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的大牢里捞出来的。 何礼等人所料不差,这些苦役除了来自福山县大牢之外,更多的是历次战斗抓获的土匪山贼和明军俘虏。至于那些年纪大身体差的,基本上早就累死病死在矿上了,剩下的这些能够坚持下来的人自然便是青壮为主了。当然这种残酷的真相,带领他们参观此地的军官是肯定不会说出实情的。 当然了,这些苦役也并非海汉安排他们参观此地的主要目的,只是想通过这种行程让这些南方商人们意识到,海汉在山东有足够的盈利项目来支撑这个殖民地的发展,并且这种可持续发展也将给他们这些合作伙伴带来更多的运输任务和生财机会。至于如何去把握这些机会,那就要看各人的领悟能力和行动力了,海汉给出了机会,但也只有那些已经做好准备的人才能抓住。 在参观了矿场的铜锭库房之后,商人们也都大致明白了为何海汉要派军队驻防此地,这不单单是为了看守那些苦役,更重要的是守护这些值钱的贵金属。何礼心中甚至冒出一个很恶意的想法,以海汉的工艺,要是铸造铜钱冲击大明的货币市场,这个威力可能比军队的武装攻势还要更大。 当然了,海汉是肯定不会将宝贵的铜用到铸钱这么无趣的项目上,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铜作为原材料,哪怕是海汉目前治下所有的铜矿产量加在一起,也还远远不够需求的数目。而用于工业制造和生产,这样的用途又显然不是何礼之流的商人能够理解的,所以军方的陪同人员也就根本没有提这些铜锭的去向和用途。 参观完铜矿之后,何礼见天色已经不早,还以为海汉会安排就在矿上住下来,但没曾想居然还有下一站的安排。带队军官说道:“因为时间所限,只给各位安排了一天的参观时间,所以也只能委屈各位受累,还得把最后一个地方去了。” 众人连称不敢,海汉愿意组织他们四处参观,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信任了,这些商人都是知情识趣之人,自然不会让组织者感到为难。再说他们也着实好奇,对方马不停蹄要安排他们去参观的本地最后一站,究竟是怎样的一处所在。 众人出矿场上了马车,然后又一番颠簸之后,居然来到了一个看样子颇为繁华的市镇。看着在市镇内外进进出出的马车、轿子、行人,何礼觉得这地方似乎比上午去过的县城还要更热闹一些。 随行人员向众人介绍道:“这里是马家庄,福山县目前最大的贸易集散地,同时也是我国在山东的贸易窗口。如各位所见,这里的流动人口主要就是从外地来的商队,山东各州府的都有。他们将山东各地的特产运来,然后在这里换成金银,或者是我国出产的各种货物。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的贸易量甚至比登州城还大得多,距离济南府的贸易规模可能还有点差距,但要追上大概也就是时间问题了。” 众人自然是从未听说过马家庄这么一个地名,但眼前的景象又让他们不得不相信,海汉是在这里硬生生打造出了一个专属的贸易集散地。从这里的繁华程度来看,刚才听到的这番介绍只怕并非虚言,海汉在这里经营出来的局面显然要比官府更为高明,这地方就算还没有日进斗金,其前景也不可估量。而且从如此之多的商队出现在这里来推断,山东官府显然已经对这里的存在抱着睁只眼闭只眼的态度,说不定内里已经跟浙江一样,很多高官发动自己的私人关系,通过与海汉的这种半公开的走私贸易来赚大钱。 这种操作在海汉渗透的大明沿海地区几乎是常态,但凡手上有些实权的官员,都很乐意用自己的权力向海汉人换取一些实际的好处。而且海汉人会安排最合理的利益输送渠道,让过程不会太过浅显直白让人轻易抓到把柄。在经过多年多地的反复实践之后,这套操作方法从细节上已经得到了极佳的完善,用在山东也不会有太多的阻碍,顶多就是打通关节的时间要长一些而已。 马家庄庄主马东强亲自出面迎接了这批客人。正如福山知县张普成的接待方式一样,马家庄迎来的参观者也早就不止这一批了,马东强也早有了一套说辞,让这些南方商人充分感受海汉在本地的影响力。而何礼等人不消片刻,便也明白了马东强的身份就是海汉在本地扶持的利益代言人,据说海汉称这类人为“买办阶级”,不过这个术语没什么人懂得其意思。 马东强带着他们走访了这市镇上的一些商铺,让他们了解商人在本地的经营状况,同时表示如有兴趣,也可以投资在本地开设商栈,经营南北货物。当下便有好几人动了心,倒是何礼沉得住气,心道就算要在北方投资,那也得先去辽东看过当地状况之后再做决定。这马家庄看着是挺不错,但其位置已经是处在海汉军事防区之外,万一哪天朝廷换个二愣子到山东来当大官,直接兴兵把这里的摊子给掀了怎么办。 马东强倒也没抱着一定要拉几个客商在本地落脚生根的念头,他只是向这些客商展示本地的建设成果,同时告知他们,海汉在本地执行的一些贸易政策。至于是不是要在福山县砸钱做买卖,马东强也不会多事。 众人在市镇上一直逛到夜幕降临,然后由马东强做东,在镇上最大的一间酒楼款待参观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