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宫后,韩佑上了马,这一次陆百川没喊抱紧他,一副生无可恋的模样。 大川儿有点抑郁了,望着瓢泼大雨,叹气连连。 前途无量我看不见,道路坎坷我走不完啊,哎。 雨依旧未停,反而雨势更大了一些。 即便再大的雨也阻不住流言蜚语,韩佑暴打户部二十多名官员的事,传开了。 户部可以说是税季时期最忙碌的衙署,每天人来人往,各道各州府的账目都会派送到不同的衙署,不同衙署再转送到户部交由核对研判。 别说税季了,就是寻常的时候也有不同的衙署过来找户部官员。 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拿到朝堂上去说,哪个衙署漏水了,需要修葺修葺,就要个几贯钱罢了,这种破事总不可能问天子吧,找工部就好,工部再找户部。 这里也要提一嘴,钱虽少,但是没有任何官员拿自己的钱往里贴,宁可屋子漏了天天往脑袋上淋雨也不会这么做,这是规矩,原因可想而知。 类似这样的事简直不要太多,大大小小用钱的事都要来户部。 人多眼杂,嘴更杂,见到那么多户部官员被抬到了医馆,难免去问,这一问,诶呦喂了不得了,让天子亲军统领给削了,带着俩亲随削了二十多个官员。 很多谣言其实并不是空穴来风,真要是空穴来风,那是因为运动中进空气了,大部分的谣言是在传递的过程之中被传递之人按照自己的理解与认知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谣言最无解之处在于没办法辟谣,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事。 外出打工六年,六年没回过家,给老爹发信息,说太忙了,明年再回去,结果农村老家传出谣言,说这小子进去了,判了七年,明年才能回来。 那没办法了,只能今年回去了,我特么露面了总能击碎谣言吧。 然后呢,然后乡亲们说这小子表现好,提前一年放出来了。 这就是谣言,无解,无奈,也令人无语。 人们都说谣言止于智者,可这世间哪有那么多智者,更多的都是吃瓜者,以及谣言散播者。 等韩佑回了户部的时候,这件事已经彻底变了味。 最早,传出去的是说韩佑不知道为什么与左侍郎司徒羽吵了起来,二人大打出手,其他官员上去拦,推搡搂抱之间就伤了不少人。 这个说法还不算太失真,大部分内容很客观,没杜撰多余的细节,无非就是“推推搡搡”之间有点为韩佑开脱了,毕竟这是门口俩衙役传出去的。 消息传播最初是分为两个地方,除了户部衙署门口的衙役外,还有医馆。 户部衙署针对的是士林、官员们。 医馆走的就是大众路线了。 百姓们听说之后,欢欣鼓舞,他们就喜欢听这种事,官员干官员,喜闻乐见。 知道韩佑他爹是青天大冤种韩百韧的百姓们,觉得韩佑应该没错,肯定是那群户部官员先招惹他的。 知道韩佑开四季山庄并且招了不百姓的百姓们呢,觉得韩佑活该,谁叫这家伙没招自己或者自家亲戚,有点钱看给你嘚瑟的,给那么高工钱,完了你还不招我,活该被打! 知道韩佑这个人,知道这家伙以前那些荒唐事的,就一句话,咋没打死他呢。 本官是百姓还是士林或者官员的圈子,这事越传越邪乎。 从韩佑一方三挑二十六变成了韩佑一人群殴六十二人,这是民间的说法。 至于士林中呢,前半部分差不多,韩佑一人群殴二十六人,后半部分就十分扯了,说韩佑他爹怎么说也是韩百韧,将门虎子了属于是,一个打二十多个毫无压力,左手方天画戟,右手画戟方天,在户部衙署中大杀四方。 至于为什么打呢,那还用问吗,他是仪刀卫统领啊,打人还需要有理由吗,有理由就不叫仪刀卫统领了,要是打不还口骂不还手,叫什么仪刀卫啊,叫工部好不好。 结果传着传着,就不是韩佑打那些不上朝的不入流小官和文吏了,变成韩佑打的是刚下朝的户部重臣,和疯狗似的扑上去就干,连左侍郎都揍了,基本上就等于是韩佑独自一人在户部衙署内大杀四方。 韩佑打人无所谓,问题是在很多人眼中,觉得这家伙是在释放一个信号,一个他这仪刀卫统领和前朝仪刀卫做事风格没什么区别,不,是比前朝那些仪刀卫将军们更猖狂,前朝那些狗日的也没说在衙署里揍好几十号官员啊。 一时之间,人们议论纷纷,猜测纷纷。 不过世家和官员们终究不是白痴,传闻是传闻,知道传闻夸大其词,随即派人开始了解怎么回事,真相是怎么回事。 这些,韩佑不知道,他光知道回到户部衙署后,孙守廷那脸拉的和卷福似的。 “陛下如何说的。” “能如何说的。”韩佑翻了个白眼:“我说司徒羽那孙子骂了我,我打了他。” 孙守廷眼底掠过一丝紧张之色:“之后呢。” “那还有什么之后,陛下竟然知道司徒羽骂了什么,还说我欺瞒陛下,靠。” “哈哈哈哈。” 孙守廷突然笑了,和有病似的,随即一挥手:“来,好孩子,坐,快坐,坐坐坐。” 一听“好孩子”这仨字,韩佑掉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