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贾蓉坐镇族学,将大半心思都放在族学,以及贾氏宗族内部事务上的时候,外头却是热闹之极。 之前,流传于京城市井的流言,终于经过长途跋涉,抵达了南方地域,顿时引起轩然大波。 当今想要改革盐政,以晒盐取代煮盐谋取大利,这怎么可能,皇帝怎么能与民争利? 总之,各种声音都有,摆出一副天高皇帝远的架势,似乎根本就不怕皇室有暗探一般。 事实上,南方士绅集团一向胆大妄为。 作为大乾的财赋以及粮税重地,皇室和朝廷在南方的暗探数量,绝对多到某些存在不敢相信的地步。 金陵四大家族之一的薛家家主,就是皇室安插在江南的暗探头子,可惜这位猪油蒙了心,竟然参合皇位争夺。 结果,等当今坐稳位置后,薛蟠的老爹就突然暴毙了。 不仅如此,像是还在扬州任上的林如海,都有上密折直达天庭的资格。 至于,其他专业或者不专业的暗探,数量绝对不少。 可那又如何? 南方士绅集团总能发出各种声音,其中极端的内容可不在少数。 反正南方读书人多,势力相当庞大。 随便将某些不合时宜的言论,通过士子之口发出来,还能得到民间一片赞誉之声。 凡是士林之中,似乎天生就有评论朝堂的资格一般,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形成的风气,南方尤甚。 在这样的情况下,气量稍稍小一些的皇帝,听了之后怕是好几天吃不下饭,气的。 其实,南方士绅集团通过读书人之口,究竟说了什么,京城这边并没有流传开来。 或者说,被某些势力联手压制住了。 就跟现代时期差不多,京城官民看待非京城存在,都是上不得台面的土包子。 就算朝廷和其他势力没有出面,南方的流言也很难在京城市井火爆流传。 除非,那些耸人听闻的说辞,还有事关自家切身利益的流言,才有可能火爆一时。 很显然,南方士绅集团就算脑子秀逗了,也不会玩得这么疯狂,真以为皇家的刀锋已经砍不死他们了么? 贾蓉能够第一时间得到消息,主要还是金陵宗族那边传来的信息,相当的全面。 话说,自从京城贾氏宗族有重新崛起的迹象,并且声势一天大过一天,原本已经和京城宗族关系疏远的金陵宗族,又很积极的贴了上来。 态度热情积极,恨不得跪下来叫爷爷了。 若非他们还要些脸面,怕是要派遣不少族中子弟,进入族学学习并且联络感情了。 要不是大乾乃是宗法社会,宗族关系根本切割不掉,怕是贾蓉要将金陵宗族一脚踢开。 幸好金陵宗族没提出什么非分之想,派遣族中子弟过来祸害族学的风气,不然他真的有可能发飙。 可就是如此,对于金陵宗族的示好,贾蓉的态度却是若即若离,不冷不热的吊着。 不是他无情,而是金陵宗族那边,都是一帮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废物。 或者说,有能力有野心,有拼劲的存在,于开国初年就跟随宁荣二公在战场上拼杀,杀出了一条从龙之功光明前程。 而留在金陵老家的族人,说得难听一点连守家之犬都不如。 不然,在宁荣二府最为鼎盛时期,他们都无法借势,从大地主一跃成为地方上地位举足轻重的乡绅以及豪强势力。 他们能够在金陵作威作福,甚至影响官府的运转,靠的几乎全是京城这边的影响力以及威慑力。 而自身,在金陵不说置办众多来钱产业,就是秀才都没有中上一个两个的,百多年时间啊。 金陵宗族那边的族人数量,在宁荣二府鼎盛时期,就超过了一千五百。 这么多的族人,后辈子弟中就没有一个读书天赋好的? 更别说,金陵那地方文风鼎盛,那是南方的文教中心啊。 显然,事实上不是族中没有读书天赋强的子弟,而是族里没有靠谱的后辈子弟培养手段。 就跟之前京城的贾家族学一般,在那样的上学氛围之下,怎么可能会有天才冒出来? 只能说,金陵宗族那边的情况,可能更加糟糕。 因为那里的后辈子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 作为南方的文教中心,有名有姓的私塾数量之多可想而知。 更别说,还有各地书院,又不是不收蒙学弟子。 但凡对宗族族学看不上眼的族人,稍稍花费一些银钱,便能将自家子弟送去正规的私塾上学启蒙。 可百多年过去了,却是没有出现通过其他渠道成才的子弟。 只能说,金陵宗族问题大了去,那些执掌族权的族老们,估摸着没做什么有利于宗族子弟发展的好事。 另外,就是金陵宗族的贫富差距,估计可能比想象中更严重,不然旁支子弟也不可能真的一点出头之日都没有。 在一个就是风气可能彻底败坏了,这也是影响宗族后辈子弟成才的关键因素之一。 总之,金陵宗族给他的感觉,相当的不靠谱。 不仅只是感觉,事实上金陵宗族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