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书廷怕她受了惊吓,走不稳,是搀扶她走的。
他们也说到了修王。
“公主今日不怪臣吗?臣没有及时赶到护驾。”
“不干你的事儿。”
既然是跟南和郡主有关,赵书廷也不好多说。
“她要加害于我,你又怎么知道她会挑什么时间下手。”
“还是我不好,我虽然是行查司的指挥,但是我还是有失责之处。”
“公主,臣日后一定会加强警惕,好好保护公主的。”
“嗯。”
“对了,臣刚刚听着公主和修王殿下说话,似乎不大融洽。”
后半句他还没说完,公主知道他是何意,也不想藏着掖着,直接就说了,
“刚刚他很明显的是在故意针对你,我当然要向着你说话了。”
“可是,公主与修王殿下是亲兄妹,这样有隔阂也是不大好的。”
“我虽然是他的亲妹妹,但是他说话中伤我的人,我也不会惯着他的。”
赵书廷心里有股暖流,公主和他,倒是一路的人。
她是君,他是臣,君为臣这样说话,赵书廷也还是有个警钟在心里提醒着他的。
“对了,之前刺客的事儿,你查的怎么样了?”
“是元王的人吗?”
赵书廷都有些累了,见了这么多的人,处理了这么多的事儿,现在公主状况也不是很好,他的心啊,实在是都要用过度了。
公主还追着他问,现在也只有他们两个,赵书廷也是不想骗她。
“公主,其实你不用操心这样多,你身体还没有恢复好,公主要多休息才是。”
“你快说啊,我担心你,那些刺客既然要来刺杀你,一次不成,肯定还会想第二次,我是担心你。”
“多谢公主关心。公主别担心,臣不会死的。”
赵书廷想了想,顿了顿,又向她俯耳说道,
“臣还未抱得美人归,臣怎么会舍得去死呢?”
赵书廷在她耳边小声说了这一句,耳边温热的气息,公主有些害羞,浅笑了一声儿。
待又恢复正经,公主还是想问是不是元王的人。
“不是。”
赵书廷离了身,低声说了她心里疑惑的答案。
“不是?”
这下公主倒很疑惑了,既然不是元王的人,那还会是谁。
要是普通的仇家,也不大会轻易冒着被抄家灭族的风险去刺杀当朝大臣。
要是没有十足的把握,怎么这样按捺不住,这可不是什么好机会。
“那是谁?那些刺客招了吗?”
“行查司的那些手段,他们不想招也得招。”
“是谁?”
“公主,此事重大,臣,暂时不能告知于公主。请公主恕罪。”
“也请公主忘掉今夜臣与公主说的话,要是这些泄露了出去,那臣,就是犯了欺君之罪了。”
赵书廷给她强调了一遍这件事的严重性,神色很是严肃,是容不得开半点玩笑。
公主虽然很想知道,但见他说的这样严重,也保证自己不会轻易透露出去的。
“多谢公主。公主,现在长京城内有些不太平。臣之前说要带你出宫去玩,但是恐怕臣这次要失言了。”
“请公主恕罪。”
赵书廷又要请罪,公主也知道。
现在内廷里也是不太平,她也不大可能出得去。
“我知道,我不会怪你的。”
“我最近也没有那个心情出去,事情太多了。”
“公主要注意身子,不要太劳累了。”
后宫里皇后卧床,其余几位妃嫔位份也不是很高,贵妃已经下了狱,公主也是要帮着处理后宫事宜的。
“我知道。”
送完了公主回殿,赵书廷出宫回府已是凌晨了。
赵相原本还想再让他过来回话的,下人回禀说赵大人一回来连饭都没吃就和衣睡下了。
想着是他已经很累了,赵相也作了罢。
内侍已经给赵相报了消息来,是因为宫里公主殿失了火,赵指挥进宫去护驾,所以回来的也晚了些。
也怪不得他这样着急上火的。
只是赵相想问问他,今日去见了易大人到底在商讨些什么。
和军营的人在一起,要是行事过于招摇了,那也是会遭人弹劾的。
但是他既然累了,那就先不用回话了。
家里这么多口人,行事不能有一丁点差错。
他最在乎赵书廷,他是赵相觉得最像他的长子。
赵相在门外又看了眼月亮后,才又进了屋去。
修王眼见都已经走到明帝的寝殿了,便也想去跟父皇说说话。
可是,夜已是很深了,内侍却告诉他,明帝是已歇了。
眼瞧着吃了闭门羹,修王又打算回去。
“参见修王殿下。”
走的还不算太远,又有一个小内侍走了过来。
“修王殿下可知今夜陛下殿内发生的事儿?”
他是修王养的人,自然是有什么消息就会送给他。
修王表面上倒是镇定的很,
“陛下和公主今夜在殿里说了些什么?”
他也很直接,上来就问,已然是没有什么顾忌的了。
“公主说今夜清风殿失火一事儿是南和郡主和幽州世子所为。”
“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