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辆悍马车阵地在索伦的命令下,开始有节奏的开火。 永远保持交叉火力,在压制敌人反击的同时,还能有限度的控制对方的奔跑路线。 最后在对人人数相对集中的时候,两个三车队伍放弃五连发的压制手段,全力开火一举全歼。 ‘节奏’,这个世界上所有跟运动和战斗相关的项目,战术上最关键的永远都是‘节奏’。 因为这才是王道! 长跑比赛,厉害的团队可以利用战术,带乱对手的节奏,牺牲一个人让同伴获得冠军。 两军对垒,你可能凭借一个突然的战术变化占据上风,这就是因为你在迫使对方改变作战节奏,让他们生理和心理上都无法适应…… ‘节奏’!! 防守时利用优势火力,把敌人带入自己想要的节奏,让他们永远感觉不安全,快速的打消对方的士气。 200个巴塔的精锐,此时就被悍马阵地上的机枪‘带节奏’了。 其实也就6个阵地,射击的频率也不是特别的高,很少听到他们连续不断的发射,基本上都是一个三连发接一个五连发。 黑暗真的是夜视队伍的战力倍增器,也是弱势方的战争迷雾。 这帮巴塔的人在死了几十个以后,还觉得自己可能有机会冲进村庄。 他们一直在移动迂回,每当他们多人聚集在一起,就会有几发迫击炮找上门把他们炸倒,然后一连串的重机枪子弹会转过去洗地。 随着索伦这个老家伙的命令传递的越来越顺畅,正个南边的战斗节奏完全落入了P·B的掌握。 随着机枪手们的配合越发的流畅,乔老板这个快枪手甚至开始抢不到人头了。 每次乔加加快射击速度,抢在机枪手之前干掉了敌人,公共频道里都会有人发出一声叹息,仿佛乔老板打断了机枪手的节奏是在犯罪一样。 连续几次出现这样的状况,乔老板也佛了…… 这还打个屁? 射得又快又准居然开始招人恨了…… 乔加当然知道是怎么回事! 索伦这个老东西帮她们建立的这套这东西,太符合那些女性志愿兵的需求了。 这就是老师傅的作用,就那么一层窗户纸,捅破了你就突然提升了,捅不破伱打再久的仗,也就是一个炮灰的命。 一点小小的指导和改变,再加上装备的全线升级,就能让那帮算是接受过正规军事培训的女性志愿兵爆发强劲的战斗力。 老美作为世界军事改革的领导者,他们引领了现代战争的潮流。 但是对于这些女性志愿兵来说,索伦的用心指导,比她们过去几年以美军思路在战场上打熬学到的都多。 不是老美教的不用心,毕竟陆军手册网上就能下载,造成她们总是使不上力的原因是后勤完全不匹配…… 老美的教官为了让库尔德人在中东立住跟脚,倒是真的认真教导过夜战技巧。 但是学的时候能感受一下夜视仪的好处,真到打仗的时候啥也没有,这不就是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吗…… 相比老美,索伦他们这些从苦日子里过来的老兵就不一样,他们真正明白现实战场的模样,更明白穷人军队该怎么去最大程度的发挥武器的威力。 曾经他们浪费子弹都要挨批评的,他们研究的所有战术都是为了配合手里的武器。 早期的华国穷酸兵,跟老美的思路完全不同…… 老美早期在打仗方面有点以人为本的意思,他们的大部分武器设计的初衷都是为了配合士兵和美利坚的全球大战略,然后以此建立了一个标准框架。 这套框架让他们在伊拉克战争之后在无敌手! 后续的武器研发,除了那些突破性的玩意儿,大部分都在这个标准框架内。 可惜随时时代的发展,美军的那套框架已经快要承载不了战争全新的需求了。 拥有制空权和制海权,让他们的陆军一直打得都是小规模的治安战。 这导致他们对武器的需求开始有了变化,便于投送,机动性高,多用途加上高精度,成了最重要的指标。 比如最典型的就是‘海马斯’…… 这玩意儿人人都说好,它也确实很棒,精度高,发射速度快,威力也还行。 光看宣传片,这玩意儿除了价格很吓人之外,似乎是完美的中程打击武器。 但是实际上为了配合美军的投送标准,也就是为了配合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设计的C-5和C-17等运输机的内部尺寸,海马斯火箭弹的载弹量只有6发,弹药尺寸也被限制了。 火箭弹尺寸小了,火药装置量自然也就少了,这就导致海马斯的弹药威力远并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大。 老美有能力设计大威力的火箭炮,海马斯原型也是12发的,但是现实就是12发的火箭巢没法儿装进运输机。 老美本国又不打仗,搞出来没法儿快速部署,造多了纯属是浪费钱。 这就是‘框架’的局限,他们还没法儿改出,因为要改就要动那套大框架。 老美10+30+30的军事思路,决定了它们的设计生产逻辑。 10天内部署到全球任何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