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筷,免得虱子上身。 宁家做的是布料生意,皇亲贵族都在用,给她用的怎么不可能不干净。 人家还这么带着东西来,只能说压根就没把她们当什么正经亲戚。 但这么一说,宁家也不好说什么了。认床的人到处都有,她还有个去哪儿都要带着的小枕头。 人家就是有这么巧从上到家都认床! 认床是人之常情,既然是人之常情,那她当然不能不近人情。 段圆圆就悄悄地说:“随便她们想干什么,只要让人高高兴兴地走了就成了。” 其他的,段圆圆表示,还是让表哥去头疼吧。 知道了这么一桩事,再跟罗太太说话,段圆圆就有点儿紧张。 罗太太长了一双凤眼,但说起话儿来格外近人,笑盈盈地拉着她嘘寒问暖,又问她家里都有什么人。 段圆圆:“除了爹娘和老太太老太爷就只有一个弟弟。” 罗太太听到就不说话了,身边的丫头有心想给宁大奶奶提醒,罗太太问的是宁家,谁关心乡下土财主的事儿? 罗太太轻轻看她一眼,丫头就把嘴巴必得紧紧的,罗太太也不去捡着宁家的事问,还接话问她:“他这么年轻就中了秀才,倒是让人羡慕,不像我家那个,十三岁了还满街乱窜,说什么都看不进去书。” 段圆圆先恭维了一下王家那个没看清楚脸的儿子,又说起裕哥儿,她道:“哪有不调皮的孩子?他以前跟猴儿似的。” 看到鸡屁股上的毛漂亮要去拔一根,还特别怕吃饭看病。 之前有个老大夫按着他给他灌了一回药,结果他病好了就在人门外头吹唢呐。 回家裕哥儿就被打得屁股开花,段老太爷带着人又赔礼又道歉。 幸好老大夫看惯生死没生气,只说让他先练着,等以后老头子走了,再让他过来吹一次。 后来老大夫寿终正寝,裕哥儿真给他当了回孝子贤孙吹了唢呐。 段圆圆教他的黑人抬棺,吹得还怪好听的。 罗太太听她这么滔滔不绝地说着,也想起家里有一个只比她小三岁的弟弟。 不过这个弟弟从小就生活在前头院子里跟先生兄弟们一起念书,两姐弟从小到大都很少在一起玩。 也就是她生病出嫁了才能看到人站在床边上看她问三句话。 第一句是,大姐好点了吗?她说好些了。弟弟又问,想吃什么饭?她说北街烧鹅。弟弟应一声,最后又说,你要保重身体。她回一句你也要保重身体。 这三句话说完,就相看无言。罗弟弟等时间到了不失礼的时候就笑着起身告退回去念书。 他们姐弟,从小到大留下来的也就是这三句话,连对方爱吃什么都不知道。 段圆圆:“不是还有北街烧鹅吗?” 罗红微笑着道:“傻孩子,女人怎么能喜欢吃北街烧鹅呢?” 每次罗弟弟送给她的食物都是什么青梅蜜藕枣子糖,他不信姐姐爱吃肉,以为她在跟自己闹着玩儿呢! 宁家大奶奶能这么说她弟弟的事,可见她家里格外疼她,疼得都不知道弟弟是一家之主了,敢在外头这么抖他的事。 段圆圆听到上流社会依然是这种冷淡的家庭关系,当真觉得出生在这样的家里,还不如就留在段家。 这个罗太太还是金陵贵族出身的大家闺秀,她跟老太太不一样,家里是从来没没落过的。要不是王洗马格外出众,又有老太太资助银子,他绝不可能娶到罗家的闺女。 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千金,竟然出嫁了这么久,还惦记着小时候没吃过北街烧鹅。 可想而知她的生活有多少规矩要遵守。 段圆圆跟她微笑着坐在一起磕瓜子儿,说着家里的事,心里那点儿紧张不知不觉就没了,只是磕得腮帮子酸痛。 她就拿了一个小碟子,边说话边磕了往里丢瓜子仁儿,想着磕满了一口气吃了。 两个人渐渐也能有一句没一句地聊下去还不觉得无聊。 段圆圆警惕着不想说出家里的事,刚才罗太太问家里有什么人,那她要不要说宁明的事?干脆一字不提最好。 而且老太太不是常年跟王洗马通信吗?怎么他太太连宁家有什么人都不知道? 起码这个罗太太肯定心里对宁家不怎么样啊?让她糊涂着也算给表哥报一箭之仇吧。 就这么着,等她回过神,太阳还是落下去了,而她竟然觉得很尽兴,还跟罗太太约好了,下一次再过来跟她一起玩儿。 段圆圆盯着自己小碟子里磕了满满一碟子香瓜子仁儿感叹,——官家太太是真有两把刷子。 这么想着,她就起身要走,还用帕子把瓜子仁儿包了带回去,想着回去等晚上看书的时候慢慢吃。 结果洗了澡回来就看到宁宣穿着青绸袍子头发还在淌水,就这么大喇喇地坐在她的位置上吃她包在帕子的香瓜子儿仁儿。 段圆圆红着脸冲过去要抢过来:“这是我一口一口磕的,你别吃!要想吃自己剥!” 宁宣不听还好,听了就都倒在嘴里吃了。 他道:“小气鬼,吃你一点儿瓜子仁,看你气成个河豚样,明天我再还你行不行?” 呸,谁要吃你的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