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鹿儿村才短短三个来月,再回来,赵锦儿却是恍如隔世。 刚进村子,便看到村头新起了好几座坟茔,满地飘着纸钱,坟头插着白晃晃的幡子。 坟地里还有几个妇人在哭。 赵锦儿看得触目惊心,“怎么一下子死了这么多人?” 秦慕修没答话。 没记错的话,前世,在这场饥荒中,鹿儿村饿死不少人。 驴车赶近些,看到那些哭泣妇人枯瘦的脸庞,赵锦儿便反应过来。 除了长长叹气,她也没了话。 整个泉州郡处在几座大山的包围之中,除了郡县、乡镇, 小岗村占据了一个非常优越的腹地位置,依山傍水,又有相对大片的平地,桑种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再加上民风勤劳,家家都有点余粮或者存款,算得十里八乡的富村。 所以这次灾情,小岗村的村民勒紧裤腰带,虽然过得紧紧巴巴,却不至于有饿死这么凄凉的惨事发生。 鹿儿村就不同了,夹在两座高山之间,上趟集镇都要翻山头,耕地也没有小岗村那么肥沃。 村民年年都过得入不敷出,这一场雹子,直接把大部分人家的口粮砸得干干净净。 像赵家这种情况,叔叔瘸腿,婶婶懒做,堂弟又还小,若不是卖赵锦儿得了八两银子的巨款,只怕也早就全饿死了。 驴车一进村,就有人伸头出来看。 “这是谁家的驴车?” “这年头,人连树皮都吃不上,这家的驴子竟然养得这么膘肥体壮的,是大户人家啊!” “咦,车上那丫头,怎么瞅着那么眼熟?那不是老赵家的锦丫吗?” “她不是被她婶子卖给一个痨病鬼冲喜了吗?怎的赶着驴车回来了?她旁边坐的那英俊小后生,莫不就是她男人?” 乡下人家就是这样,明明自己都揭不开锅,快饿死了,还是喜欢把嘴巴长在人家身上,吧嗒吧嗒的东家长李家短,仿佛能填肚子似的。 赵锦儿不理会人们的议论,径直把驴车赶到赵家院门口。 赵家的院子可不比秦家的土墙院子,只是用一圈篱笆扎起来而已,门也是柴门,聊胜于无。 门是虚掩的,轻轻一推,就开了。 两人拉着驴车入内。 只见院内乱糟糟一大片,一看就是很久没人收拾了,都快没有下脚的地方。 驴车动静大,屋里的叔叔赵正听到动静,沙哑着嗓子喊道,“谁来了?” 赵锦儿应道,“叔,是我,锦丫。” 赵正一阵激动,“锦丫?你回来了?” 赵锦儿和秦慕修把车上的东西卸下来,提到屋内。 蒋翠兰步行,没有他们快,还没回来。 只见赵正和柱子父子两人,蓬头垢面的歪在炕上,身上搭着两块破絮,连被套都没有,炕里没生火,屋子冷得像冰窖。 赵正握拳捂着嘴,高一声低一声的嗽着,咳得眼睛都红了。 睡梦中的柱子也时不时就咳嗽几声。 看来蒋翠兰没撒谎,父子俩都病了。 彻骨的寒冷,一下子就把赵锦儿的记忆,拉回从前那些凄凄惨惨戚戚的时光。 “叔,我和阿修回来看看你们。”赵锦儿眼眶有些发酸。 赵正抬眼看了秦慕修两眼,“这是侄女婿?他不是……” 赵锦儿便了然:叔叔当时也是知道秦慕修情况的,但他没阻止婶婶把自己卖过去。 罢了,有些事不能想得太明白。 “是的,叔可以管他叫阿修。他从前身子不大好,现在恢复了。” 赵正眼底的愧疚褪去大半,“那就好,那就好!后天就是年,你们怎么今儿回来了?” 夫妻俩对视一眼,看来赵正并不知蒋翠兰去秦家大闹的事。 赵锦儿笑了笑,“嫁过去后,一直没回来看过叔,年底无事,那边奶奶让回来看看叔婶。” 说着,把米面肉都拿到桌上,“叔中午还没吃饭吧?我揪点面疙瘩给您吃。” 赵正往桌上一看,那米面加在一起足有二十来斤,还有一大块风猪腿。 他们家都多久没有吃过这么好的东西了! “回来就回来,怎么还带这么多东西。” 赵锦儿笑笑,“给叔婶添点年菜。” 说着,便系上围裙,开始忙活。 赵家的房子没有秦家讲究,堂屋、灶房、炕房都连在一起,赵锦儿从前在家时,住的是间柴房。 秦慕修冷眼打量了一圈,对赵锦儿不由多了几分心疼。 这丫头,打小吃了多少苦! “阿修,你帮我出去捡点柴火。” 赵锦儿并不知秦慕修在想什么,从灶窝伸出小脑袋吩咐道,“记得捡几根大的,我等下把炕火生起来,这屋里太冷了!” 秦慕修就出去捡柴火了。 赵锦儿则是在屋里忙个不住。 生火,烧开水,又搓了一个帕子,把里里外外擦了一遍,擦好,又拿扫帚扫地。 看着侄女忙碌的身影,