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王卫东帮了他一把,这老头怕不是现在还天天哭丧着个脸。 丁大姑虽然觉得王卫东的提议不错。 可做电视机是要成本的! 这个规矩一出,人民是轻松了,电视机厂面对的压力却增加了不少。 指不定还没等钱收回来,厂子就已经垮了。 她向王卫东说出了这个顾虑,王卫东立马就给出了应对的方法。 在这一点上,后世的花呗跟白条都给出了相应的答案。 不过在利息方面是绝对不能向他们看齐,民众暂时承担不起这么高昂的利息。 “大姑,分期这种事,肯定得跟银行合作的。 不止是我们自己的银行,国外的那些银行同样可以合作。 他们的借贷体系已经发展得很成熟,在这方面完全没有问题。 而且我相信之后做出来的产品,一定能够出口到国外。 到时我们可以让银行先行支付我们电视机的款项。 至于利息,就让给他们呗! 只要打开了销路,还用怕赚不回成本吗?” 王卫东早就想好了,出口到国外的彩电,定价一定会高于国内。 那些利润完全足够撑起一家彩电公司。 只要熬过了前期的艰苦,之后便是一条康庄大道。 赚取外汇固然重要,但也得把本国的民生拉起来才行。 外汇最重要的用处之一,就是从国外进口粮食。 光靠咱们自己研究可不行。 毕竟良种都是一代一代培育出来的,这里边花掉的时间可不少。 加上咱们虽然地广物博,但人口也多,即使在六十年后,有许多粮食依然得靠进口。 只要粮食的价格下去了,人民吃饭的问题解决掉,那经济自然就会好起来。 而且越来越多元化的发展,也能解决就业的问题。 现在咱们在就业方面还存在严重的问题。 城里的还好,能继承父辈的工作。 编制为什么叫铁饭碗? 因为在这个时代是属于可以传承下去的! 但农村生活的可就没那么好了。 有人脉的,可以找个大师傅学几个技能傍身。 但没人脉的,想要改变命运,只能依靠读书。 丁家人商议了一阵后,都觉得王卫东的提议不错。 丁大伯恰好就在一个关键的位置。 他答应了王卫东,可以把这事跟上级提提。 王卫东自然也会跟刘峰说,两人联名提议。 这样一来,李援朝去港城的最后一道阻碍也没了。 王卫东甚至连李援朝新公司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剧的剧本都给想好了。 说起港片港剧,很多人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功夫片。 但王卫东不打算选这个。 因为港城那边的龙虎武师还没发展起来。 想要自己培育人才,也需要点时间。 功夫片拍不了,可以拍其他的啊! 王卫东脑子里现象级的影视剧可不要太多。 像《上海滩》,《包青天》之类的,技术并没有难度,现在完全就能拍摄。 他打算交给李援朝的,就是《上海滩》的剧本。 原版的主角‘神仙发’现在才十来岁,自然不可能当主角。 但港娱圈里却有个更好地选择。 某位被称作四哥的可是正直巅峰期。 不论颜值还是演技,比起原版的男主角,他都毫不逊色。 其他角色也有很多替代人选。 这部剧之所以能成为经典,除去角色外,剧情和服化道也占有很大一部分原因。 王卫东相信四哥版的《上海滩》只会比‘神仙发’版的更强。 想要把剧本弄出来需要不少的时间,但李援朝已经可以先行动身去港城,把框架子先拉起来。 王卫东也给了他一份名单,都是后世那些还活跃在影坛,并演技出色的艺人。 另外专业的技术人员,王卫东打算跟理查德·克劳馥联系,也就是送他彩电的那个老头子,让他从好莱坞整点人才过来。 顺带从内地抽调一些人员过去,偷师一下如今的国际先进水平。 高科技的东西我学不了,拍电影的手法还学不成? 第二天一大早,王卫东亲自骑着摩托车,将李援朝送到了车站。 在对他交代了一些事之后,顺带给他塞了张支票。 二十万港币,已经够李援朝起步初期使用了。 当然,这钱并不是白给。 这个公司会挂在李援朝名下,但王卫东和轧钢厂都会占据一部分股份。 送走李援朝后,王卫东骑着摩托车去了西长安街南侧,参加了一个普普通通的会议,拿到一张跟小学生奖状差不多的东西。 顺带跟几个经常在报纸上和电视上出现的人握了握手。 不就是劳模嘛,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不过拿都拿了,王卫东顺带去了趟照相店,弄了个相框,把奖状给过完塑后,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