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看着众人在这忙碌着过秤一事,脑海之中却思绪纷飞。 在这之前,一直没太钻研过度量衡的朱厚照,还差点因为这过秤一事,差点弄出笑话。 在朱厚照的心中,他一直都以为,这个‘石’是一个容量单位。 哪怕就在今日之前,他也一直以为,等到土豆当着众人面收获的时候,需要准备一个大大的容器放在这里,好决定这土豆的产量,究竟是多少‘石’。 当初的朱厚照还怀疑,这土豆有大有小,甚至有些小的土豆,塞到大土豆的空隙之中,根本就显现不出来。 就在朱厚照还在暗暗琢磨,该怎么避开大小土豆,好让这产量看起来更高的时候。 一旁知道这事的谷大用,突然告诉朱厚照,这个‘石’,不仅仅是个容量单位,它其实也是一个重量单位。 听到这里的朱厚照顿时变的疑惑起来,想见谷大用解释一番,可是他吭吭唧唧说了半天,来了一句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后,就直接跑到一边躲起来了。 不过这事也难不倒朱厚照,谷大用这边不行,身边不是还有一个萧敬呢嘛。 萧敬此人,自小入宫,因为聪明伶俐,直接被派到内书堂中学习,而在之后的岁月里,更是利用宫中藏书颇多的便利,慢慢的积累。 熟识典故,规章制度也是张口就来,甚至就连一些冠、婚、丧、祭的事情,他也是驾轻就熟。 所以朱厚照见谷大用逃跑之后,直接就凑到了萧敬的身边,同样的问题询问了过去。 萧敬听到朱厚照的问询,还以为太子殿下是在考自己,躬身行了一礼后,就开始徐徐到来。 ‘石’这种单位,最初只是作为重量单位的。 在最初的时候,统治阶层为了统一所辖区域的度量衡,必须要制作一种东西,来衡量物体的重量。 而在那个青铜器都很缺乏的年代,石头则是成了最合格的替代品。 统治阶层将石头,磨成不同的重量后,下放的所辖的区域,供人交易和纳税用。 而到了后来,青铜器变多,原本用于衡量物体重量的石头,也变成了青铜器,不过这‘石’的叫法,还是依旧保留了下来。 再然后,历经了两晋、南北朝、隋唐和五代,这度量衡也在随着时间不断的变化。 至于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则是统治阶层,为了千方百计的从老百姓那里多收税,来增加财政收入。 到了南宋末年,朝廷又重新定义,一斛改为五斗,而十斗是一石,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石’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他变成了容量单位。 可即便如此,‘石’作为重量单位的身份依旧没有取消,它的身份,就在两者之间穿插使用着。 至于眼下的土豆产量,众人所投注的‘石’数,之前别管他是重量也好,容量也罢。 但是在见识到土豆的大小不一之后,如若再用容量单位来计算他的话,那就有可能造成,同样的一堆土豆,重复两次过斗,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 所以为了计量的准确,这边干脆直接来拿重量说话就是。 就在朱厚照胡乱寻思的时候,那边忙着过秤的众人,也已经差不多快过完了一半的麻袋,高亢的报数声音,还在这大棚四周不停的回荡着。 一些因为数字太多记不过来的百姓,只能就近寻找地方,或往外走,或往边靠,反正各想办法把那士卒报出的数字记下来,而这般做的原因,只是为了能早一点知道这土豆的最终产量。 “第十三袋土豆,重一百六十二斤二两六钱。” …… 又一袋土豆被称完了重量,负责传话们的士卒开始一个接着一个的,将这个数字传达下去。 而就在百姓们一脸期翼,偶尔还会踮脚远眺,数数那边剩余未过秤麻袋的时候。 在这人群的外围,一群身着朝服之人,突然出现在了这个当场。 外面的一个士卒,在见到这些来人之后,更是快速的挤进人群,跑到姜三千户身边,附耳汇报了起来。 听到这个消息的姜三千户更是眉头一皱,直接走到了朱厚照的身边,轻声说道。 “殿下,刚才有士卒来汇报,说内阁首辅刘大人,带着一众尚书和侍郎过来了。” 正在朝着过秤那边张望的朱厚照,听到姜三千户的话语之后,顿时就疑惑的朝着外面望了一眼。 可是因为人群的阻隔,在这里面,根本就看不到外面的人影,朱厚照搜寻了一番之后,未见到对方人影的他,直接对着一旁的姜三千户追问道。 “可曾说明来由?” “未提,据守卫说,只是听闻这边土豆出产量,过来看看而已。” 朱厚照听到姜三千户这般回话,忽的想起之前谢迁那篇奏章所言,面色顿时就是一沉,直接说道。 “那他们乐意看就看吧,不用管他们,让他们随意看就是。” 说完这句话的朱厚照,又接着补充道。 “记住,告诉你那些手下,他们看可以,拿,一点都不行!” 姜三千户这边领命安排去了,而朱厚照,则是朝着外面扫了一眼之后,又将目光转向了过秤这边。 此刻人群的气氛已经开始变得越发高涨起来,若不是众人亲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