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来德和崔玉书若有所思起来。 唐一璇又说:“脱掉的羊毛应该能像棉絮一样制成衣裳,这一点,可以等有了羊毛再讨论。” 杜来德点了点头。 崔玉书倏然激动问道:“大人,鸭鹅在冬日下水,它们身上的毛是否也能制成衣裳?” 不错,这么快就举一反三了! 唐一璇鼓励的开口:“可以试试!” “好,我今日便安排人去收鸭毛鹅毛。” 崔玉书眼中迸射出一抹兴奋的光芒,若是和木棉花一样保暖,就不用花大力气去江南了,他笑着摇起了折扇。 唐一璇提醒他:“若是制成衣裳,还是需要柔软一些的毛,这样穿着才会有舒适感。” “多谢大人提醒。” 崔玉书按捺下激动的心情,思考如何收购鸭鹅毛。 这时,杜来德看着他说:“崔师爷,清川县养鸭鹅的人很少,不妨派人从兴原城出发,一路前往苍州收购,再走兴阳城、兴廉城,最后经梅城回清川县,或许还能碰到进城的游牧民族。” 崔玉书眼睛一亮,朝他拱了拱手:“多谢杜县丞告知。” 唐一璇再次提醒他:“走这么远的距离,一定要及时清洗鸭毛和鹅毛,去除异味,哪怕路上花的时间长一点,也没关系。” “是,大人。” 崔玉书和杜来德离开了。 唐一璇站起来,活动筋骨,放松大脑。 大约一个时辰后,两名衙差在衙门口的告示栏贴了三张公告。 这一幕,吸引了附近的老百姓纷纷上前,看县衙是否又要招工了。 “这上面都写的什么啊?” “你不认识字还往前面挤作甚?” “不识字的往后退一退,让我侄子到前面读给大伙听啊!” 人群中一人喊道,周围的人让开,让一个农家小哥走到告示栏前。 农家小哥有些腼腆,看着第一张公告缓缓念道:“嘉奖令,某某发现新粮食作物土豆,奖励白银一千两……” 农家小哥话未说完,周围的百姓们惊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一千两?” “天哪!某某是谁?” “土豆是什么?跟大豆一样吗?” 此时,一个络腮胡大叔被吵得脑袋瓜子疼,吼道:“都别吵了,让这位小哥继续念。” 一时间,大家安静下来。 农家小哥接着念:“土豆亩产可达千斤,九月份播种,十二月可收获。” “亩产千斤?” 有人不相信的喊道:“这怎么可能,土豆是什么东西,大家见过吗?” “这有啥不可能的,县令大人敢贴出来,就肯定是真的!” “对啊,我相信县令小老爷!” “都别吵吵了,能不能让小哥全部念完啊?” 络腮胡大叔受不了般双手握紧拳头,咔咔作响。 其他人见状,纷纷远离他,络腮胡大叔的身边瞬间成了真空地带。 农家小哥对上络腮胡大叔的视线,身体抖了抖,扭头看着告示栏说:“第二张公告也是嘉奖令,陈家五公子陈可善经多番试验,得阉割技术,造福乡邻,精神可嘉,奖励白银二十两和一面锦旗。” “陈家五公子?是我想的那位陈家小少爷吗?” “我那天也在茶棚,原来陈家小少爷说的给小猪仔阉割是真的啊?” “没想到这也能得到县衙奖励,那面锦旗是什么呢?” “不管是什么,那都是光宗耀祖的宝贝,陈家小少爷这回可比他几个哥哥厉害了!” 其他人议论纷纷,络腮胡大叔对这些不感兴趣,问道:“第三个公告上画的是什么?” 农家小哥回答:“这是县衙重金悬赏的两种新作物,第一个图是棉花的模样,灌木状,喜暖阳之地,棉花洁白如雪,制成衣裳就像土炕一样温暖…… 第二个图叫做玉米,秆粗且高,节间有髓,非常耐旱和耐旱,在北地也易种植,玉米是一种粗粮,亩产有五百斤以上,还可榨油。” “这个一团花似的叫棉花啊?” “玉米咋看着像个棒子呢?” 有了土豆的亩产千斤,大家对玉米亩产五百斤都感觉没那么震惊了。 虽然他们曾经种在山里的粮食亩产只收了一百二三十斤。 此刻大家对悬赏的银子更感兴趣。 “如果找到这两种新作物也有一千两奖励吗?” “若让我遇到这两个新作物就发财了!” “我只要碰到其中一种!” 络腮胡大叔打量着玉米的图许久,又问道:“有说玉米是啥颜色吗?” 农家小哥对他摇摇头。 络腮胡大叔看了看县衙门口,忽然对其他人说:“县令大人好像出来了?” 其他人顿时朝衙门口望去。 但衙门口只有两个衙差,哪有县令大人的影子啊? 众人收回视线,就看见络腮胡大叔把第三张公告撕下来跑了。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