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这个地面材料上,是一个类似于大棚一样的东西,由一根接一根的金属支柱支撑,在金属指支架外,是三层半透明的类似于薄膜的材料。 但这种薄膜却是能够百分之百封闭,并且还有抗高温,耐低温,透光,轻便,造价低廉等优点。 如此一来,一栋栋建筑拼接好,形成了大型建筑,但一些建筑之间就通过这样的便携的通道连接。 把一栋栋建筑联系在一起,让进入其中的人不必身穿密闭作战服也能在各建筑穿行。 工程队是三班倒二十四小时不停工,第一天工人们需要休息方便了还需要回到战舰内。 但是第二天,数座大型厕所以及配套循环装置安装好分散在基地各处,工人和士兵们就不需要麻烦的往返战舰,可以在就近的厕所方便。 同时,还有一些宿舍区域和食堂区域也随之建立。 砾星基地的住宿区,本身也是组装而成,一栋栋宿舍房间单独建造好,在清河帝国内部合分成一块块平板。 这样的东西不需要占据太多的地方,便于运输。而在登陆砾星后,工程队把这些建筑板材运输下来,随后按照编号迅速打地基。 然后铺设地面,随后搭建建筑主体支架,在支架上安装一块块板材。这样类似于公寓的房间被一排排建立,形成了一大片居住区。 在整个基地,工程队一次性建了四个,按照规划,至少是要建造足够十万人居住的大型居住区。 因此四个居住区只不过是第一批。比如说在两艘运输舰上所有的物资全部运出来后,三艘运输舰在一艘护卫舰和两艘盾舰护卫下,返回清河帝国重新装满各种物资后再次返回。 以清河帝国现在的太空技术,往返苍古星和砾星一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在开拓舰队顺利登陆后,清河帝国第二批五艘运输舰在三艘护卫舰护卫下启航,向着砾星飞行。 在砾星表面,居民区迅速搭建好第一层,然后是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一直到第六层。 并且在顶层额外增加一层密闭层,作为额外保护。在主体拼装完毕,随后,内部各种设施开始由工程队施工。 包括水循环,废弃物循环,各种家具,公共设施搭建等等。第一周时间完成四处居住区整体机构搭建。 并且联通多出通道到其他的建筑上,比如说,食堂,厕所,仓库,循环站这让工程技术人员可以在密闭的环境内工作,和苍古星相比,也就重力差了一些。 不过后续在地面还会安装重力装置,让基地的重力和苍古星一样。 在工程队夜以继日的工作下,一个包含指挥部,机场,车辆仓库,武器弹药仓库,操场,宿舍,图书馆,循环中枢站,武器平台,雷达站,信号站,科研站在内的庞大军营修建好。 整个工程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如此一来,登陆作为护卫的这个万人编制的陆战师就可以长期驻扎与这砾星。 而此时,第二批的运输舰抵达,五艘运输舰携带了更多的物资以及更多的人员。 除去工人宿舍,一座基地主体行政大楼开始了建造,同时还有外围一处金属冶炼厂以及各种配套工厂。 在砾星上,清河帝国不可能一直是运输物资来支持砾星基地的发展,这样的代价太过于高昂。 因此,清河帝国只是支出前期是建设,但后续,就会在基地附近建立工厂,密闭农场,做到基地基本上自给自足,如此来支撑基地扩张。 正是基于这个理念,天空中的五百多个人造卫星之中,就有上百个用于地形,矿物勘探的功能。 在基地建设时,就有专业勘探队伍乘坐运输机抵达各处发现矿物的地区进行实地勘探。 这一处高原上,基地探矿队就发现了多处有价值的大矿藏。在第二批物资运输到位,一座金属冶炼厂就在一处矿脉附近建立起来。 清河帝国看起来对于砾星投入众多,包括数万人的队伍,各种战舰以及大量的物资。但这样的资源支持,相对于清河帝国正在发动的战争来说,不值得一提。 只是从战争之中扣出来的一点资源对于星际探索就算得上巨大了。此时砾星上的探索继续,经过数个月的探索,清河帝国可以确定,砾星不过是一个岩石星球,不存在什么生命。 而且环境相对恶劣,除非是整体改造,要不然,想要让人类生存需要大量的资源。 而能够做到这一可能的是走的重力道路的扈三娘,只不过现在扈三娘正在对七国联盟战场,根本抽不出手来,只能是暂且建造一座基地进行探索。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除去一座传送阵搭建,保证紧急时人员和物资传送,狄风还从比较紧张的人手之中抽出一位下位神和一位传说级战力放在砾星,作为砾星基地最高的战斗力。 不过,这只是明面上的战力,随着这一座基地修建,一座神殿建立,清河帝国的气运延伸到了砾星上。 而狄风制造的界门,本身就是依托清河帝国的气运作为坐标,在砾星上有了清河帝国的活动痕迹,在神界通过界门也能直接抵达砾星。 也就是说,狄风可以迅速抵达砾星,不需要直接横跨太空,如果砾星上真的有什么不可敌的敌人,那么狄风可以随时带着支援赶到。 而正因为界门的便捷性,狄风对于界门的重视程度加强,比如说,把手中几个和空间有关的宝物融入界门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