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屁股,就要摸屁股,突出的就是一个率直。 萧绰被他撩拨得也是又羞又恼,然而有什么东西确实是在脑子里抓不住了,索性也没有躲闪,反而红着脸迎了上去,口中不住地道:“那你快跟人家说说,咱们这些统治阶级,要如何摆正这屁股的位置呢?” 说罢,却是直接一屁股坐在了赵光美的大腿上,勾引的意思不言自明。 赵光美见状,则是本能地先瞄了一眼萧绰的胸部,实在也是没多大的兴趣, 毕竟这萧绰跟他是同龄人, 有时候他真的很难理解, 当然,不得不说,一考虑到这萧绰的特殊身份,又这般的主动,赵光美心里的征服感噌得一下就窜上来了,这里又是赵光美的公廨,外头人来人往,甚至韩德让的办公场所离着他也不远,这一手确实是让他感到无比的刺激。 索性搂着腰,摸着腿地道:“笼统的说,这世上一共有三种人,一种是制定规则的人,一种是遵守规则的人,还有第三种人,就是能够破坏规则,却不用付出代价的人。” “统治阶级么,当然就是制定规则的人,然而任何的规则,在制定的之初,往往就意味着他能为破坏规则而带来巨大的利益,所以第三种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一定会愈发壮大,逐渐去蚕食第二种人,直至最后动摇咱们这些制定规则的人的利益。” “原来如此,世人都说你这人好法而非儒,如今看来,果然如此。” 赵光美却是不置可否,道:“我一直以为天下人会将我看做墨家,结果莫名其妙就成了法家之人,也算是阴差阳错。” 萧绰对此不置可否,却是暗暗下定决心,回去后一定再把墨家思想上的书籍也好好地啃上几本。 不过他到底是冰雪聪明,道:“朝廷的权力,在城市中行使,要比在乡村中强大得多,因此你通过开发区留一口汤给天下百姓去喝,是希望把他们从乡村引诱到城镇,让他们从不守规矩,变成守规矩,若是遵守规则所能带来的利益比他们在乡村时候更大,自然,他们就不会不守规矩了。” “没错,就是这样,燕燕你真是聪慧啊,你若是个男人,必是大辽的宰相之才。” 赵光美为萧绰竖起了大拇指。 这,就是赵光美为辽国设计的引导方向,若是未来辽国真的按这个方向去走,他会感到很欣慰的。 这一条推断错了么?当然没错,推进城市化确实本来就是他搞新政的核心中的核心,所谓的新政,基本全是在推动城市化。 他现在教授萧绰的乃是政治经济至理,即便是宋人,若是没点特殊关系,赵光美可能都还要稍微藏着一点,不会真的教的。 然而正所谓,方向一旦错误,知识越多就越反动,辽国若真是照搬大宋商行的玩法,将来若真的是大搞城镇化,那赵光美简直可以提前开香槟庆祝了。 因为两国国情是完全不同的,大宋这边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这個门槛了,市民经济本来就是北宋最大的社会特征,整个中华正史中,北宋的地盘是最小的,但人口在百万左右的特大城市足足十二个。 历史上也未有北宋会有王安石变法,轰轰烈烈断断续续搞了几十年,虽然失败了,但这种直指地主阶级核心利益的变革居然没在刚提出来的时候就被人打死,就可见宋朝本身的特殊之处了。 要知道在明朝,张居正想搞个一条鞭法都搞不定,清朝的雍正想搞个官绅一体纳粮都搞不没明白。 所以本来,市民也快要走上历史舞台成为北宋的主角了,赵光美只是推了一下而已,相对的,地主阶级自然就是落后的,腐朽势力,赵光美自然也要辣手压制,他所做的更多还是拨乱反正,不让那些落后的地主势力像历史上的宋初一样卷土重来而已。 况且这一切本来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宋代本来就因为市民经济的繁荣,导致城乡差距过大,市集中有行头,他们是真的懂什么叫工农业剪刀差的,因此后世许多人眼中宋代又有文人天堂,农民地狱的说法。 虽然夸张,但也不得不说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而赵光美推行的新政,实际上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甚至反而会进一步拉大这个差距,这也是他一直都说,自己不是好人,反而很残忍的最主要原因。(其他朝代的村里也是地狱,谁也不比谁强,宋代好歹有十几个大城市确实过得好) 这个他就没有办法了,这事儿即便是现代专家都解决不了,他一个开饭店的就更不懂了,只能是选择默视,将之视为发展的代价、阵痛了。 而辽国的国情与大宋又完全不同,在辽国,地主阶级是进步势力啊! 说真的辽国如果可以做到遍地都是大地主,整个经济社会模式完全复刻唐朝,这对他们来说就已经是巨大的胜利了,而且对大宋来说这样的对手也会很麻烦,很棘手。 游牧还是农耕,集权还是分权,部落还是封建,辽国都还没整明白呢,本质上他还处于一个部落制威权国家向制度性封建国家过度阶段的政权,若是当真要压制地主阶级,直接去扶持市民阶级,这都不能说是拔苗助长了,简直是金莲二婚请武松,要钱不要命啊。 这里边的坑大着呢,而且密密麻麻,保证一旦掉进去就很难爬得出来,就跟现代的非洲穷国去学习三权分立一样离谱,想不死都难。 但偏偏这样的话乍一听确实是对,再加上大宋确实是这样做的,商行也确实会因此而强盛,迷惑性很大的,一般人根本就察觉不出这里头藏着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