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废品站的收藏(1 / 2)

人都是贪心的,她现在有钱有空间有时间,碰到什么就想装什么,有一网打尽的心思。

这样显然是不可能的,她心里门清,遗憾只多不少。

二人站在房间里看了许久,但都没有动手打乱格局,李孟冬只拿了堆在一旁像柴火堆似的字画起来来看。

李孟冬看得入迷,陆景珩就不打扰她,拿起那些竹简接着看。

或许是竹简上的内容不够吸引人,陆景珩过了一会儿就出门去,不知道干什么。

等他在回来的时候,身后已经跟了一个人。

李孟冬抬眼看去,发现是一名步履蹒跚的老婆婆,面上布满了岁月的风霜。

老婆婆身上的衣服不算厚实,但整体还算干净,头发一丝不苟的梳在脑后,周身散发着一种书香气质。

看起来像后世几十年的大学里面,一位兢兢业业从事教育事业的老教授、老学者。

李孟冬赶紧放下手里的书,迎了出去,这位可能就是废品站的人了。

怪不得这里的书一捆一捆的看起来已经尽力的保护了。

老婆婆很好说话,三人聊了一会儿天之后,李孟冬终于把心里的疑惑解开了。

原来不是老婆婆一个人看着这么大一个废品站,跟她一起的还有她的老伴和儿子。

老婆婆的儿子参军丢了一只胳膊,老婆婆跟老伴前些年被打成臭老九,因为儿子退伍下来日子才好过了一点。

经过军队的安排,一家子在晋城看废品站,比在外面风餐露宿好的多。

至于在动荡年代之前,老婆婆家里干嘛的,她倒是没提,但是这也不重要,大半辈子的辛酸苦辣,眼看着就快过完了,倒也没必要计较了。

李孟冬和陆景珩沉默着听完,要是在之前李孟冬还会心生怜悯甚至同情。

但是在经历过几个月的穿书生活之后,她明白就是年代所致,大环境这样,老百姓也好过不到哪儿去。

老婆婆见李孟冬跟陆景珩二人沉默不言,自己倒是先笑了无所谓道:“活了大半辈子,什么事儿都看开了,倒是你们两个小年轻以后要好好的。”

说着,老婆婆脸上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嗯,一定会的。”李孟冬是个捧场小能手,有她在的地方一定不会冷场。

果然听她保证,老婆婆开心起来,又拉着两人说了一堆话。

陆景珩并没有兴趣听这些家长里短,但是他的目光透过门窗看向被风雪掩埋的废品站,入目一切皆是荒凉。

或许这里的人很孤寂吧。

这么想着他倒是没了之前的不耐烦,目光一转看向和老婆婆聊得正欢的李孟冬。

她就像一颗小太阳似的,永远散发着温度,温暖着周围的一切,有她在的地方,所有的寒风都会退去。

老婆婆听说李孟冬是海城来的知青,目露向往,李孟冬一问才知道原来老婆婆当年就是从海城来到晋城。

如今一去三四十年,早就回不去了,父母家人皆已不在。

陆景珩听着听着又走神了,最后干脆翻起竹简又继续看,正看的入迷就见李孟冬跟着老婆婆开开心心的往另一间屋子走去。

他赶紧放下竹简也跟过去。

正巧老婆婆的老伴也从废品站外面走了过来,老婆婆一见到老伴,拉着他到旁边一阵嘀嘀咕咕,然后又拉着李孟冬一起嘀嘀咕咕。

最后三人开开心心的选起了东西。

陆景珩:“……”

他打量了一下房间的格局,房间里放满了各种瓷器花瓶,茶壶杯具,各种屏风桌椅。

有些瓷器已经破碎不堪,有些磕坏了边边角角看起来残缺不全。

最后陆景珩的目光被堆了一片墙的屏风吸引了。

都是八扇十扇左右大的屏风折叠在一起,一层堆一层。

有些屏风立起来展示,上面画的花鸟图、仕女图,琳琅满目,应接不暇。

李孟冬也被屏风吸引过去,走过去伸手摸了摸触感很好,在看上面画的是一幅山水图,恢宏大气。

“这是清代紫檀木的折屏。”老婆婆也跟着李孟冬走了过来,看着屏风眼露骄傲。

“清代的?紫檀木?”李孟冬一听震惊不已,这玩意儿要是放在现代,不说价值连城,但也能让一个普通家庭一辈子衣食无忧了。

“对,就是清代,应该是清末。”老婆婆的老伴也出声道。

“那这个呢?”李孟冬又指了指旁边看起来更高级一点的屏风。

“这是明代黄花梨福禄寿十二扇屏风。”

李孟冬听到名字再仔细去辨认屏风上面的画,果然是福禄寿。

“这个呢?”

“这个是清代刺绣花鸟四折。”

居然是刺绣作品,李孟冬又凑近了看。

老婆婆为李孟冬一一解答疑惑。

李孟东边点头,心里边遗憾,看来是碰到识货的了,不像县城的废品站大爷看不出来什么是好东西,会把黄花梨木的家具卖去烧柴火。

看来是没有什么漏可以捡了。

倒也没什么,买点书回去也是好的,这晋城这边还有好几个废品站呢。

这些东西有人识货就不会被毁,也是件好事。

看完了老婆婆的收藏,李孟冬表示自己要买一点书回去,老婆婆点头,又带她来到另一间房间。

里面全是老婆婆平素整理下来的书籍,每次有人把书拉到废品站卖,老婆婆就会捡一些自己喜欢的或者有价值的书放到这个房间架子上。

长此以往已经堆积了一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