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丞相面沉似水, 原先他得知萧遥接管日西城心里有多痛快,此刻就有多难受。 明明是个极度贫瘠的城,怎么就出现这劳什子煤球呢? 难道, 萧遥真的是上天所定的将星,无人能压下她? 可是皇帝是天子, 也被他们掣肘得无可奈何啊,萧遥一个将星,凭什么超然? 王大老爷见王丞相不说话,叫道:“爹,你想想办法啊!”这些年来,冒犯过丞相府的人,坟头的草都不知多高了,萧遥总不能一直例外吧? 王丞相道:“日西城愿意以城池和大小镇子贫瘠而要求朝廷拨款,又不用交赋税, 如今有了煤球,这些特权,都得取消了才公平。” 第二日便有官员请求皇帝取消对日西城的优待。 皇帝坐在龙椅上, 精神大好, 笑道:“关于这一点,萧爱卿已经与朕商量过。如今西北一带虽然有日西城,但比起东边和南边远远不如,为了吸引更多老百姓主动到西北,朕决定三年内不收日西城的赋税,至于拨款, 应爱卿所求, 暂时取消。” 百官忙出列, 认为日西城如今依靠煤球十分富庶, 应该收税才是,甚至有户部官员出来算一笔账,认为日西城一旦交税,或许抵得上国库半年的收入。 皇帝收起笑脸:“日西城的账本,朕已看过,倒不知有这样高的收入。为了避免误会,爱卿便到日西城去,实地记录一下日西城的收入吧。” 这位出列的户部侍郎姚大人一滞。 他是京官,在京城待得舒舒服服的,他可不愿意到西北去啊。 姚大人当场就要开口拒绝,可在开口那一刻,接到了王丞相的眼神。 得,王丞相是让他到日西城去一趟。 萧遥知道姚大人要来,当即就命人做好各种准备,务必让姚大人好好工作,认真查账,还她一个清白。 春天来临之后,姚大人才来到日西城。 他能在京城坐稳,备受王丞相重用,是因为的确本事不小。 所以带齐幕僚来到日西城后,姚大人雄心勃勃,下定决心一定要查清楚日西城的收息,让皇帝知道,萧遥贪污受贿,昧下大量银两造买粮草辎重,打算造反! 跟萧遥以及她手下的人接触过之后,姚大人认为要完成任务轻而易举,因为萧遥这些人都是军中粗汉,一个个简单得很,根本就不怎么懂权术。 姚大人给自己定下目标,半年内查清楚日西城的收息并造一本账本,届时将账册送回京给王丞相,让王丞相联合百官将萧遥拉下台,再参她一个造反之罪。 然而一个月过去了,姚大人毫无收获。 两个月过去了,姚大人还是毫无收获。 转眼半年过去了,姚大人一无所获。 从他暗访得到的数据来看,日西城的收息并不高,比日西城上报的少很多。 可这根本不可能啊! 姚大人暗访得更认真了。 可又是半年过去,他还是没查到什么。 姚大人寄希望于冬天。 冬天最优质的的煤球会被卖到大兴朝那些达官贵人和巨贾手中,日西城的收入会很好看。 这个时候的数据,是最真实的。 冬天来临,日西城的收入数据的确很好看,可是,远不像姚大人想象中那么好看。 姚大人万分不解。 卖出那么多优质的煤球,收入怎么可能就这么些呢? 他去跟城中那些爽朗没有心机的人打听,听到的是诉苦:“何曾有多少收息?我们不懂做生意,卖出的价格不高,钱都被那些大商贾给赚去了。” 姚大人又待了半年,仍旧一无所获。 他开始考虑自己捏造数据,可是捏造了一半,在府衙中无意看到府衙的官府账册,一条条列得一清二楚,各项数据完全没问题——他将捏造的账册交上去,萧遥只要将这个账册也交上去,孰真孰假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 皇帝又偏信萧遥,看到有证据肯定不会治萧遥的罪。 姚大人觉得十分棘手,连忙给王丞相传讯。 而这时,日西城已经成为西北第一大城,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淘金。 对能干的贤才,萧遥照单全收。 同时,为了拥有更多的金钱,萧遥也派出自己的人到各处淘金——这是真淘金,勘察地下是否有金矿。 王丞相越来越觉得不妙,因为据他所知,日西城的人口越来越多,而投军的人也暴涨。 又有卖煤球的钱,萧遥如果有异心,这天下只怕要姓萧。 想到这里,王丞相联合许尚书和大学士等人,决定趁着萧遥还没彻底壮大时搞萧遥。 许尚书淡淡地道:“皇上倚重萧将军,不可能相信我等的话。” 皇帝这一年多以来态度比过去强硬了不少,可不就因为有个萧遥嘛,让皇帝处理萧遥使自己失去了依仗,皇帝又不是傻子,怎么肯听? 大学士迟疑道:“若是有证据证明萧遥谋反,皇上应该愿意断尾。” 他们只是掣肘皇帝,并没有威胁皇帝的地位和统治,相比造反的萧遥,威胁性无疑低很多。 许尚书抬眸:“那得有证据。”造反的证据,不好好谋划个三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