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相当幸运了。 回到武馆之后没过多久,那些菜贩子便把菜送了过来,而陈年又重新把注意力转回到了做菜上面,酸菜白肉这道菜,陈年以前在长白山上王闯那个林间小屋里吃到过。 不得不说,在大雪纷飞的山上,外面飘着雪,家里点着炉子,煮上一锅酸菜白肉再来上一大盆香喷喷的米饭吃着别提有多爽了,吃着这些喝酒都能下下去一斤。 虽然后来陈年没有将这道菜搬上红红饭店菜单,但那滋味儿他现在还记得。 所以相比之下,陈年还是更期待孙师傅所说的烧二冬。 毕竟听都没听说过。 “烧,冬应季吃是最鲜的,我基本上每个月都要做三四次,那帮小子们都很爱吃。”孙师傅说道,“你先把笋和冬菇处理一下,回头看看我怎么做。” 陈年听后当即便行动了起来,他发现孙师傅虽然和之前的那些师傅一样,都很信任自己,但其中有不一样的一点是教学方式。 那些师傅都是让自己练习着做在实践中学习,而孙师傅纯粹就是在那边演示,然后让自己看,和自己教土地的模式差不多。 不过这对于陈年来说也不错,至少看过一遍自己再琢磨,总比用脑子想要省事儿的多。 像是小笼包、宫保鸡丁、鱼香肉丝这种的还能够根据吃过的菜来进行逆推,而且这种比较家喻户晓的食物做法无非也就是那几种。 可像是烧二冬这种,光听名字根本不知道是什么的菜就没办法了。 当然像处理食材这种活还是得自己来的,老师傅就只要负责烧菜。 “冬菇要把根切掉,然后从中间切开;冬笋先左右切成三半,然后再从中间用斜刀切开。”孙师傅说了一下这几样食材该怎么处理,陈年顿时心领神会。 由于要做几十个人的菜,所以冬笋泡了一盆儿,冬菇又泡了一盆。 量都很大。 泡了一会儿之后陈年才开始细细地将其洗净,等到这两样食材完全洗净,陈年就开始按照孙师傅先前所说的那几种办法去改刀。 这几种切法很简单,基本上不怎么需要刀工,有手就行。 “冬笋要是不焯水直接炒,吃起来会发苦发涩,焯过水之后那苦味儿就没有了,何况冬笋这玩意儿是时令菜,在焯水的时候要记得放点糖,能提味道和增加鲜味儿。”孙师傅给陈年讲着其中的原理。 可实际上陈年在这方面懂的是要比孙师傅多的,孙师傅只知道冬笋如果不焯水的话会有苦涩的味道,但陈年知道那是因为里面有草酸。 而且这东西虽然做好之后吃起来鲜,但肠胃功能比较弱的人并不适合多吃,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吃多了会引起肠胃不适。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冬笋也是古代常用的食疗食材之一,因为在中医上也有记载:笋味甘、部分微苦,性寒,能化痰下气,清热除烦,通利二便。 《名医别录》言其“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可久食”。 《本草纲目拾遗》说它“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尤独善于清化热痰。 这都是以前陈年晚上睡不着的时候看到过的。 只不过这些东西陈年并没有拿出来卖弄,反正自己是来学做菜的,没必要搞这些喧宾夺主。 炒好的冬笋拿出来沥干水分,放在盘中加入些许酱油上色,用手将其抓拌均匀。 对于这一部分孙师傅解释道:“因为一会儿要下油锅去炸,上点色炸出来好看,做菜讲究的不就是一个色香味俱全吗?虽然做的是大锅饭可谁让咱就是厨子呢?糊弄可不行。” “师父,说实在话,对于我来说,也不是看谁都想要拜师的,如果真的是那种只有厨艺没有厨德的,我也会敬而远之。”陈年一边工作一边说道。 这话对于有些人来说听后可能会觉得不大舒服,但这话听在孙福全的耳中,恰恰是陈年要强的表现。 这就像是武侠当中的拜好人为师和拜坏人为师一样。 他知道陈年并不是那种初出茅庐的毛头小子,就现在让陈年去随便找一家酒楼去当厨子,陈年也进得去,而且还会被重点培养。 所以在拜师上对方也有选择的余地。 陈年这么说那就等于是变相的夸奖了自己,否则以陈年这样的天赋和基础,相信全天津城随便一个名厨都是愿意将其收为弟子的。 “好好干,好好学,不用担心在我这儿学不到什么东西。”孙福全看着陈年说道。 陈年认真的点了点头,说实话他就喜欢跟这样的师傅打交道,说话不用这么拐弯抹角的,而且对方也能够充分理解自己话语中想要表达的含义。 然后同样是在这锅水中,陈年又把冬菇也同样放进去稍微汆一下。 大概七八秒钟的时间之后,陈年便用笊篱将冬菇捞起然后沥干水分,同样放入装着冬笋的盆中。 而此时孙师傅已经倒掉了锅中的水,陈年来到灶前开始拉风箱,加大火力。 等到锅中的水都烧干之后,孙师傅才在锅中下入宽油。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期人们用的大多数都是豆油,因为豆油便宜,但稍微条件好一些的人家里也会备一些菜籽油。 就比如在武馆之内基本上都是这两种油混着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