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是不是自己想多了。
“竟还有这样一段故事!越儿,这女子究竟姓甚名谁?”
恭越这才抬眸,看向北昭皇,“回圣上。臣看上的女子,乃刚归天不久的文德将军的亲孙女,尉迟王府的五姑娘,尉迟令嘉。”
此话一出,众人皆面面相觑,疑惑不已。
“这…朕是知道尉迟府上那几位冰雪聪明的丫头的,但这尉迟令嘉…”北昭皇左思右想,眉头微皱,“朕怎么毫无印象?”
说着,北昭皇看向一旁的总管公公。
冯盛立马顶着个脸笑眯眯的,掐着嗓子回应着,“回皇上——这尉迟令嘉是尉迟府上二公子的独女,二公子尉迟君逝世的早,此女子还未出生时,二公子就已经走了。
奴才听闻后来,二公子的夫人自清从尉迟王府中除名,搬离了王府,还带走了二公子唯一的女儿,便就是尉迟令嘉了。”
尉迟王府的五姑娘…尉迟令嘉。
众人皆面露疑色,这五姑娘究竟是何许人?
他们这些皇宫里头的老奴婢们都不曾知晓的人,竟一朝飞上枝头,变成了大名鼎鼎的不夜侯的妻?
这是怎样的奇闻!
“唉,原来是这个小姑娘啊。尉迟君走得早,留下的唯一的孩子也就是这个女儿了。”
北昭皇听完了冯盛的一番话,叹了口气,略带惋惜的摇了摇头。
“臣恳求圣上亲自拟旨,定下我们二人的婚约,待文德将军丧期完毕后,立即奉旨成婚。”
恭越再一次朝北昭皇的方向重重地一弓腰,言辞恳切。
“越儿,这小女子既已从尉迟王府中除名,那可就是草民一介啊,对于你来说,娶这样一个无权无势、无世家背景的女子,对你,毫无益处啊。”
北昭皇面露难色,他不仅是为了他考虑,更是万俟炔。
天下谁人不知,不夜侯乃属东宫阵营,若未来娶妻能够拉拢一大世家,那么东宫的地位则更加无可撼动。
说着,北昭皇不动声色地瞟了眼坐席上吊儿郎当的万俟炔。
“回圣上。嘉儿并未从王府中除名,只是其母脱离了王府。就算今日嘉儿的身后没有尉迟王府作为靠柱,臣依然执意要娶她为妻。”
男人丝毫不在乎沈如潇的身份如何,他从始至终求的,只是她这个人。
听到此话,北昭皇内心依旧迟疑了一番,“今日,那小女子可同你一起前来?”
北昭皇是想要亲自见见这位让他麾下的铁将如此死心塌地的人,是什么模样。
“回圣上。嘉儿因昨日大雨,染了风寒,今日不宜面圣。”
这时,万俟炔看向了高座上的北昭皇,朝他挑了挑眉。
北昭皇看到了自己儿子的这一个小动作,两只手搭在腿上搓了搓,若有所思,沉默良久后,朝着身边的总管公公发话,“去,将笔和墨给我拿来。”
冯盛得到指令,掐着嗓子回了句“奴才遵旨”,就哈着腰退向了里屋。
很快,冯盛手里便托着卷轴和笔墨走了上来,将东西稳稳地摆在北昭皇面前。
而后他又堆着一脸横肉笑眯眯地为皇上研墨,一系列动作完毕后,北昭皇提起了笔。
九和殿的一众人等皆屏息凝神,静静地等待着圣上在高台上笔锋流转。
良久,北昭皇将毛笔搭在了砚台旁,从另一边的方盒中取出一个方块状的物品。
是圣上亲玺,北昭皇拿起方玺在朱砂墨中压了一下,然后在卷轴末尾重重踏下。
“念。”北昭皇放回了方玺。这话,是对一旁的冯盛说的。
“奴才遵旨。”总管公公双手小心翼翼的捧起了皇上面前那张卷轴,然后疾步走到了高台下方三分之二处,面对着恭越。
一声尖锐的嗓音贯穿了整座大殿,“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不夜侯恭氏为我北昭立下赫赫战功,声名俱优,赤胆忠心,数十年来为国为民,殚精竭虑,念其所愿,特下旨将尉迟王府二公子独女,尉迟令嘉赐婚于汝,良人天定,皇命不违。
又鉴文德将军归天一事,将婚期推延至三年后,另择吉日,奉旨成婚,钦此!”
“臣,领旨。谢圣上。”
恭越单膝下跪,双手接过了那张卷轴,眼中笑意不减。
“越儿啊,今日这小姑娘不宜见朕,明日,你可要带她来宫里,让朕也好生瞧瞧。”
北昭皇这番言辞,不是商量,是命令。
“臣遵命。”
恭越也不加推脱,合上了卷轴,站了起来。
“父皇,这怎么一个早上的时间,他恭越都已经是有家室的人了!不夜侯,切莫见色忘友,忘了我这个故人啊!”
万俟炔拿起面前的银盏喝了半杯,语气中带些哀怨,看向恭越。
“太子殿下乃是恭某竭力相扶多年的故人,恭某不敢忘。”
男人闻声,终于将目光转向了万俟炔,可那笑意并不达眼底,反倒是凉飕飕的。
万俟炔这一次是实实在在的确认了,恭越对他的疏离和敌意。
只是这样的情感,万俟炔从未想过会发生在他的身上。
甚至在今日之前,他隐隐约约有这样的猜疑,就是从恭越彻彻底底的与沈如潇相认的那一次起。
再加之后来,他单刀直入的来到东宫中,朝他要人,将沈如潇接回侯府的片刻。
而现如今,他甚至连眼神中的厌恶和鄙夷都懒得掩饰。
万俟炔的内心逐渐沉重了起来。
且不说多年情谊如何发展成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