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熟的,来这个地方喝酒的人,都是长安有头脸的。杨玉对着那个中年人一笑,做个请的手势:“我初来乍到,人地生疏。若是这位郎君不嫌弃,可否过来一座。”
那个人眼睛闪闪发光,一撩袍子坐在了杨玉身边:“不胜荣幸!敢问郎君尊姓大名。”“在下杨雨,祖籍华阴。来长安做生意的。敢问先生名讳。”杨玉只说自己是个商人。那个人听着杨玉的话,明显的愣了下,上下仔细打量着她:“我就是长安人士,家中排行第三,你叫我李三哥就是了。不过你可不像是个蝇营狗苟的商人啊!”
杨玉发觉自己草率了,这个年代商人地位很低,形象也不好。一般都和见利忘义,贪婪算计什么的联系在一起。杨玉还想描补下,谁知李三哥低声的笑起来:“说谎!你大概是在家里待的闷了偷着出来散心吧。你身上可没一点市侩气。又细皮嫩肉的,哪有点走南闯北经商的样子呢。长安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你想去什么地方?”
老江湖啊!杨玉心里不由得严肃起来,看这个人应该是长安世家子弟,背景深厚,他说自己姓李,没准是个宗室皇族了。天生带着骄娇二气,有点大院子弟的感觉。谁知他眼光敏锐,而且这个人身上虽然有纨绔之气,但是深色语气,犀利干练,更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
杨玉在心里揣测着眼前人的身份。他到底是哪路神仙呢?
“三哥真是好眼光!我实不相瞒,我以前的确不是经商的。但是世事哪料,我最近少不得要和那些孔方兄们打交道了。”杨玉叹口气,她没问李三哥的身份,看他的样子,就是杨玉问了,也问不出来什么。
李三哥一笑:“你若是方便说来听听。你实在不像是那种算计的人。和那些商人们混在一起,仔细叫人算计了去。我没什么大本事。不过在长安这些年了,也认识不少人。没准还能帮帮你呢。”
杨玉有些诧异的看一眼李三哥。一张嘴就表示自己能帮人办事,这个人不是真有本事,就是那种掮客。
杨玉整理下思路,说自己家人在寿王府上做个小吏,最近寿王殿下接手了洛阳粮仓的差事,因为拆迁没钱,寿王干脆和洛阳的商贾们集资。但是洛阳就那么大,集资没达到预期。还有就是那些商人们都很精明狡猾,他们担心若是皇帝忽然改了主意,不叫寿王管了,他们的钱就打水漂了。
“我兄长被殿下派到长安,谁知临行前受伤了不能来,我自告奋勇帮着他走这一趟。”杨玉无奈的摊摊手:“我想长安天下商贾云集,肯定能筹集到些钱。和商人打交道,还是同行更容易交流。我不过是个闲人,也没经历过什么。有唐突之处还请三哥别计较。”杨玉越发认定眼前这个李三哥不是一般人。一般人听见什么寿王什么太子,不是吃惊,就是有多远躲多远。这个李三哥倒是气定神闲,一点也不吃惊。他甚至比杨玉还清楚朝廷的敕书细节!好像他就看过似的。真若是能和他攀交情,今后没准还能用得上呢!。
“果然是个巧妙的主意。只是你们这个计划一切成败关键都在一个人身上——”都李三哥认真的听着杨玉的话,慢悠悠的端着酒杯,要润润嗓子。
“自然是一切关系在圣人身上。若是圣人忽然改了主意,不叫寿王殿下接着做修建粮仓的事情,那么可真是——”杨玉做个手势:“只怕到时候寿王阖府上下都要去上街要饭了。”
李三哥忍着笑:“这个事情圣人一个人说了不算,还有宰相和臣子们呢。不过这个事情若是被宰相和御史们知道了,又是一番口舌纷争。他们必然会出来阻止的。那个时候圣人也不好独断专行。”杨玉有些尴尬的笑笑,此时皇帝和臣子的关系还没到明清那样变态呢。
“三哥别笑话我,我么读书不多,也没见识,有什么错处还请三哥不吝赐教。”这个人绝对是背景深厚的神秘人。杨玉对李三哥的真实身份充满了好奇。
但是直接问,肯定是问不出来什么。杨玉心里打定主意,好奇宝宝一般问起来长安的种种。从长安的名胜古迹,各种风俗,逐渐说到了长安最大的豪宅大明宫和大明宫的主人身上。
“说起来景色,其实太液池并不是最好的。夏天的时候,还是兴庆宫的荷花值得一看——哪里有红莲和白莲,都是当年玄奘大师从天竺带回来——李三哥说起来宫中的景色,但是话一出口,他顿觉失言,这个小娘子还真是机灵得很,他差点就露馅了。
杨玉心里一惊,这个人还真是的来头不小啊,说起来深宫禁院竟然像是在讲自家的后院。杨玉飞快的把自己知道的皇族在脑子里过一遍,结合上听到各种消息,他难道是养大李瑁的宁王?皇帝的二哥?但是眼前的人年纪不对啊。宁王怎么也是五十往上了,如何看起来三十左右的样子?那么就是那个皇子了?也不对啊!谁都知道太子和寿王矛盾已经摆在台面上了,年长的皇子里面应该不会有谁想掺和进来。这个人别是——排除掉了其他旁支皇族的可能,杨玉心里咯噔一下,眼前这位不会是——不会是败家皇帝李隆基吧。
想到这里,杨玉恨不得立刻从楼上跳下去——她到底是什么运气啊。刚来长安竟然在胡人的酒肆里面遇见了自己未来绯闻男主!
看着杨玉的脸色变了几变,李三哥哈哈一笑:“我可不是什么天潢贵胄,我只是宁王府上管事罢了。算起来我和你也算是同行了。”
说着李三哥拿出来个小牌子,上面果然是宁王府的标记。杨玉长出一口气,真是虚惊一场,就说么,皇宫里面什么没有,皇帝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听着李三哥说起来宁王府竟然头头是道,和自己知道完全对的上,杨玉总算是放心了。
从李瑁身边的人和咸宜公主人平日言语中,杨玉知道宁王对李瑁这个侄子一直很疼爱。武惠妃当年连着生了几个孩子都没保住,好容易生了李瑁,皇帝担心这个儿子重蹈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