还有湛蓝的天空,是秋天里最寻常却也最美的一帧。
以往她都要第一时间拉着妈妈拍照留念,但今年却顾不上了。
她的妈妈刘海珍病了,春天的时候忽然晕倒在了无线电厂的办公室,送到医院一检查,脑子里长了东西,是脑瘤。
各大医院都跑遍了,什么方子都试了,乔叔叔甚至托关系从香港捎来了进口药,但都不太顶用。
前几天她妈刚从协和出院了,但并不是治好了,甚至都不是病情稳定了,是人家也没什么更好的招儿了。
所以给撵回来了。
陈雨叶是汇文中学高二的学生,这天是周六,中午放学后,她背着书包从电车上跳下来,急匆匆的往家走。
大中午的,胡同里没什么人,她远远的就看到了绿色的吉普车,不用说肯定是乔伯伯来看望妈妈了。
她脚下一滞,放慢了速度。
陈雨叶家住的院子,原本是个挺大的两进四合院,据说以前是一个三品大员的宅邸,现在早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了。
统共住了二十多户人家,院子的空地里还搭了不少自建房。
负责照顾刘海珍的赵婶子正在院里洗床单,笑着说,“雨叶回来了,饿了吧,我早就做好饭了,就等你了。”说完在水龙头上冲冲手,就去了厨房。
陈雨叶进了屋子,果然看到乔伯伯正在陪着妈妈聊天,不知道说了什么,两个人都笑得挺开心。
她把书包挂在门后,有礼貌但也有些疏离的说,“乔伯伯好。”
乔建安是个身材魁梧的中年人,今天穿得是便服,但军人的威严半点不减,不过此刻他脸上挂着笑,给人的感觉很是平易随和。
“雨叶,听你妈说,过几天就是你的生日了,我忙,到时候可能来不了,提前给你准备了礼物。”
陈雨叶看到桌子上放着一支精美的英雄牌钢笔,笔帽是镀金的,看起来挺贵的。
她郑重其事的道谢,“谢谢乔伯伯,让乔伯伯破费了。”
刘海珍在旁边欣慰的看着,“雨叶,你乔伯伯明天带我们一起去香山看枫叶。”
她原本是个漂亮的中年女人,病了这半年多,像是变了一个人,脸色苍白,瘦得快脱相了。
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她身上的生命力,正在被疾病一点点蚕噬。
陈雨叶自己不想去,也不想让妈妈去,“妈,我们老师布置了很多作业,我就不去了,我觉得,您最好也别去,香山公园里头路不好走,万一您累着怎么办啊?”
刘海珍冲女儿笑了笑,她现在唯有笑的时候能看到一些以前的影子,仅存的一点点妩媚和极致的病态掺杂在一起,让人心动又心碎。
她用近乎哀求的语调说,“雨叶,妈妈都好久没出去逛逛了,明天,你程阳哥,程凯哥,程辉哥也都会一起去。”
乔伯伯的三个儿子分别叫乔程阳,乔程凯和乔程辉,别看刘海珍说得得那么亲近,实则还从来还没有见过。
陈雨叶犹豫数秒,“那好吧。”
为了不让人说三道四, 即便是赶在饭点儿,乔建安也从来不会留下来吃饭,“海珍,我还有事儿,先走了。”
刘海珍拿出一条刚织好的青色围巾,“现在的天儿还用不上,不过我怕以后会忘了,建安哥,送你的。”
她是个闲不住的人,生了病没法儿再去上班了,她毛活儿做的不错,精神稍微好一点的时候,就会不停的织。
给女儿织了毛衣毛裤,袜子手套,还有漂亮的毛线帽,然后就轮到乔建安了,觉得其他的都不合适,就织了围巾。
协和医院的大夫说,肿瘤压迫了她的脑神经,可能会快就会影响到她的记忆力。
乔建安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而且是任职多年的部队领导,却有些不好意思,伸出双手接过去。
两人早就不是当年的恋人关系了,但此刻彼此眼中的深情,藏也藏不住。
陈雨叶默默移转了目光。
乔建安走后,赵婶子把饭菜端上桌,有醋溜白菜,有红烧肉,有海米冬瓜汤,主食是葱油花卷。
陈雨叶一眼看出来那红烧肉是用肉罐头做的,海米是最好的金钩,也不是普通副食店能买到的。
她家住的三间东厢房,又宽敞又舒服,是乔伯伯帮着买的,妈妈无线电厂的工作,也是乔伯伯帮忙找的。
家里不少用的,吃的,也都是乔伯伯让人送来的。
这一份馈赠,够大方,也够沉重。
倘若没有乔伯伯的帮忙,她和妈妈,现在还栖身在三平米的小屋子里,靠着妈妈干临时工生活,不仅有很多风言风语,还要应付那些揣着各种心思上门说媒的人。
虽然她妈妈早就说过不会再嫁人了,可那些人不信,也不罢休。
即便现在,也不是没有人觊觎。
母女俩刚吃完饭,住在东跨院的胡大妈便来了,她一点儿不把自己当做外人,自顾自的就进来了,自顾自的拿起桌子上的点心就吃。
吃完还舔了舔手上的渣子,挤眉弄眼的说,“这稻香村的玫瑰饼就是好吃!”
赵婶子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