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尼塞斯克战役,从战略角度上来说,其实在楚军加快行军速度,并在九月份的时候就杀到了叶尼塞斯克,更重要的是还顺利度过了叶尼塞河抵达了西岸后。 胜利的天平就已经朝着楚军倾斜了。 因为从硬实力上来说,楚陆军叶尼塞派遣军以及海军的小北海舰队第二大队的实力是要远远胜过叶尼塞斯克城内的守军的。 都不提大量燧发枪以及火炮、榴弹所形成的绝对火力优势,光是兵力都是远远超过俄军。 大楚帝国云集在此地的陆海军兵力足足超过一万五千人呢,这比叶尼塞斯克城的所有居民,甚至连带周边村庄里的总人口都要多…… 这种情况就和前几年的第二次准格尔战役一样,楚军从多个方向同时进军,总兵力超过二十万,比人家准格尔部的本部人口都要多。 如果加上后勤民夫等人员就是大几十万,比准格尔部以及其控制的其他依附部落的总人口还要多。 大楚帝国就喜欢打这种以多打少,以强欺负的战争! 看似过程平澹,没啥惊心动魄的场面,更没有什么奇袭,以少胜多等震撼人心的奇迹。 但是……各种奇袭,让人惊叹的战术奇迹等,往往只会出现在弱国之中。 而强国里一般很少出现所谓的名将,奇迹战例的……这不是说指挥官能力,将士们的勇武不够,而是没这机会…… 你想啊,当弱国的所谓名将们带着稀少的兵力以及不咋地的武器装备走上战场,费劲脑汁,想着各种办法想要缩小双方的实力差距,尽可能的创造局势上的优势的时候。 强国的那些看似平庸,名声不显的将领们则是哼着小调,心情愉悦的带着绝对优势的兵力以及武器装备上战场,到了地方后随便瞄了眼敌人后下令麾下大军随便浪……然后自己转身就回去睡觉了。 一觉醒来……胜利就到手了。 大楚帝国打仗,尤其是陆军打仗基本都这样,哪怕是在国内统一战争后期里基本上就这样了。 很少玩什么乱七八糟的战术,就是汇集更多的兵力,更多的枪炮,更多的弹药补给一路碾压过去……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一家敌人能够扛得住大楚帝国陆军的碾压式作战。 昔日号称满万不可敌的东掳人,够勇武了吧……他们里的高级将领也不算差了吧,但是任凭他们计谋百出,将士勇武作战,甚至出现过无数次以血肉之躯硬抗楚军枪炮的壮烈例子。 但是这有如何…… 东掳人现在作为一个族群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准格尔够强悍吧,他们拥有强悍无比的骑兵部队,甚至可以说是蒙古地区以及中亚地区最强悍的骑兵部队,分分钟都能拉出数万精骑,倾尽全力之下更是能够拉出十几万骑兵来。 而且他们的骑兵也不是落后于时代的传统骑射,实际上准格尔的骑兵们与时俱进的很,他们可是大量装备枪炮的。 他们用托马驮运大量的小口径火炮进行快速机动,然后到地方后再进行炮击作战,其骑兵们也大量装备火绳枪。 整体火力的强度,在中亚首屈一指,隔壁的哈萨克汗国的游牧民族的骑兵们,给他们提鞋都不配。 但是遇上楚军,还不是被碾压成为粉末,如今只剩下少数人残部东躲西藏,在额尔齐斯河上游,夷播海(巴尔喀什湖)东部、北部等区域苟延残喘。 如今的俄罗斯人也不例外,任凭他们挣扎,但是当大楚帝国认真起来发动北方战略的时候,实际上西伯利亚的中部以及东部地区的归属就已经有了决定。 就俄罗斯人在西伯利亚地区的那点兵力和人口,怎么扛得住大楚帝国的勐烈攻势。 大楚帝国在北方地区的兵力投送以及人口就算少一些,但也是相对而言的。 在其他地方帝国可能动不动就集结十几二十万兵力,动员上百万青壮支援战争。 而在北方地区里,则是只能动员那么几万人参与战争,后方支援战争的青壮也就那么十几万人而已。 然而这依旧比俄罗斯人在西伯利亚地区的实力要强大得多。 这种国力而导致的战略上巨大优势,只要楚军的前线将领不犯下巨大错误,那么这一场战争就是稳赢的。 唯一的不确定性就是怎么赢而已! —— 对于这些战略上的巨大劣势,叶尼塞斯克城里的俄罗斯当局高层其实也知道,之前他们也尝试过改善这种战略上的巨大劣势,但是奈何……硬实力如此,不是他们想要改变就能够改变的。 如今他们唯一能够做的就是顽抗死守,坚持到冬天的到来,然后指望着冬天到来的时候,楚军因为后继不力而主动退兵。 整个思路,其实和之前勒拿河上雅库茨克城里的俄军想法差不多。 而结局也差不多…… 勒拿河上的雅库兹克城没能守住,叶尼塞斯克城的俄军同样也守不住。 九月十七日,楚军渡河的第二天,更多的楚军兵力以及火炮还有弹药顺利渡江,并投入到攻城作战当中来。 其中也少不了海军方面的临时炮兵部队。 海军一向来都有把战舰上的舰炮搬上陆地,然后组织为临时的炮兵部队支援陆地作战的传统,甚至中小口径的舰炮,尤其是大口径榴弹炮在设计的时候,就考虑过临时加装陆地炮架,并上岸作战的可能性。 虽然整个过程很麻烦,换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