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蔚说完,便闭上了眼睛。
Amy想说些什么,但被陈蔚轻飘飘的一句话给打断。
陈蔚其实睡得挺久的,现在已经睡不着了。但她不想和她废话什么。事先要交接沟通的早在她来英国之前就已经弄好,现在要问的恐怕也和工作没什么关系。
她什么话都不想说。
但她又意外地睡过去,只不过这次她没有再做梦。周围只是一片漆黑,她感觉自己睡了很久很久,朦胧中好像还有些意识,却始终无法醒过来。
手机震动了两下,窗外刺耳的车鸣声吵醒了陈蔚。
原本只打算闭目养神的,结果又睡着了。两觉睡下来,她已完全清醒。
她打开手机,微信有两条消息,一条是云近的,一条是杨椋的。
来英国这件事,除了父母,陈蔚就只告诉了云近。
安过,霍道优她都没有告诉。
云近算是局外人。本来算痛苦的事,陈蔚觉得没有必要再告诉其他的人,再给他们增添痛苦。
陈蔚点开微信,杨椋和云近发了同样的一句话。她点开云近的对话框。
云近:到英国了吗?
陈蔚:到了,刚刚睡着了,现在在去公寓的路上。
云近:平安到后记得来个电话。
陈蔚:好。
她没回复杨椋,直接关了手机。犹豫片刻后,还是点开对话框回复一句“到了。”
半个小时后,终于到公寓了。
陈蔚接过钥匙,对Amy礼貌道:“我后天再去公司,谢谢你送我来,辛苦了。”
Amy本想帮陈蔚把行李送上去,到时候再开口请陈蔚吃饭。但陈蔚都拒绝了。
刚来陌生环境,对人适当疏远,或许可以减少很多麻烦。
公寓很宽敞,还有个大阳台。装修风格是现代化类型的,简约大气。她简单收拾了一下,发现缺的东西还挺多的,打算过明天再去超市买,她查了地图,发现超市离这儿挺近的。
这一天下来,她已经腰酸背痛,疲惫不堪了。
她简单洗了个澡后,便躺在床上玩手机。
“到家了吗?”杨椋又发了个消息过来。
她看着桌面微信右上角的红标,最终还是没有点开。
她想起书房里还有一箱子书没有整理,就放下手机直接去书房了。
书是提前从国内寄过来的,整整一箱。里面的书大多都是读书的时候她攒钱买的,那个时候对那些故事很是沉迷,不过自从工作后就很少看了。
打开纸箱,一股夹带霉味的墨香扑面而来。
她拿起一本随意地翻了下,感觉没什么意思,就直接放进书柜里,手上蹭了不少灰,她有点后悔自己洗完澡才来整理。
她一边翻看一边整理。有些书的故事情节还蛮吸引人的,这些书她以前都看过,不过这么多年她都忘记了。
人的口味是不会变的,十几岁爱看的书,她都快三十了还是爱看。靠着书桌,她就这样一本一本地看下去。
她合上书,把它放到柜子里,还有点意犹未尽,脑子里还是刚刚故事结束的情景。
陈蔚从箱子里拿出另外一本,看见封面的那一刻,她微怔住。
这本书的名字叫做《烟花》,是高中的时候别人送给她的。这本书她很久都没看过了,表面积起一层很厚的灰。
她随意翻了翻,并不打算细看。
泛黄微卷的纸页滑过她的指腹,书里夹了张照片。
看见照片的那一刻,从前的故事在她脑中忽然演绎成电影。
这张照片的存在曾是陈蔚躲着、避着,不想再看它的原因。但因为真的太久没有翻阅过这本书,她都已经忘记这张照片的存在了。
陈蔚轻轻把它拿出来,或许是一直被放在书中的原因,哪怕这么多年,照片还是被保存得很好。
照片里的男孩望着某处笑着,远处是青山。他穿着牛仔裤,白T恤,外搭一件白衫。干净温柔,朝气清隽。
那是杨椋,是十八岁的杨椋。
高考后陈蔚姑姑送了一个二手相机给她。暑假的时候,他们几个去远益山玩她无意中照的,后面洗了出来就一直放在这里。
陈蔚都有些恍惚。
十八岁,原来距离十八岁已经过去九年了。
从卧室传来的手机铃声让她瞬间脱离回忆。陈蔚走回卧室拿起手机一看,是杨椋的电话。
“到家了吗?我给你发消息你也没回,想着你可能没看手机,我就直接打电话了,没打扰你吧?”电话那头是杨椋熟悉的声音。
陈蔚是他多年的老同学老朋友。现在她孤身一人来英国,她的人身安全杨椋是要确定的。
她笑了声,“没有。我已经到了,刚才忙着收拾东西,确实没看手机。”
“怎么样还适应吗?”
电话里传来文件翻阅的声音,杨椋还在忙工作。
“还可以。明天我打算去买点缺的东西,后天再去公司。”
“不着急的,你可以多休息几天,先在英国安顿好再说公司的事吧。”
“好。”
陈蔚没有多聊,后面以坐车很累为由挂断了电话。
她又回到书房,将照片放回书里。
无意当中翻到照片背后自己以前写下的话:我的心事和这些书一样,放在角落,积灰落尘,再拿出来时已经陈旧。
底下的时间是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