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2, 肖邦降A大调幻想曲,Op61。” 哗! 掌声响起。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傅调总感觉舞台下的那些人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掌声。 他们好像并不在乎傅调究竟能不能演奏出最为完美的作品,他们更想要看到傅调出问题。 “傅调选手,轮到你上场了!” “好……” 傅调点头,准备迈步而上,突然想了想,对着工作人员开口问道。 “我可以将幻想曲跟波兰舞曲换一下位置吗?需要提前报备吗?” “唔……可以是可以,我们会帮您登记一下,回头将这个信息给评委组的老师,只要不临时更高作品,临时变更顺序还是可以的。” “好的,那么就拜托了。” 傅调对着工作人员点了点头,对着他开口道。 随后,工作人员便从上方走下,将这个信息给了其他的工作人员,让他们把这个信息递交给组委会。 而傅调,则是站在原地松了松自己领口,让自己的心情稍微放松一些。 紧张,一股紧张的情绪没有任何意外的笼罩着傅调的身体。 即使他演奏过无数次,也一样。 其实不管是谁,上台之前都会紧张,没有任何一个人例外。 阿格里奇那种几乎是音乐之神的人,上台之前都会紧张,甚至会想要临时取消自己的音乐会。 之前第一轮的时候,赵成珍也同样紧张。 现在轮到自己上场了,果不其然,自己也是紧张的,并且比第一轮的时候更加紧张。 这种紧张的情绪不仅仅是他自己自带的,还有很多的,便是之前赵成珍给他的压力。 赵成珍的演奏真的太强了,强大到了傅调都不得不承认的地步。 就是你不管怎么想,你都想不出来他有哪里不好。 而傅调呢?他却依旧能够找到自己音乐之中的不足。 这一种强大的压迫感让傅调面对舞台的时候,特别是直面那些观众的时候,他更为的紧张。 他是真的怕自己演奏的比赵成珍差太多,导致音乐上出现问题。 可惜不管怎么样,他终究还是要上场! 傅调不由得深吸一口气,对着周围人点了点头,快步走到钢琴侧面,左手扶着钢琴,右手放置于腹前,对着舞台下,以及远处的评委微微鞠躬。 哗! 掌声响起,这一次的掌声很明显没有赵成珍演奏时候的掌声热烈。 不过这个也很正常。 傅调不由得笑了笑,坐回钢琴之前,并没有立刻开始演奏,而是将自己的手放在钢琴的 肖邦第一钢琴叙事曲,他之前听其他人聊过这个。 这一首作品有很多很多的细节,甚至你额可以说这一首作品是叙事曲诞生的摇篮,奠定了叙事曲作曲的逻辑。 跟第二叙事曲一样,这一首叙事曲同样是与密茨凯维奇的诗歌有关系。 肖邦创作这首叙事曲所依据的叙事诗名为《康拉德华伦洛德》,是密茨凯维奇的一篇爱国主义史诗。 叙述的是14世纪时,立陶宛人反抗日耳曼武士团的斗争。 立陶宛人乌尔特冯斯塔丁幼年被俘,在日耳曼武士团的抚养下长大。与他同时被俘虏的立陶宛民间歌手哈尔班,暗中以爱国思想感化乌尔特。乌尔特在他的潜移默化下,酝酿着复仇的大志。 后来在战争中,乌尔特被立陶宛俘虏了过去,并娶了立陶宛大公的女儿,阿尔多娜,他们二人决心牺牲自己的一切来挽救祖国的命运。 阿尔多娜资源以修女的身份,关在尖塔上的小屋,直到死去,而乌尔特则改名换姓为康拉德华伦洛德,回到了日耳曼武士团。 在取得了武士团的信任并掌握大权之后,他做了许多倒行逆施的事,使武士团一败涂地。后来事情终于泄露,在乌尔特被处死的前夕,他和塔尖上的阿尔多娜作了悲惨的诀别,随后自杀身亡。 听上去有点奇怪,一个外人究竟是怎么拿到敌国的大权的?这种情况在封建制度中央集权之下很难去理解,真正拥有权力的,终究还是最上层的人,而你一个莫名其妙出现的外人,如果想要拿到可以让一个国家军队一败涂地的权利,几乎不可能。 最多影响一些不足百人的军队,如果你能够混到佰长的话。 不过对于那些古代欧洲,想到他们的价值观,这些似乎便不是不能够接受? 傅调的脑海之中立刻回忆起了音乐之中的一切,所有的细节缓缓浮现在他的眼前,他的情绪也被这些文字变得略微有一些悲怆。 肖邦的四首叙事曲之中,有三首作品都是悲剧结尾,只有一首作品,也就是傅调之前演奏的第三钢琴叙事曲,勉强能够算得上是以喜剧结尾。 而这第一首,更为的忧伤。 傅调将自己的手抬起大约一指的高度,随后让其借助着重力,力度略微控制后,落在钢琴之上。 当! 钢琴声响起,无比的悲伤。 众所周知的拿波里六和弦如同从土壤中盘旋生长而出一般,将这一股悲伤按在地上,铺满整片音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