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华荣内心长长的叹息,叶家可是土生土长的四九城人,祖传两家大酒楼,从市民变成了农民。 1977年,全国人口大概在9.43亿左右,城市人口大概在7600万左右,超过8.6亿农村人口养着城市里的市民。 时代口号也在不断的变化着,五六十年代是“农民当家做主”,七十年代是“工人当家做主”,八十年代是“工人阶级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之后便是“人民当家做主”。 城里的市民生活则是幸福了很多,家家户户吃着商品粮,蔬菜、肉类也都是各个公社低价卖给供销社。 城里的市民工资则要高上很多,不同的工种、不同的行业、不同的级别,不同地区,工资都是有着具体规定。 国家有着统一的工资制度,除了部队之外,任何行业,都有两个系列:行政系列跟技术系列。 行政系列一共分为30级,月薪是1级644元、2级581元、3级577.5元、4级460元、5级414元、6级368元,,,27级30元、28级27.5元、29级25元、30级23元,每月自然有着不少的补助。 技术系列一共分为18级,月薪是1级322元、2级278.5元、3级240.5元、4级207元、5级178元,,,14级48.5元、15级42.5元、16级37元、17级31元、18级27.5元,同样不少的补助。 中专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领着18级工资,每个月27.5;进入单位实习的时候,工资就会变成16级的37元;转正后,就拿15级工资,每月42.5元。 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候,领着17级工资,每月31元;实习是14级工资,每月48.5元;转正就13级,每月55元。 这也是无数农场贫穷家庭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大学的原因,上学期间就可以领到工资,毕业后也是分配铁饭碗工作。. 上大学也是农村孩子改变命运唯一机会,不但又高工资和免费的房子,而且最重要的是拥有了城市户口,成为真正的人上人。 城市里工人工资是单独的系列,工人毕竟不是干部,也不是技术人员,五十年代开始实行八级工资制度。 工人又分为生产行业工人和服务行业工人,生产行业工人,1—8级,数字越小,工资越低;服务行业工人相反,工资1-10级,数字越大,工资越低。 工人进入工厂做学徒的时候,月薪在18元左右,正式工人一般是27元到99元不等,99元的八级工比熊猫还要稀有。 七八十年代,城市里最为吃香的职业就是八大员,售票员、驾驶员、邮递员、保育员、理发员、服务员、售货员、炊事员。 放映员,时常也要到农村的公社放映电影,公社自然也要拿出一些土特产感谢放映员,外快也是默认的潜规则。 售货员,米、面、油、肉、盐、布等等所有商品都是在供销社或者百货公司凭票或者证购买,谁家要是有亲戚在供销社,全家人的生活衣食无忧了。 驾驶员,开车、修车是非常稀缺的人才,工资自然也是非常的高,拉货时候也能收到土特产、香烟等外快。 炊事员,这个年代物质生活极度贫乏,能吃饱饭就是非常奢侈的事情,饿死谁也不可能饿死厨师啊,全家可以过上吃喝不愁的日子。 邮递员,国营企业的正式职工,一个邮递员的工资就可以养活全家人,人手一辆自行车,让人羡慕不已。 ,,, 肥皂票、灯泡票、火柴票、棉线票、芝麻酱票、粉丝票、豆腐票、烟票、酒票、盐票、碱票、水果票、粮票、布票、肉票、鱼票、油票、副食本,,, 城市工人有各种各样的票证,副食品券、工业券这些都是农民无法享受到的待遇,农村基本也没有那么多的商品。 工人每月都会发放副食品券、工业券,工业券可以购买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等高端货。 这年代一辆自行车就超过了160元,而且还需要珍贵的自行车票或工业券,不少农民就是掏干家底也不见得买得起自行车。 黄土高原的农民就更不用提了,家家户户都是点的煤油灯,生火都是山上砍伐的树枝,蜂窝煤都是一种奢侈品。 城里工人每月还有二三粮的肉票,一个月也能改善次生活,过年也能吃上猪肉饺子和肉菜。 而贫穷落后的黄土高原,家家户户都是吃的高粱面,改善生活时候吃个玉米杂粮面,过年包饺子的面还要掺些杂粮。 吃肉,那基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家里年底剩的那些钱,能够买些油、粗盐、粗布之类的就不错了。 公社养的猪都是被供销社统一回收,这些猪也全部运到市里的肉联厂,公社自然是禁止屠杀猪的。 运气好的话,肉联送会送些猪肉给公社榨猪油,肉自然是上级视察干部和技术员的伙食,农民有点油腥味就不错了。 一些猪下水自然成为村民的最爱,城里人嫌弃这些内脏、大肠之类的不干净,农民自然没有这种顾虑。 叶华荣内心长长的叹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真的太辛苦了,很多人一辈子也都没有吃过雪糕、桃酥、奶糖之类的。 这年代的交通非常不方便,去趟县里可能数十公里,很多人可能一辈子也都没有走出过小山村。 凌冽的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