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天然小说>女生耽美>穿成年代文女配后我躺平了> 来到胜利村当知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来到胜利村当知青(1 / 2)

天色已经快暗了,周围充斥着各种交谈的声音,和火车上的吵闹不同,周围的声音慢慢变成了同一种口音。

这意味着,快到点了。

这次被分配到胜利村的知青不多,就七八个,而李孟冬很倒霉,就她一个被分到了胜利村四队,一个相熟的人都没有。

牛车上好像是姓张的村书记还在嘴一张一合的说什么事,好像是在说到了知青点要好好劳动,好好跟其他知青和村民相处,又在说他们这批算是靠后了,有的知青已经在村里生活了好些年,甚至有些都在本村里嫁娶了。

张书记的话语声迷离远去,李孟冬的思绪顺着咯吱作响的牛车声渐渐飞了出去。

她,李孟冬,当代社畜在读大学生一个,爹不疼娘不爱,只有每个月多到花不完的生活费到账,她也没跟着哪一方去当别人家庭的第三者,干脆在大学所在地买了套房子,寒暑假就窝在家里刷剧打游戏看小说。

就在昨天她还躺在床上津津有味的看小说,今天她就穿成了书里同名同姓的炮灰女配。

……果然,同名同姓害死人。

小说里讲的是女主张青青前世十七岁时,因为不满家里的包办婚姻,跟着村里年轻英俊的知青小学老师暗结珠胎,后来跟着小学老师回了城。

不过她的生活并不美好,生活将她变成了黄脸婆,不仅要受婆婆的气,还要伺候老公儿子,老公还嫌弃她,跟女学生打的火热。

偶然有一次在商场中见到当年那个在村里村外出了名的漂亮女知青李孟冬时,张青青的理智全然崩溃,因为现在的李孟冬已经成了将军夫人,而她却变成了一个黄脸婆。

想当年她可是跟李孟冬不相上下的美人啊,而且李孟冬嫁的就是当时家里给她包办的婚姻,一个闷头仔当兵的。

再看看现在,她当年为了爱情嫁的人,现实狠狠的给了她一巴掌,如果她能再回到十七岁那年……

老天爷对书里女主是真的好,想什么成什么。

女主张青青带着悔恨回到了十七岁,命运眷顾着她,让她有了重新来过的机会,她这次没有推掉父母的包办婚姻,还偷偷拿走了上辈子在商场看到李孟冬时,那个戴在她手上的玉镯子。

又在机缘巧合之下张青青知道了那个玉镯子是个随身空间,从此偷天换命,又是经商致富又是跟当兵的打的火热,简直是一步登天,成了胜利村所有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存在。

张青青在抢夺男人的过程中手段层出不穷,最最过分的是把女配李孟冬下药扔给那个恶心的小学老师,生米煮成熟饭,李孟冬走了张青青的老路子。

直到张青青离开故乡跟随丈夫进京,张青青才放松了对李孟冬的把控。

李孟冬:“……”

说实在的李孟冬在书里其实也没干什么坏事,不过是小女娃娃不爱上工,爱偷懒爱打扮了些,抢了女主村花的风头,从此就被女主记恨上了。

后来嫁给当兵的也是因为失足落水被他救起来,并非什么抢了张青青男人。

至于玉镯子,那是李孟冬从小就戴在手上的,是她奶奶的遗物。

就因为是女主张青青的潜在敌人,落得悽惨一生的下场,实在令人唏嘘。

站在李孟冬的位置来看,女主张青青就是个小偷啊,一个卑鄙无耻的害人前途性命的小偷!

她看书的时候代入的是张青青的爽文视角,现在站在旁边一看,才真正看清楚了事实。

即来之则安之,即然自己已经穿过来了,就好好走完这一程,必竟她在前世也没什么好留恋的。

李孟冬回过神,牛车上张书记还在跟众人进行思想洗礼,情到深处还背起了语录。

众人都聚精会神的听着看着,她悄悄的摸了摸左手的?子,真实的存在感让她心里稍稍踏实了一点。

算起来自己也不是开局布衣行,一个是知道接下来的剧情,二个是还有个随身空间的存在,算是两个金手指了。

牛车上的人越来越少,经过四队的地方时牛车把李孟冬放下,让她跟着前来迎接的四队的王队长回知青点。

王队长等候多时,见到是个女娃娃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些不高兴的。

那个张书记每次都往他队上塞光吃饭又干不了活的,好不容易走了三个,如今又来了一个。

不过王队长也只是在心里想想,嘴上脸上还是一幅笑脸。

“一路过来辛苦了女娃子,快来,我们带你回去。”

“对对……”跟在王队长身边的一些人也跟着点头,见到是个娇滴滴的女娃娃之后他们全都没了心思,原本还想把新知青拉到自己家,现在看还是算了吧。

在胜利村,知青可以住知青点,也可以选择跟村民一起住,跟着村民住不用自己做饭,生活比知青点方便,而且安全也有保障。

而村民们也是乐意的,因为加了知青,知青的工分也是算在自己家的,过年领东西都比别的多些。

虽然工分还是归知青自己,但总归是不亏的,而且知青还会每年交住宿费。

如今这些人见李孟冬皮肤白皙娇嫩,身上的衣布料子看着就比村里人精细,而且跟村里人的长裤长袖粗布装比起来,她身上的碎花小裙子简直比仙女的衣服都漂亮。

一时间大家都没出声,王队长也没折,只得带着人去知青点。

李孟冬不知道其中的弯弯绕绕,只是抱着行礼沉默的跟在王队长身后,心里一直默念保护好?子。

知青点离村里有些距离,是前些年村里为了避嫌强行让知青搬的,现在行势稍微好点,知青们跟村里人的关系稍稍好了些。

加上在李孟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