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旅团长铃木重康站在一座刚挖好的观察哨前,看着几乎被夷为平地的一线阵地面色一阵铁青。 可以说这场炮击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因为在他以往的经验里,鲜少有华夏军队敢主动对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发起攻击。 其实也无怪铃木重康感到诧异和不解。 从满清末期以后,华夏在对外的战争中便一败再败,先是败给了八国联军,随后再败给沙俄,紧接着耗费了巨资打造的北洋水师也在大东沟一战中全军覆灭,更是将华夏民族推向了深渊。 而战败的后果便是《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南京条约》等等一众不平等条约的诞生,这也导致了在华夏百姓的心里产生了一种错觉,那就是洋人是不可战胜的,无论是东洋人还是西洋人。 而这种结果也间接的导致了在以往和日军作战中,国军将领往往缺乏主动出击的勇气,只知道被动防守,即便是机会摆在眼前,常常也会因为将领的犹豫而丧失良机。 但高洪明则不同,来自另一个时空的他,在他穿越的时候华夏早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日本更是沦落到需要美国干爹来保护才敢跟咱们叫阵的勇气。 这点也从以往的战斗中可以看出来,一旦跟日军交战,高洪明往往是率先主动发起进攻的一方,这次也不例外。 不过铃木重康毕竟也是一名久经战阵的将领,经过最初的惊讶后,他很快便做出了反应。 他很快对作战参谋下达了作战命令,“马上命令第一大队撤下来,让第二大队顶住。” 作战参谋不解的问:“旅团长阁下,第一道防线不守吗?” “不守了。”铃木重康摇了摇头,“第一道防线已经守不住了,与其让第一大队白白送死,还不如保存力量,赶紧去执行命令吧。” “嗨!” 作战参谋正要去传达命令,就听到前方传来一阵喧哗声,不少日军士兵指着前方纷纷喊了起来。 铃木重康脸色微微一变,第九旅团虽然跟常设师团下标准编制的步兵旅团精锐,但也不是那些东拼西凑出来的守备师团能够比拟的,能引起前线士兵喧哗的肯定不是小事。 正当他打算派人询问时,一名参谋匆匆跑来报告:“旅团长阁下,战车……支那人出动了战车部队!” 炮击结束后,幸存的日军在各级军官的督促下从残存的工事里钻了出来,一挺挺机枪和步兵炮也从废墟里拖了出来,阵地上不时响彻着日军军官的喝骂声。 就在日军准备纷纷架好武器的时候,他们等来的不是华夏士兵的身影,而是一辆辆涂着灰色涂装,体型硕大的坦克。 随着四号坦克那硕大的身影映入日军士兵的眼帘时,日军阵地上出现了一阵轻微的慌乱,不过很快就被军官们弹压下来,很快一门门九二式步兵炮和十一年式37速射炮(卡孔炮)开火了。 “碰……” 伴随着一声闷响,一枚37毫米高爆弹击中了为首的一辆四号坦克,伴随着一声闷响,四号坦克微微震动了一下,晃动了一下炮塔后又开始继续前进。 “土行孙,把你的眼睛瞪大点,怎么还没找到鬼子的火力点?” 一辆漆号为2134的四号坦克里,车长黄建华一边喊着炮手的孙有福帮忙观察一边拿起望远镜推开了头顶的舱盖准备把头探出去,却被坐在他后面的装填手给拉住了。 只见装填手苦着脸道:“头……营长可是三令五申的说过,进攻的时候决不允许车长把头探出炮塔进行观察,否则打完仗后整个车组人员都得受罚,您就放过我们几个吧。” “我……” 黄建华低声骂了一句,只能重新将舱盖合上,老老实实的坐了下来,用坦克自身携带的车长观察孔对周围观察,只是受限于观察孔的狭小,观察起来很是困难,而此时无论是装填手、炮手还是通讯员以及身为车长的黄建华都推开了自己旁边的观察孔紧张的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装甲营装备的四号坦克是f型,为了增加观察视角,这款型号的坦克一共有8个观察口,分别是车体正面两个,车体两侧(左前方和右前方)各有一个,炮塔两侧各有两个(左右两侧舱盖和左前方右前方)。 这么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让坦克内所有人都充当观察的角色。 当然了,到了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坦克观察口也越来越少,但对周边态势的感知却是越来越强,不过那已经是战后的事了。 就在众人紧张观察的时候,伴随着轰的一声,二十多吨坦克一阵晃动后发动机加停车了。 突如其来的震动让车内所有人措不及防,好几个人脑袋都撞到了坦克的装甲上,也幸亏都戴了装甲帽,否则脑袋绝对要撞出个大包。 “所有人都没事吧?” 黄建华第一个反应过来,赶紧询问情况。 “我没事!” “头……大家都没事。”装甲兵们纷纷报告情况。 看到人员没事,黄建华赶紧对驾驶员道:“邱有财,赶紧检查车辆情况。” 邱有财简单的检查了一下后,按下了启动按钮,伴随着发动机的一阵抖动,原本停下的四号坦克尾部冒出了一股黑烟后又开始动了起来。 “头……我发现鬼子的火力点了!”这时,观察手大声喊了起来,“就在左前方四百多米处的草丛里。” “我也看到他了。”炮手孙有福也喊了起来。 黄建华吼了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