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不要只盯着不幸和痛苦,只要经过风雨的磨励,我们才能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和伟大,要知道,美丽的彩虹只会出现在风雨后。”
师尊千里忆说:“我们今天来聊聊如何化解小人带来的逆境?”
我们这一生能够遇到谁,何时何地遇到,都是命定的缘法。万法因缘生,正所谓无缘不聚,无债不来。因为相欠,所以陪伴;如若不欠,自不相见。人生这短暂的几十年就是一个了缘的过程,无论善缘还是恶缘,都是自己的因果,都该接纳,逃避无用。遇到善缘,要珍惜感恩;遇到恶缘,要忏悔消业。
生命里,总有些人的出现无可替代,也有些人的出现只是昙花一现,我们只需应缘随缘即可。有些人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是来爱我们的,也不乏有些人是来伤害我们的。但无论如何,它都是来成就我们的,我们都应积极应对,理智应对,圆满自己的人生。
身边有小人,心里默念这两句话,随即化解!
一、是自己的因果缘法,应知忏悔、忍辱。
世上之事没有无缘无故的发生,出现贵人帮助,那是我们自己积累的福报阴德。出现小人伤害,那也是自己的因缘果报。因此,首先应知发心忏悔,消业,解冤结,真诚悔过。不要抱怨牢骚,那没有用。也不要心生报复,那样只会加重恶缘,让怨恨越来越深。
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完美的,也不会得到所有人的喜欢,面对小人诋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必活在他人的评头品足里。你是活给自己看的,不要活在别人的嘴里眼里。没有事事如意的人生,我们要学会忍辱,忍辱不是软弱妥协,而是心宽似海包容万物。懂得放过他人,就是放过自己成全自己。
昔日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你修你的德,他造他的业,天欺人欺,因果不欺。人若伤你,无须还击,因果自有定夺。还是那句话:别人如何对待你,那是你的因果;你如何对待别人,那是你的修行。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周边的人就是什么样的。人与人之间都是能量吸引,磁场比你高的人,会理解你、帮助你、包容你;磁场不好的人,会怀疑你、否定你、评判你。
所以,不要妄图去改变他人,去改变你自己,物随心转,境由心生,一切烦恼和幸福之根源皆在于心,一切唯心造。自己的心不清净,看什么都是浊气。修好自己的这颗慈悲心、忏悔心、忍辱心、平等心,心里清净,世间哪有什么小人,皆是美好。
二、无魔不成佛,小人也是来渡化和成就自己的。
吃苦了苦,享福消福。人生太顺了,未必是好事,因为它在大量地消耗你的人生福报。反之,如果你正在经历人生的坎坷苦难,未必是坏事,因为它在帮你消业积福,苦终会有尽头,苦尽即甘来。小人的伤害,对于强者来说不是绊脚石,而是垫脚石,更加磨炼自己的人生,他们不惜造业来成就你,我们怎能心生怨恨呢?应该是感恩。
无魔不成佛,人在顺境中,永远无法成佛。释迦牟尼佛在出家修行的几年中,不断遭受来自如提婆达多一样的小人的迫害折磨,但这些都没有障碍佛陀的修行。佛陀修行圆满成道后,提及提婆达多,并没有心生怨恨,反而为他授记成佛,感恩他当年的伤害,因为正是那些苦难历练成就了今日福慧两足尊无坚不摧的佛陀。
遇到小人伤害,不要将其视为人生的刁难,换种角度思考,将他们视为化身了的佛菩萨,是来渡自己的。人生空苦无常,皆无定法,小人出现在我们的生命里也不过短暂即散,终会熬过去,缘分尽了,一切也皆成为过去。
老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生活当中,我们的身边似乎总是不乏小人,他们无处不在,令人防不胜防。小人善于做表面功夫,一有成就便伺机邀功,而坏事来临,又善于找人背黑锅,自己把责任撇得一干二净,甚至在旁边落井下石。我们的生活工作常被小人搅得乌烟瘴气,鸡犬不宁,那么从佛法的角度来看,有什么方法化解小人吗?
在佛教的立场看来,小人即善果正途的逆缘,也是成功道路上必不可少的历练,有些并非自身因果,乃是他业影响。与逆缘相对的是助缘,违逆还是辅助,完全在乎个人发心。譬如你不能经受小人的毁谤、批评,转而去报复他,那么小人就成了你作恶的助缘,向善的逆缘。
假如我们有大善根,违逆的阻力越大,那么我们的意念也应越坚固。《法华经》中释迦牟尼佛说,正是因为提婆达多的障碍,才让自己迅速成就佛果。身边有小人时,不妨默念下面两句话,让他随缘化解。
其一,敬而远之,与他保持距离。
身边有小人,如何对待他们呢?答案就是敬而远之,与他保持距离。从世间法的角度来讲,最难不过斗小人,他们身在暗处,而且只看重自身利益,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所以,与小人交往,不要有太多交集,哪怕吃点小亏,也别有利益瓜葛,否则就是请神容易送神难。
从出世间法的角度来说,远离小人,也是爱惜自己的法身慧命。佛门中为何重视多闻,反复熏习佛法呢?有实修经历的同参,大概有这种体会,即便只有一天不亲近善法,第二天也会妄念纷飞。所以,古德说:“宁可终年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涅槃经》中讲包括小人在内的恶知识,如同发狂的大象,摧折众生的善根,故而应万分当心。
也许有人会说,佛门既然讲普度众生,为何又让人远离小人呢?昔日佛陀行将入灭,阿难尊者以四事问佛,其中之一即为“如何调伏恶性比丘”,佛陀的答案是“以默摈置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